急求宜昌地区过年习俗或历史名人传记,2000字左右,谢谢!
“小年”是宜昌春节的开始。
65438+10月27日,腊月二十四。家住伍家岗区程菊路的陈先生起了个大早,从朋友家借了个木梯,找了把扫帚,和爱人忙着打扫房子。
“从我记事起,每年腊月二十四,家里都要大扫除!”今年57岁的陈先生,作为宜昌人,小年总是记得打扫屋子,给全家人一种干净喜庆的感觉。同时,他也借着小年的机会,一扫一年的失意和不幸,然后等到腊月二十八,在自己家的门上贴上春联和“福”字。
宜昌人从小就习惯热闹过年。从这天到除夕,每天都会座无虚席。“腊月二十四,掸屋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腊月二十七,杀鸡赶集”,“腊月二十八,做贴花的饼和馒头”,“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给祖宗一大笔捐款”。
团年祭祖先是必不可少的仪式。
“比如我们去扫墓请祖先,大部分都安排在大年三十。在农村,只要吃团圆饭,都要进行‘敬祖’仪式!”77岁的宜昌市民张庆军向记者详细讲述了春节期间的礼仪。
“一家人吃团圆饭,必须都在,少一个是不行的。如果有人真的回不了家,你得给他留个座位。所有的菜端上来后,人是不能坐下的,必须先由家里尊敬的长辈端上来。往器皿里装一点酒,像好菜一样,在门口拜一拜,口里问候死去的祖先。然后,在屋外放鞭炮,然后一家人就可以坐在桌前开始吃团圆饭了!”张庆军回忆起至今仍保留在大多数宜昌家庭中的“祭祖”仪式。这种预订形式既表达了宜昌人对长辈的尊敬,也表达了对来年新生活的向往。
“过了一年,大家都要去长辈的坟前看一看,烧些纸钱,点上长明灯,告诉这些去世的长辈,他们都过得很好,祈求他们保佑一家人平安兴旺。”张老告诉记者。
“大年三十,蜡烛是用来给祖坟送灯的。因为大年三十一般比较冷,风大,所以大家都用酒瓶或者塑料袋把蜡烛盖住。灯火燃得越久,越能感受到晚辈的乡愁。现在发灯,很多人都换成电池灯笼了。”张老说,他的大儿子早就学会了这些礼仪。近几年的春节、家族祭祖等活动都由他的大儿子主持。这些习俗是宜昌的地方特色,也是宜昌人淳朴朴实的表现,应该代代相传。
除夕,规矩最多的一天。
“一夜连两年,五班分两年。”腊月三十(腊月二十九)是除的日子,这一夜是除夕。都说除夕是旧年的“刹车时间”,也是新年的“头发时间”,两年的吉凶都挂在这一夜。这一夜,披着各种神秘的色彩,有着最多的“规矩”,吉凶难料。
守岁,宜昌人也称之为守夜。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在凌晨零点准时放鞭炮,赶走前一年的所有霉运,迎来新年的好运。
“宜昌人应该是最幸福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拿出家里最好的零食。油炸水果和炒瓜子花生要在除夕当天做。小孩子在火堆边打游戏,大人在家打麻将!”宜昌市民刘玲回忆起童年时特别激动。
“从年初开始,规则增加了。”宜昌民俗研究专家黄世堂告诉记者,宜昌人对这一天特别讲究,因为这关系到新旧交替。
“放鞭炮,一定要在家。这一天所有的垃圾和鞭炮都不能在家里清理。家里的门厅灯都要亮着。不管大人小孩说什么,都不能忌讳!从此,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夫的规矩也随之而来。”黄石堂说,这些民俗都表达了人民对春节的向往。
习俗,本质来源于希望。
“春节的本质来自劳动人民对新的一年的希望,本质是希望的节日。”66岁的黄石堂早年致力于春节习俗的研究。他写于1994的《春俗大观》一书,是当时中国第一部系统描述春节各种习俗的专著,得到了中国风俗协会的肯定。
“当时决定写这本书,也是受我年轻时两件事的影响!”黄老告诉记者,他对春节的舞狮舞龙情有独钟。这些习俗是中国春节的典型特征。他永远记得两个特殊的春节,一个是1950年的土改,当时他才5岁;一个是1977,粉碎四人帮的时候,他32岁。
“这两个特别的想法,当时宜昌县各乡镇都有舞狮舞龙队,走到县委拜年。因为大家都知道好日子来了,舞狮舞龙也是群众对来年的憧憬!”黄老认为,在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春节和清明被定为节日,这是对人们新希望的一种寄托。
“宜昌春节习俗大多和大中原差不多。杀猪、贴春联等这些习俗,每一个都蕴含着希望。任何时候,中国人都没有放弃希望,只是大家都把这个想法放在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