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求上帝帮忙。
第一年的第一个节气:大春(一年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通常称为“大春”。为什么这么叫?我国历史上有个习俗。每年初春的这一天,人们会穿上节日的服装,背着一只大纸牛,载歌载舞地在街上游行。游行结束后,用纸包着的牛被抬到县衙的院子里,由县官馨子鞭打三次,意思是:春回大地,赶紧种地。因此,人们称立春为“大春”。)1月1日:大年初一(“大年初一”一词源于南朝阿良人萧子云的诗《戒雅》:“大年初一四灵,长命百岁始于今日”。元为始,首意;丹是一个会意词,上面的“太阳”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升起,象征着一天的开始。元旦是一年的第一天。公历65438+10月1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中国新年的日期并不一致。比如夏朝是正月初一;商朝是十二月初一;周朝是十一月初一,以此类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这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籍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为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因为元宵节有挂灯和看灯的习俗,所以在民间也被称为元宵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灯谜等习俗。中国古代的历法与月相密切相关。每个月的第十五天,人们会迎来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这自然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就已经被作为祭神和祈福的日子。后来,古人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夏媛。最迟在南北朝初期,三元是举行盛大仪式的日子。三要素中,上元是最被看重的。后来,中原和夏媛的庆祝活动逐渐被废除,而上元却经久不衰。3月8日: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清明节前一天:寒食(旧俗中的一个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春秋时期,被流放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除引言外,对同他一起死去的臣子都加以尊称。介之推随后随母亲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当晋文公得知此事后,他想提高奖金。他找到了绵山,却找不到,于是想烧山逼他出来。但是洁芝坚持不下去,结果母子俩都被烧死了。晋文公因此规定,每年的这一天禁止人们在火上做饭,以冷食表达哀悼。后来就形成了寒食节吃寒食扫墓的习俗。4月5日: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扫墓的节日。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大多数汉族人和一些少数民族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习俗,扫墓时,人们要带着食物、酒、水果、纸钱等物品到墓地,给亲人的坟墓献上食物,然后将纸钱焚烧,为坟墓培植新土,折几根绿树枝插在坟前,然后磕头拜拜,最后吃喝完毕,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牧童指着杏花村。”写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根据阳历,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葱茏的季节,也是人们春游[古代称踏青]的好时节,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进行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5月1日:劳动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的本名是“端午”,意为开始。“五”和“午”谐音,通用。这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中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被谗言流放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无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拯救濒危的祖国,于是投河自尽。此后,为了防止鱼虾吃它们的身体,人们把糯米和面粉揉成各种形状的饼,放入江心,成为端午节吃粽子和炸糕的来源。这种风俗已传播到国外。)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中国* * *产党日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7月7日:七夕情人节(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称为七夕)。根据中国民间传说,牛郎和织女今晚在天河的鹊桥相会。后来,有一些习俗,如妇女在这一天晚上向维加要一根针。所谓乞巧,就是在月光下用彩线在织女星穿针引线。如果能穿过七个大小不一的针孔,那就“巧”了。农谚云:“七月初七清明,磨镰刀割稻子。”该磨快镰刀,准备收割早稻了。7月13日:敬老节8月1日:中国建军节8月15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季中期,故称“中秋节”)。晚上,桂香月圆,被旧俗视为大团圆的象征。这是一个准备各种水果和熟食赏月的节日。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元末,为了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广大人民群众把起义的日期写在一张纸上,放在月饼的馅里,互相偷偷传递,号召大家在8月15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推翻了腐朽的元朝统治。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流传得更广了。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中国古代九是太阳,九月九是阴月的太阳,故名“重阳”。相传东汉时期,汝南人在阴时,听到费长房告诉他,9月9日汝南将有大灾,于是赶紧让家人缝了个小辈,把山茱萸放进去,绑在胳膊上,爬山喝菊花酒,以求避难。这一天,全家人爬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都死了。此后,在重阳节就有了制作山茱萸之代、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爬山等民俗。因“高”与“高”同音,故有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右写了一首诗《山节思山东兄弟》:“人在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我远远的就知道哥哥爬哪去了,山茱萸里少了一个人。”记录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感情真挚,这首诗至今家喻户晓。)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农历11月22日:冬季至日(在中国古代,冬季至日非常重要,被视为一个大节日。有一种说法是冬天的至日像一年一样大,并且有庆祝它的习俗。《韩曙》曰:“阳光照冬至日,君长,故贺。”人们认为冬季至日过后,白天变得越来越长,太阳升起,这是一个太阳周期的开始,也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应该庆祝。《晋书》记载:“魏、晋之冬至日,万国百姓家贺...它的外观不如郑丹。”解释古代对冬季至日的重视。现在,一些地方仍然把冬季至日作为一个节日来庆祝。北方地区有在冬季至日宰羊、吃饺子和馄饨的习俗,而南方地区有在这一天在冬季至日吃汤圆和长面条的习惯。各地区还有在冬季至日祭天祭祖的习俗。腊月初八:腊八节(古时候十二月祭祀“神”被称为腊月,所以腊月被称为腊月。腊月初八,旧习俗是喝腊八粥。相传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成佛,所以寺庙每次在这一天为佛祖煮粥,民间纷纷效仿,成为一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农历除夕:大年三十(大年三十叫除夕。另外,本义为“去”,引申为“变”【交替】;“傍晚”一词的本义是“日落”,引申为“夜晚”。所以除夕夜是“此处除旧岁,明日换新岁”的意思。“除”就是把旧布处理掉,做新的。除夕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驱逐”。据《吕氏春秋》和《董纪纪》记载,在新年的前一天,古人用鼓来驱除“瘟疫之鬼”,以便来年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古代对“除夕夜”有很多别称,如“除夜”、“除夜”、“除年”、“除岁”等。名字虽多,但总有送旧迎新、消灾除病的意思。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春节的起源在中国大约有4000年的历史。这是中国人最热闹、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时节。直到南北朝时期,春节才改为年末,一般指整个春天。此时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人们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农历改为公历后,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才正式将正月初一这一天的新年定为“春节”,所以很多人至今仍称之为春节。大家经常把庆祝春节称为“过年”,“年”的本义和今天有本质的不同。据说在古代,有一种世界上最凶猛的野兽叫“年”。它长得比骆驼还大。跑得比风还快,吼得比雷还响。一出来,人吃人,动物受伤,人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众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在深山里,每年只允许它出来一次。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红、怕噪音、怕火。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大家在门口贴红纸,不停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在屋里点一夜的灯。“年”晚上来看一看,家家灯火通明;一听,到处都是开枪的声音,把它吓进了村子。白天,它又偷偷下山,却发现家家户户的门还是红红的,到处都是鼓声,吓得它掉头就往回跑。从此,“年”再也不敢来了。据说他饿死在深山老林里。后来,人们把“年”和“驱年”的预防变成了平安稳健的新年。“年”没了,但过年的习俗还在。鲜红的春联,辉煌的灯火,清脆的鞭炮,响亮的锣鼓,年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