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是如何理解五行的?
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五行的看法与后世哲学中的看法几乎完全不同。
古人认为五行是一年中的五个季节或一个收获的季节。这种说法在古代文献中有直接记载。
比如鲁的《春秋》,直接把五行称为五气,意思是一年分为五季。再如《左公元年》,记载年“分四季,阶为五节”。《管子》。《五行》说:“确立五行,天时要对,五官要对。”可见五行在古代被解释为季节或节气。
古人用五种物质的直观名称来命名五种太阳系行星,就像用黄道十二宫来命名日期一样,符合古人朴素的思想。
五行之间的克制也有天文意义。五行相生,也叫“数五行之序”。它的意思是,最后一行由前一行而生,这样一行一行地生,形成一个循环的系列,周而复始。五行共存是五行观念中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排列方式。
据《春秋演义》记载。五行”的意思,木是五行之始,水是五行之末,土是五行之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行于东主春,火在南主夏,金在西主秋,水在北主冬。所以木主生金主杀,火主热,水主冷。
这是各种古代文献中关于生命五行定义的常见说法。可见古人设置五行,起初并不是为了解决哲学问题,而是用五种物质的名称作为一年五季的名称。
木兴是一年的第一季,相当于春天;火在第二季行动,相当于夏天;土壤行为第三季,夏秋之间;金行为第四季,相当于秋天;水是第五季,相当于冬天。
枝干理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杰出贡献。虽然当时对天体的运行和结构缺乏科学的认识,但在天文学和哲学领域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后人无法企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