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创作背景
2007年清明节,诗人从南昌回到家乡幸子县祭祖扫墓。虽然春意浓浓,桃花绿柳一路排开,但雾蒙蒙,阴雨绵绵。当车开进村子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一个平时寂静的小村庄突然变得非常热闹。房前屋后停着很多不同的车,有的还挂着广东上海等沿海城市的牌照。一问,原来村里那些去外地和沿海城市打工的成功人士,也从千里之外回到村里祭祖扫墓。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中华民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只是到了六七十年代才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受到限制,到了九十年代才开始复兴。进入21世纪,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我国法定假日,放假一天。
这一次,诗人和家人上山扫墓。虽然泥泞的道路湿滑,但寂静的山上在清明这天突然挤满了人。远远地看着村庄和家庭的祖坟,每一个烟雾缭绕的地方都显示着人们在庄严而安静地烧香祭拜逝去的祖先。再次看到这一幕,让左河水想起了几年前写在家乡的一首七言绝句《乡村清明》:
”欢快而清晰,迅捷的声音吞掉了柳失的魂魄。无声青山人奔,钱纸烛献先主墓。”
诗人下山途中,琢磨推敲了一首新诗(此诗),先后发表在《江西诗刊》、《诗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