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锋秦风阎作品赏析
诗分两章,只改数字。这种重复叠章式是民歌的常见形式,尤其是《诗三百首》这种古老的民歌,有一种朴实亲切的味道,不言而喻。每章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以“易”结尾;后八句是一层,止于“勺药”。其实上一层楼内部有一个小的转变,就是从自然到人的转变,从风景到风俗的转变。诗人用短短四句话描述了一幅山水画和一幅风俗画,两者关系密切,因为古代社会习俗的形成大多与自然节气有关。原来当时“郑国风俗,三月初三,在这两水(沁水、燕水)之上,招魂续魄,一扫不祥”(薛汉《韩石·张学军句》)。于是诗人唱道:“秦与燕,方还Xi。”“桓桓”这个词非常生动,让人联想到融雪、桃花春水和春风。春天真的来到了郑大地。在这幅春意盎然的山水画中,人们出现了:“男女诚”。寒冷的冬天过后,人们从休眠的生活状态中醒来,走向野外和海滨,迎接春天的到来。而一束青翠欲滴的兰草牵手,是这次春游的收获,也是春天的象征。“唤起灵魂,抹去未知”,似乎有点玄乎。其实它的精神内核应该是告别寒冬的空气,祈求春节一切好运。任何虚幻的宗教意识都来自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欲望。在这里,从自然到人物,从风景到风俗的转换是通过“秦与”和“书生与女子”这两个结构相同的句式的转换来实现的。结构相同的事物会让人产生对比和联想,所以这里的转换让人觉得有逻辑性,不突兀。
如果说,对于成年学者和女性来说,他们对春节的祝愿只是风调雨顺、万事如意,那么对于青年学者和女性来说,他们的祝愿更为重要——爱情,因为他们拥有的不仅是大自然的春天,还有生命的春天——青春。于是作品从习俗转向爱情,从“嫉妒”转向“勺药”这首诗被赞善于转折。牛蕴珍的《清诗录》和陈的《读诗补诗》都认为它“妙在以虚言转折”。事实上,它的“转折点”不仅仅在空洞的词上。前面说过,上一关从风景到风俗的小转折,是靠两个结构相同的句式实现的。这里从习俗到爱情的大转折,巧妙地使用了“士”和“女”相同的字面意思:前者的“士女”是一个统称,就像常说的“士女如云”;后面一层的“书生”和“女子”,指的是人群中的一对青年男女。虽然用词相同,但对象不同。这就使得过渡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转化实现的不留痕迹。诗歌一转,诗人一怒之下,改变了眼前的宏观扫描,将“镜头”对准青年男女,记录下他们的窃窃私语和戏谑调侃,甚至突出了他们手中的牡丹,爱情的信物,亲情的象征。总之,兰草“淡出”,牡丹“淡入”,剧情实现了“蒙太奇”式的转换。
于是,从秦、毛岸边回来的人,有的戴着紫茎泽兰,有的捧着牡丹,一路飘香,一春播诗。活了几千年的读者可以清晰地听到他们的歌声和笑声。
虽然小小的郑国经常被大国侵略,统治者也不清不楚,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个春日还是让他们感到幸福和满足,因为他们手里有“粮”,有“药”,有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民谣歌手们充满了爱和激情,讴歌着这个春节,记录着人们的欢乐,肯定和赞美着纯洁的爱情,诗意清澈,欢快清新,没有一丝“邪念”。后世儒家经典误称之为“刺乱”,太让人失望了。道家诅咒它是“淫诗”,太抹杀人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