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和地球公转有什么关系?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为了适应“天气”和“地理位置”,获得丰收而创造的。在长期的耕作实践中,他们综合了天文学、物候学和农业气象学的经验。在外国日历中,只有四个节气:春分、夏季至日、秋分和冬季至日,而在中国,四季以“四站”开始,如立春和立秋。

从古人对节气最早的命名,如《尚书》中记载的“在昼”“在夜半”,可以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节”是段,“气”是气象物候。节气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划分的,描述地球因太阳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因为地球每年绕太阳转360度,所以360度被分成24份,每份为15度,15度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约为15天,构成24个节气。

每个节气的专有名称都包含了气候变化、物候特征和作物生长的意义,即立春、下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长夏、小满、芒种、夏季至日、小暑、大暑、立秋、初暑、白露、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和冬季至日。以上按顺序排列,符合单序的为节气,简称“节”;每双为中性气,简称“气”,合起来称为“节气”。

为了记住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人们按照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为每个节气取了一个字,编了下面的歌式:“春雨震春清谷,夏饱夏热,秋寒霜降,冬雪霏霏。”成为古代人乃至现代人农耕和日常活动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