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习俗。

“伏”的意思是把藏在炎热的地方,有警告的作用。庚,天干第七,五行属金。金怕火,在几伏的天气里逐日减少,所以古人在庚日算“伏”。洪水过后,暴雨容易形成洪水,称为“洪水”。农业谚语说,“小夏淹死老鼠”,“好雨淋湿农民,小夏别忘了防洪”。所以要防中暑,防三伏洪水。中国有2700多年的历史,十天干十二地支相互搭配,60天为一个周期。根据甲骨文的研究,它始于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1月2日,从未被错误记录,这是中国法律史上的一个奇迹。由于干支日期与农历月份之间没有对应规律,所以除了计算个人出生日期外,在其他领域很少使用,只在计算“伏日”、“梅初梅”、“分龙”等杂节气时使用。三伏天的吃法——把鸡蛋放在饺子的头上,趴在饺子的脸上。

夏季至日过后,气温急剧上升,形成炎炎夏日。把夏天最热的一天称为“三伏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在刘的《史记》中说:“秦德公第二年(公元前676年)先降。”唐人张守节曰:“六月初三,秦公始行,故云初伏时,伏者藏以避暑。”像古代三伏天的其他节日一样,许多饮食习俗在民间流传。老北京民间流传着一句话:“饺子躺在头上,煎饼摊鸡蛋在脚上。”讲的是老北京几天家家遵守的美食民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饮食习俗和说法?据说和节气有关,也和当时菜农的生产技术有关:农业落后,没有温室设施,也没有更多的夏季蔬菜供百姓食用。夏季至日降几伏的时候,正是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而由于老北京的阴雨天极热,汗流浃背的人们都想在这个时候吃点简单、清淡、爽口的饭菜,于是就衍生出了阴雨天吃饺子、面条、煎饼的习俗。饺子,有1000多年的历史,最初在饺子里叫“馄饨”。据史书记载,三国时魏人张仪所著《广雅》一书描述了一种馄饨食品:“今馄饨形如月牙,天下通用。”

近年来,在吐鲁番一座唐代墓葬出土的木碗中发现了十几个饺子,其形状与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清代吃饺子叫烹饼,《燕京岁时》说:“每届第一天,无论贫富,都用白面烹饼,称为云烹饼。”以上说明老北京人吃饺子的历史悠久。北京人一年四季都爱吃饺子。在福田,饺子的品种和馅料也是五花八门,有水煮饺子、泡面饺子、煎饺子、炸饺子。有肉馅的丸子,南瓜、南瓜或西葫芦拌肉,一年四季都有韭菜馅的,还有鲜藕、木耳、鸡蛋、口蘑馅的饺子。

小时候家里人也喜欢包冬瓜馅的锅贴饺子。锅贴饺子又叫“福(福)贴”或“福(福)贴”饺子,“福”与“福”谐音,寓意吉祥富贵。60多年前,那时我家人口众多。每年夏天,用砖在一个小四合院里搭起一个小土锅灶,灶下点着柴火。炉子上发出很大的叮当声。我妈在铮铮上抹了一层油后,把大铮铮包好饺子,盖上锅盖,先用猛火煮,再用小火。饺子蘸点醋只用了十几分钟,又脆又香。还记得在医院帮忙擦瓜丝吃锅贴的场景。现在高档和低档的饺子品种很多。如果你不想自己做饺子,你可以买各种各样的冰饺子或者在饺子馆吃。当然味道没有自己的好吃。这是夏天最热的一天,老北京的家庭主妇们喜欢在这个时候制作简单光滑的面条作为主食,所以他们被称为“贰负面条”。

在古代,面条被称为“汤饼”和“无菜”。张岱的《夜行船》一书中有“魏作汤饼,金不管”之说,面条也是从汤饼逐渐发展到面的。古时候做面汤,一只手拿着拌好的面,另一只手撕片放入锅中,形成“片汤”,很稀,就像蝴蝶翅膀一样,所以也叫“蝴蝶面”。这种做汤面的方法和刀削面差不多。直到晋代,人们才使用案板、擀面杖和刀,而不是用手拿,所以此时面条也被称为“不拿”。北宋时,人们制作长面条,称之为“索面”。直到明清时期,面条的品种和花样更多了。解放前和解放后,面条的种类很多,有拉面、刀削面、机器面、挂面、白玉米面等。

三伏天吃面条的民间习俗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魏式春秋》上说:“三伏天吃汤饼,拿毛巾擦汗,看起来娇然。”那为什么大热天吃汗津津的热汤面?南朝时有书曰:“六月有日食汤饼,名曰邪。”在古代,人们认为农历五月是邪月,六月要祛邪,而“以热攻热”的方法一直是中医养生专家提倡的夏季和夏季养生的好方法。

此外,夏收刚刚结束时,人们有“趁早”的习惯。他们吃两碗新麦做的面汤,汗流浃背,这就是第二天吃面的原因。老北京人不仅喜欢吃凉拌猪肉炸酱面、小碗干炒面、麻酱面,还喜欢吃热腾腾的炸酱面、花椒油麻酱面、黄瓜丝、萝卜丝、四季豆、蒜末。那时候经常吃肉片鸡蛋黄花木耳打卤面,还有现在鲜为人知的“肉油卤面”“羊肉面”。所谓的肉油就是煮猪油,卤制的汤就是第一年剩下的汤加辣椒大料和腌菜一起煮。这种肉油卤汤拌了一些菜,很滑很好吃,但是在旧社会是很好吃的。“羊肉面”起源于宋代。元朝胡思慧写的《吃食》一书中,用羊肉、蘑菇浇面,记载用花椒、盐、醋调汁,可补中焦。老北京人选用羊的胸腿筋肉炖七八次,然后切成丁,加入泡好的虾米、口蘑、黄花、黑木耳、姜片、椒盐、酱油、料酒、味精煮熟,再用这种汤在面条上撒些香菜、花椒粉、醋,会使食物香而不腻,补气补血,吃后全身出汗。

在三伏天,老北京人也吃煎饼和鸡蛋。每年立秋之后,天气会比中福凉爽,所以家庭主妇可以站在火炉前为家人烤薄饼。在古代,饼是由谷物和面粉制成的食物的总称。直到唐宋时期,饼才开始变成用面粉做成的圆形面食,出现了千层饼、酥饼、家常饼、煎饼等多种饼类。在老北京,市场上到处都有蛋糕店,主要制作千层饼,为普通人提供食物。家庭主妇们一年四季常做葱花油饼、面饼、酿合子、肥油饼、芝麻糊糖饼等作为主食。三伏天我喜欢烤肥仔饼和荷叶饼,然后煮绿豆粥,撒点鸡蛋,买点酱猪头,拌蒜泥番茄酱,拌凉粉或者拌鱼,一口吃了,是三伏天很好的提神又好吃的食物。

老北京的三伏天虽然没有大鱼大肉,有些清淡平淡,但却是人们适时的时令食品,值得继承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