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上的「阳历」和「阴历」是如何、何时发明的?我想要所有相关的信息。
他出生于儒略历公元前1582年,罗马天主教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将综合儒略历1582 10年10月4日的第二天定为公历10年10月15日,中间时期为10天。同时,儒略历的闰规则被修改。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实际上是365.2419天(太阳年),每年少0.24219天,每4年少0.96876天,每400年少96.876天。所以400年需要97个闰年。闰年是二月底加一天,全年366天。花了3333年才得到一天的误差。
年分三种: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时365天6小时9分9秒,称为“恒星年”;太阳过近地点,沿黄道向东运行一周,然后在365天的6: 13: 48过近地点,称为“近地点年”;太阳越过春分点,跟随黄道向东运行一周,然后越过春分点,历时365天5小时48分46秒,被称为“北回归线之年”,又称“岁末之年”。
由于春分(春分秋分)每年沿黄道向西逆行约50秒,回归年的时间比恒星年短,相差20.23秒,称为“岁差”。这三年的时间不一样。为了保持每年节气的冷热,选择回归年作为公历年。
有必要记住北回归线的时间。为了方便记忆,一首歌的公式编译如下:
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年,需要多长时间?三,六,五小时,四十八分钟,四十六秒。
1月1日至次年1月1日,称为一年。年纪大的人应该和实际年数相等。但是一年中的天数必须是整数,所以不方便统计奇数小时。所以以365天为一年,每年还剩5小时48分46秒到四年中的一天左右。所以每四年加一天,称为闰年。
没有闰日的一年称为“平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然而四年闰只有23: 15分零四秒。今天,闰日太多了。超过44: 56秒,累计到25闰,也就是17: 58分24秒,大概是一天的四分之三。所以每一百年就会浪费一个闰,直到第400年才会浪费。如果每四年设一闰,每400年减三闰,就需要8个400年,也就是3200年,才能补上这一天的差额。
解说]1。中国的历法是农历的一种,一般称为阴历。正常年份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每年的平均天数比太阳年差11天左右,所以19年设定7个闰月,一年中有383或384天有闰月。根据太阳的位置,一个太阳年分为24个节气,方便农耕。年表用天干地支搭配,60年一个周期。相传这种历法起源于夏朝,所以也叫夏历。也称为旧日历。
2.用于农业的历书。
夏季日历。(“农历”一词流行的原因是文革期间极左思潮泛滥,“横扫四老”,认为“李霞”是夏朝的印记,必须改名;因为传统历法在农村广泛使用,所以通过报纸改名为“农历”:1968年元旦,全国报纸头条一夜之间将“夏历”标题改为“农历”。
按:所谓“农历”是指它具有指导农业生产的意义,但实际上农历与季节变化的区别是明显的,指导农业时间的效果并不好。中国古代真正指导农时的是“二十四气”,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阳历”。
农历中的历月长度以农历正月为准,农历正月30天,农历二月29天。农历正月和农历二月相辅相成,使得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农历正月。
农历以新月为月初一——月初一。从天文学上讲,所谓“新月”有一个确定的时刻,即月亮黄经与太阳黄经相同的时刻。(日月黄道的计算非常复杂繁琐,这里就不介绍了。)
至于农历月份名称的确定依据,则是由“中气”来确定的。即含有“雨”的月份为一月;二月是有“春分”的月份;三月是“谷雨”的月份;四月是有“小满”的月份;五月是“夏季至日”的月份;6月是“大暑”的月份;7月是“暑热”的月份;八月是“秋分”的月份;9月是“初霜”的月份;10月是“小雪”的月份;11月是“冬季至日”的月份;12月是“大雪”的月份。(不存在像上个月闰月那样含有中性气体的月份)
农历的日历年长度以回归年为准,但一个回归年是12个月以上,13个月以下。古代天文学家编制农历时,为了使一个月中的任何一天都包含月相的含义,即初一为无月之夜,十五为满月,以月亮为主,兼顾季节。有七个闰年,每个闰年有十三个月。
为什么采用“十九年七跃”的方法?平均太阴月为29.5306天,一个回归年有12.368个太阴月。0.368的小数部分的递进分数为1/2,1/3,3/8,4/11,7/68。因为19回归年= 6939.18天,而19太阴年(七个闰月之后)* * *有235个月亮,等于6939.438+00天,所以两者相差无几。
另外,“十九年第七次飞跃”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其实春秋时期的天文学家在十九年就开创了七跃的方法;祖冲之大明历采用20组65438+7闰2009年插入1组11闰4年,计391闰144年,使农历平均历年更接近回归年。此外,334年还有123闰,1021 376闰,两者差别更小。但从清朝开始,中国完全采用天象来确定历月和历年,使农历的平均历年与回归年完全一致。
七个闰月插入十九年,插入方法精妙。农历闰月的位置从古至今完全是人为的,闰月的位置在历代都有不同。秦朝以前,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称为“三月”。汉初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为“后九月”。汉武帝元年,闰月插在一年中的每个月。后来规定“不含中性气体的月份为上一个月的闰月”,这一规定沿用至今。
为什么有些月份没有煤气?节气与节气,或中性气与中性气的平均间隔是30.4368天(即一个回归年的65.2422天等分为12天),而一个太阴月的平均间隔是29.5306天,所以太阴月的节气或中性气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在某个时间,中性气体不在月中,而是移到月末,下一个中性气体移到另一个月的月初。
如前所述,古人编制农历时,以十二个中国气作为十二个月的象征,即雨是正月的象征,春分是二月的象征,谷雨是三月的象征...把没有中国气的月份作为闰月,使历法名称与中国气一一对应,从而保持了中国气的原始象征。
从19年第七闰开始,19回归年有228个节气,228个中气,而农历19年有235个新月月。显然,没有节气的月份有七个,没有中气的月份有七个,所以把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也就顺理成章了。
农历月份的大小很不规律,有时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两个三个小月连在一起,历年长短不一,差距很大。农历节气和中气的分布日期很不稳定,日期变化很大。这样看来,农历似乎很复杂。其实农历还是有一定的循环规律的:因为19个回归年的天数和19个太阴年的天数几乎相等,所以农历每19年几乎都是一样的。每隔十九年,农历同月每月初一的阳历日一般相同或相差一两天。每隔十九年,节气和中性日期一般重复,个别差异一两天。由19年闰月分隔的月份重复出现,或者相差一个月。
干支训导法
从字面上讲,树干和树枝相当于树干和枝叶。在中国古代,天是主宰,地是从属。天空和树干之间的联系被称为天干,地面和树枝之间的联系被称为地支。合起来就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有十个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桂,十二个地支,即子、丑、阴、卯、辰、巳、午、卫、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一定顺序配对,不重复,从甲子到桂海* * *六十对,称为六十甲子。
我国古人用这60对树枝来代表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这就是枝、枝之纪。
传说黄帝时代的大臣们大刮“五行占建年计之深情,故令甲乙命名日,谓之干;出丑为名日,名曰枝,枝与枝相配成六十岁。”这只是一个传说。最初是谁创立了干支并没有得到证实。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代表干支的象形文字,说明干支纪律性早在殷朝就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