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情人节为什么叫乞丐节?

中国的情人节,也被称为乞讨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女子常在楼七月七日放七孔针,人皆在之”。

第一个乞巧节不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为了纪念被百姓称为“七姐妹”的织女。所以中国的情人节首先是女性的节日,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是古代女性崇拜的对象。七月初七的夜晚,普通的女人向她乞求智慧和娴熟的技巧,当然,她们也不可避免地要求婚姻幸福和丈夫。

据《东京岁时录》记载,“七夕家家彩,巧棚。”其盛况可见一斑。“求聪明”的活动,其实就是求织女聪明。

汉代有乞巧的习俗;南北朝时,女子扎彩线,穿七孔针。到了唐代,这种风俗特别盛行,其中用抛针来预示抛针女子的聪明,即取一碗清水,暴露在阳光下,再抛一根小针浮在水面上,看水底针影的形状。

到了明清时期,七夕演变为“七娘会”,七个姑娘一起邀约,用通草、彩纸、米粉等材料将各种花果人物、宫廷器皿包好,在七夕的晚上陈列在宫廷前八仙的桌子上供游客欣赏,然后一起比赛穿针祭拜织女。

七夕是中国古代年轻女性最重要的节日。还有一些七夕习俗,如针线活、爱蜘蛛、扔针、晒书、拜织女、魁星、吃妥果、七姐妹生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