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哪些节日习俗?

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崇武节、端午节、崇武节、女儿节、天中节、地拉节等。,是山西民间夏季最隆重的节日。端午节的内涵源于古代人们驱邪避疫的活动。盛夏是黄土高原各种疾病滋生蔓延最活跃的季节。古人解不开这个谜,就认为是恶,创造了一系列避邪的手段。后来成为习俗,形成了今天我省的端午节民俗活动。端午节被确定为一个节日,应该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季至日有关。夏季至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夏季节气,早在商代初就已存在,称为仲夏。夏季至日的确定为古代人民的夏季民俗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后汉书·礼记》说,汉代的五月五日习俗,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季至日节。唐朝的韩娥在《李年间》中也把端午节解释为“盛夏时节,满嘴阳光”。在古代,端午节被视为一个邪恶的月份和日子。随着社会的发展,我省人民把5月5日定为春秋时期晋国名臣的纪念日。这方面在《中野纪》和《曹勤》中都有记载。南北朝以后,由于民族迁徙和习俗的消融,介子推的纪念日期固定在寒食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但五月五日荆楚地区纪念屈原的观念,在全国占据着正统的地位。但明清以后,山西北部创立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明初常遇春将军的母亲的说法。常遇春爸爸考北京,妈妈是白母熊。父亲被母亲逼进山洞,结婚生子。后来父亲带着年幼的常遇春逃离山洞,母亲因悲痛而死。成年后的常遇春在五月的端午节把粽子扔到了河里,作为对母亲的祭品。这种理论显然脱胎于纪念屈原的理论,但却导入了子女不嫌母亲丑,晚辈不忘孝顺祖先的传统思想。端午节吃粽子是我省城乡人民的传统习俗。端午节的第一天会吃饺子。传统的粽子是以小米为馅,配以红枣,用芦苇叶包裹,吃的时候拌上糖。现在还以各种豆类、小麦、糯米为馅,以柿子、板栗、果脯、肉类等为佐料。城市里有很多人,于宗有甜、咸、辣,有角形、锥形和圆柱形。民间饺子是山西北部做的,泡饭的时候要放一些艾叶在水里。在山西南部,一些粽子用五色线捆扎。它的目的是辟邪。在一些地方,端午节在太阳升起之前将一定形状和数量的粽子扔到山上或地方水中是一种民间习俗。常见的有纪念屈原、介子推、常遇春母亲等说法。粽子作为一种节日食品,最迟在汉代就已存在。据记载,早期的粽子叫角粟。角者,形也。粟,料也。具体做法是用芦苇叶包糯米,用纯灰汁煮,端午节吃。小米煮熟后用冷水浸泡,热天吃后有解渴除热的作用。茭白的叶和灰汁也有清凉的药用价值。可见,粽子是古人在夏季防暑祛疾的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时令食品。五月端午前后,山西南部正处于收割小麦的阶段,而山西北部正忙着夏锄。当我下班回来时,我又热又干。从冷水里捞了个粽子解渴,充饥,感冒了烧个火,说不出的舒服。因此,这种食物一直在民间盛行。喝雄黄酒也是山西民间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其起源类似于吃粽子,主要用于防病解毒。据中医古籍记载,“五月五日饮菖蒲雄黄酒,可除百病,禁百虫”。雄黄是一种中草药,具有解毒、杀菌、辟邪的功效。菖蒲也是药材,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气味芳香,可作为香料。端午节前,人们用菖蒲根和雄黄泡酒,放在阳光下暴晒,以供节日饮用。山西民间有句话叫“喝雄黄酒,百病远离”。节日期间,大人不仅要喝雄黄酒,还要在七窍上涂一点。孩子不喝酒,妈妈要把筷子蘸酒,对准孩子的耳朵、鼻子、肚脐。代代相传,说是能祛除瘟疫,赶走蛇、蝎子、蜈蚣、蜻蜓等五种毒虫。此外,屋内还有“到端午插艾叶”的习俗。艾叶,味辛,是一种芳香药物,有杀虫防病的功效。蚊子和苍蝇经常逃离它们的气味。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一束艾叶,辟邪。山西北部习惯将艾草编成人形,挂在门楣上,称为艾仁。晋南人过去常把艾蒿编成老虎的形状挂在门口,人们称之为艾虎。在曲沃等地,用纸剪老虎,在门上贴艾叶,称为门虎。万荣等地采茶挂过梁。河边有些地方习惯在门上插菖蒲。还有把钟馗的脸贴在门上辟邪的地方。在山西南部的一些地方,家具,门环等。端午节应该用五色线包裹。端午节辟邪,表现在家人平安。孩子一直是重点保护对象,民间有句话叫“端午到了,戴香囊”。母亲们要在节前用破布做成动物、花卉等造型的小袋,里面装上雄黄、苍术、香需求等中草药和香料,称为香囊。给孩子穿。男生多为虎狮,女生多为花鸟。传说人可以免受病毒侵害。在陕北的一些地方,现在还流行用破布和细杆做成杰夫,缝在孩子的背上,俗称“讨饭”。希望我的孩子能够避免灾难,健康成长。除香囊外,还要拧成五色绳,放在神像前祈祷,挂在孩子的手腕、脚踝、脖子上,称为“百绳”,要100天才能解除。有的地方在五月初一悬挂,端午节早晨太阳出山前放生,埋在车辙下,寓意铁轮碾死五毒虫。对于不会走路的小娃娃,妈妈们要带他们去老人家里待一会儿,也就是所谓的“下午躲”。这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在耳朵上戴着一根艾叶。女人们把艾草放在头上或扎在辫子上,用凤仙花染指甲。乡宁等地的端午节,特别注意在太阳升起之前,从河里带回一桶清水,浸泡在艾叶中,供全家人洗手洗脸。据说可以辟邪驱毒。万荣等地日出前上山或在田间采集枸杞、果树、车前子、茶叶等。经过七蒸七晒,称为“白烨茶”。在山西北部的一些地方,习惯在端午节前买一面新镜子,在节日期间尝试一些新的东西,让全家人照一张照片。端午节前,山西南部的旧俗,要抓一只蛤蟆来拯救。端午节那天,墨锭被塞进蟾蜍的肚子里,在阴凉处晒干,这就是所谓的“蟾蜍墨锭”。传说可以用肿毒涂抹,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民间有“癞蛤蟆躲端午节”的说法。陕北端午节讲究找“金鸡头”。就在端午节日出前,蛇吃蟾蜍,刚吞下去,就把蛇头剁下来,让蛇头蟾蜍一起在阴凉处晒干。据说是名贵药材,可以消除无名肿毒。但这只是谣言,实际上很难发现。端午节也在一些地方形成庙会。寿阳县历史上有九大社团,举办阳坡庙会。讲究很多,规模宏大。樊氏传统上在五月的第五天在宣帝庙唱歌。雁北地区的阳高县有端午节逛城墙的习俗,当地称之为“过城墙”。历史上,商店、作坊各行各业在端午节照常放假半天,全校师生都休息。即使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大龄少女和平时出不了门、出不了二门的小媳妇,在端阳节也要打扮得五颜六色,在大街上自由自在地游荡半天。这一天,周长九里的城墙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格外热闹。真的可以说是“节日里男女老少一起爬山赏景。”翻过城墙后,我照例会去大门口的寺庙祈福。今天更多的是为了观赏景点和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