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古董手抄报模板

中秋节赏月的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因为它的价值只有三秋的一半,所以得名。据说这一夜月亮离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自古就有饮酒赏月的习俗。

从季节上讲,中秋节是“秋收节”,夏播春播的粮食要在秋天收获。自古以来,人们就在这个季节饮酒跳舞,欢天喜地庆祝丰收,这在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有所描述。

从起源上看,中秋节也是“祭月节”,源于古代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在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春秋有两个节日:对太阳的春节和对月亮的中秋节。起初,祭月的日子是在“秋分”,每年的八月都不一样。所以秋分前后必有月亮,祭月是大宠。渐渐地,这成了一种普遍的做法,祭祀月亮的日子就定在了8月15日。

从科学观测来看,秋季地球和太阳倾角增大,中国上空暖湿气流逐渐消退,而西北风仍然很弱。这样,湿气去除了,灰尘没有扬起,空气特别清新,天空特别干净,月亮看起来又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机。

赏月习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享乐。据《周代春日官》记载,周朝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好衣”之说。“秋分晚月(拜月)”活动;在汉代,在中秋节或立秋的日子里,老年人受到尊重,并被提供男性粗饼。晋代也有中秋节,但不是很普遍。直到唐代,中秋节才与楚娥飞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逛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在一起,充满了浪漫,戏月之风盛行。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是从古代祭祀秋天的月亮演变而来的。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时节,是一个古老的“中秋节”,而中秋节则来源于传统的“中秋节”。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是一样的,这两个交替的天体成为祖先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祝活动起源于古代人们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国人祭祀月亮习俗的遗留和衍生。?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初,盛行于宋以后。中秋节是秋季季节习俗的综合,其中包含的节日习俗大多有着古老的渊源。中秋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珍贵文化遗产,满月是人们团聚的标志,是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寄托,希望丰收和幸福。?

还有传说说中秋节是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的。这个故事流传最广。后羿射了九个太阳,然后上天给了他一颗成仙的药。他舍不得妻子嫦娥,就交给嫦娥保管。

8月15日,嫦娥带着仙药去了月球。后羿想念嫦娥,所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在院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食物,希望她能回来团聚。之后,每年,一代又一代,演变成一个节日。因为这一天是中秋节,所以叫中秋节。

中秋节、春节、清明节和端午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侨,尤其是当地华人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以来,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