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在重阳节写下这首“阮朗贵,金棕榈天边露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在《易经》中,阳爻是九,也就是说,数字九代表阳数。古人认为九月初九,日期和月份的数字正好是九,是两个正数的重合,所以也叫“重阳”,这一天也叫重阳节。
从时间和节气上来说,九月初九是深秋时节。此时秋高气爽,层林尽染,秋浓而浪漫。多彩的季节,迎来重阳节,人们有理由让节日充满仪式感。
登高望远、送相思远、赏秋菊、穿山茱萸、祭神祭祖、饮宴等一系列适合这个季节的活动也因此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逐渐被大江南北的人们所接受,逐渐成为一种习俗。
重阳节,因为和“九九”同音,所以有美好的寓意。所以在古人眼里,重阳节是一个吉祥的日子,人们对这个节日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历代有许多赞美重阳节和咏菊的优秀诗篇。
传统文化自然植入传统节日,两者相辅相成,也赋予了节日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内涵和意蕴。
唐代诗人孟浩然写过“等到山假日,我在菊时再来”的诗,白居易的“满园花菊花,有孤丛在其中如霜”的诗,王维的“知音兄弟远攀处,一人无处不见”的诗,女词人李清照的“重阳节,玉枕纱厨,三更清凉”...
千百年来在诗坛脍炙人口的重阳节名句,将这一传统节日的美好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长河中,写重阳节或与重阳节有关的诗歌数不胜数。北宋诗人颜曾在重阳节的酒席上写下一首诗《阮朗贵》,既写出了北宋流行的一些重阳节习俗,又写出了颜的深情。是一部对重阳节有着深厚感情的代表作。原话如下:
地平线上的金棕榈暴露在霜中。云随鹅生长。青杯茶占重阳之利。人情如故乡。
兰佩紫,菊花黄。勤奋又疯狂。想把陶醉变成悲伤。唱歌的时候不要心碎。
前两句说:“天边金棕榈露霜。云随雁长。”诗人在重阳节开始从风景写起,渲染重阳节的场景,揭示诗人的落脚点。这两句话是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来写的,可以说是开门见山,点出主题。
《礼记·月令》上写着:“秋秋,霜降始,鸿雁来访。”这个描述非常符合重阳节的时间。重阳节虽然不是农历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但在二十四节气中,重阳节与“初霜”有两三天的时差。
诗人从气象和物候两个方面写出了重阳节的特点。重阳节,白露为霜,大雁从天上的云中飞出,云仿佛在天空中拉出长长的翅膀。
“金棕榈在天边”是颜引用的典故。相传汉武帝在长安张健宫建了一根20尺高的铜柱,柱上铸有一尊铜像,铜像掌中托着一个盘子接受露水。
如此富有想象力和迷信色彩的建筑,代表了汉武帝为了长生不老而饮“玉露”的愿望,而金棕榈的建筑也代表了它属于皇宫。
颜词中的“天边金棕榈”并非指汉代的宫,而是指北宋都城汴梁。诗人只用这两句话概括了重阳节前后汴梁的气象和物候特征。
“青杯红茶乘重阳节,人情如故乡”。前一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指出前两句描写重阳节的景色,也引出了“人情”二字。
原来,颜是颜姝的小儿子,颜姝对此深感荣幸,并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颜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既有天真烂漫的天性,又有才华横溢的才华。
这是颜年轻时的正常生活。颜姝死后,家财衰败,颜的生活陷入贫困。他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体验,有了更多的欢乐和悲伤。
到之初,颜词的名号在京城广为流传。苏轼请黄庭坚转达他对结识他的期望,他回答说:“我还没有抽出时间来见我在政府大厅里的一半老客人。”从严的语气中至少可以看出两点。第一,他早年家境殷实,对自己的才华很自信。虽然经历了家族的没落和家族的冷落,但他的贵族气质依然不减。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不可避免地让经历过这一切的颜有了深刻的体会。他的天真总是给他带来情感上的波折,他的悲凉也伴随着他的后半生,所以他词中的情感表达也很深刻。
在异乡,重阳节来临之日,有朋友请颜赴宴,让饱经人世沧桑的诗人喜出望外,心里也温暖了许多。
美酒佳肴,歌舞升平,那天喝下的酒的味道,就是诗人们耳熟能详的“绿杯”。酒席上歌手表演的舞蹈,是她看了一遍又一遍,听过很多遍的熟悉旋律。这一切是那么的熟悉,熟悉的声音,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场景,怎能不激起诗人心中的情感波澜?
酒席上,重阳节的习俗就跟我小时候老家的一样。这一刻,诗人真正体会到了作为故乡的人情冷暖。
经历了很多苦,还能得到这种温暖,我也不在乎,但是我有很多宝藏。虽然“人情如故乡”是在极力夸大宴席所带来的欢乐,但如上所述,如果把宴席现场与严此刻的人生经历联系起来,就会明白其中充满了苦涩的欢乐。
下一部影片中的前三句“兰佩子、菊钗、勤俭老狂”,是对上一部影片中第三句的补充,再次描述了重阳节的活动。“兰佩紫,菊钗黄”四个字形容宴席场面的隆重和肃穆,参加宴席的人身着精美的服饰,进一步渲染了宴席的盛况。
为什么诗人在下一部电影中再次描述宴会的规模?是诗人感情的又一* * *声。酒席上,他回味着人情冷暖,回忆着昔日重阳节的盛况,感受着今天重阳节的隆重热烈气氛。
因此,下一部影片对重阳节场景的重新描述,无论从情感还是理智上来说,都是完全恰当的,不仅没有使歌词显得拖沓,反而使歌词产生了表达强烈而真挚的感情。
这三句话是整个节日活动的高潮,包含多个层面:宴席给诗人带来了情感和精神上的愉悦,歌词本可以随着宴席的高潮而结束,但这样一场不寻常的宴席,这样一场给诗人带来“故乡般的人情”的宴席,必然有一个心理升华和冷却的过程。
因此,诗人需要再次调整它。他不堪回首的繁华岁月,不堪回首的过往岁月,不堪回首的年少记忆,都在今天的重阳宴上,在这种情境中复活。
诗人经历的层层挫折,内心的无数矛盾,情感上遇到的波折,在这一刻交织在一起,自然把意境推向更深的层次。
两句话的结尾“我要把陶醉变成悲伤,唱歌也伤不了我的心”,就是上面总结的,然后来个大转折,引出很多层次。有了人情的温暖,有了节日的趣味,隐藏在诗人心中的悲伤依然无法排遣,只能寄希望于在一种醉酒的状态中忘掉所有的烦恼和忧虑。
写到这里,字的意思形成了巨大的情感落差。本来重阳节的气氛是欢乐的,但是诗人的内心越来越悲伤,诗人的悲伤掩盖了节日的欢乐。由此可见,颜心中隐藏了这么多年却一直没有向外人道出的悲伤是多么的深重。
但是诗人一点信心都没有。因为缺乏自信,在这一刻,诗人觉得自己可能连醉都醉不醒,只好用命令的语气,希望为酒席添彩的歌手不要唱一首让人心碎的歌。不然不仅心里的难过无法忘记,恐怕连醉都喝不下去。
从颜的第一首诗可以看出,他虽然感情真挚一如既往,但在经历了许多人世沧桑,感知了许多人情变化之后,内心的悲凉却挥之不去,这已成为诗人的一种正常情绪。虽然那些曾经让他印象深刻的人或事,此时此刻,他却不愿主动去回忆这一切。
繁华落尽,往事已尘封,往事已矣。回忆有什么好处?这只会让你感觉更糟。
颜的重阳节词,词中景物凝练而崇高,描写感情从容,寓意沉浮。词的旋律从舒缓到悠扬,与词人情感的变化高度一致。
正是因为词作品的意境和旋律是如此的迷人和富有感染力,人们才真正意识到,悲伤的文字在文学作品中也是很有魅力的。悲伤是人的天性,深沉,美好,是最美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