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鬼节?
七月半的鬼节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祖先崇拜和相关的祭祀活动。因为在民间,七月半是人们庆祝丰收和秋天祭祀土地的时候。农民收割水稻后,一定要给祖先祭祀新米,并告诉他们今年的收成如何,让他们放心。这是最早的起源,大概在夏商周时期。但是,当时秋祭的时间还没有完全确定。
后来东晋末年,道教开始兴盛。道教中有三官三素,即五月15、七月15、十月15,分别对应天官、地官、水官的生日。而且七月半是知府的生日,必须要祭祀祈求知府的赦罪,还要请冥界把所有被拘禁的鬼都放进死里去夜游,有点像新鲜空气。这些鬼有的有后代,可以回家团聚。如果后代死了,他们也可以在地球上夜间旅行,享受别人的牺牲。因此,在道教中,7月30日也被称为“中秋节”。
在佛教中,七月半被称为“笠原节”。这个节日起初并不等同于民间的鬼节,而是有其独特的意义。根据佛教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僧尼们成就了大功德。那一天,佛门弟子举行了“玉兰本法会”。南北朝时期,“目连救母”的故事和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最后演变为玉兰流域社。然而,在佛教中,七月是一个快乐的月份,而不是鬼节。然而,梵文Bonbon原意是拯救在地狱受苦的鬼魂。唐宋时期与民间鬼节不断融合后,七月15的习俗开始杂糅,三俗合一,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中,万物有灵。所以,善良的人们在七月半祭祖的时候,也不忘为那些游荡的鬼魂点上一点香,单独祭奠。后来,他们逐渐形成了尊重孤儿的文化传统。
事实上,在民间传统中,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鬼门关大开,选择七月十五日祭祀,是道教、佛教和俗人最终结合的结果。现在民间七月半的鬼节大多以祭祖为主,与清明节、除夕等传统节日大致相同。但不同的是,七月半要剪鬼服,折纸等。,而且很多地方祭祖不是在家里,而是在门口的米床上,或者十字路口,还要点上纸灯火把,照亮祖先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