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清明节社会教案
一年中有很多传统节日,清明节是春季的其中一个。但是孩子们对清明节了解多少呢?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来讨论四季中的节日,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四季的轮换,感知清明为春节,产生进一步探索和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词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通过欣赏和体验加深对中国节日文化的了解和喜爱。
三、活动准备
清明上河图复制品及相关清明照片。
四、活动过程
(1)猜测并理解四季的轮换。
1,演示画面1,看到这个图形你会想到什么?
总结:一年从65438+10月开始,到65438+2月结束;新年从65438+10月开始,到65438+2月结束。
2.演示屏幕2。现在,你想到了什么?
总结:一年有四个季节。在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历夏天和秋天,接着是冬天,然后是春天。年复一年,四季不断交替。
3.演示屏幕3。前段时间,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一些节气。想想吧。他们可能在什么季节?
4.总结:一年从春天开始。立春之后,是一场惊魂。春分过后,就是...大寒过后,春天开始了。节气可以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2)找一下,感觉清楚了。
1.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2.除了立春、惊蛰、春分等节气,春天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课文来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图片。请让孩子们去找他们。哪些和清明有关?孩子们分组讨论。(再现并转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等古诗词)。
5.总结:清明节不仅是春天的节气,也是春天的重大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步入大自然的怀抱,享受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喜悦,感谢先烈和先辈们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中国古代就有清明节。中国古代的人们不仅用文字和古诗记录清明节,还用绘画来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代代相传的名画。你想看看那时候清明节的热闹场面吗?
2.孩子们在清明节欣赏河边的景色。
3.问:你感觉如何?(帮助孩子简单理解图片)
4.老师背古诗总结:梨花初升风清,游子春来出城,日寇坟茔收拾,柳树柳莺。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结束
1,评估
2.摘要
进一步阅读
清明节出游注意事项
1和清明节期间,天气多变,路况复杂,行车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当的车速和安全距离,避免发生追尾等事故。
2.应该尽可能用公共汽车代替机动车,以避免交通堵塞。
3、在外出扫墓过程中,自觉服从交警指挥,遵守交通规则,按规定的位置和停车场停车。
4.家人聚会要适度饮酒,不要酒后驾车。
5.乘车等候和出行时,在指定地点上下车,行人过马路,注意来往车辆,走人行横道。
6、不要吃路边的食物,不要在路上买不知名的食物,尤其是熟肉、熟菜、五颜六色的饮料。
7.清明节外出踏青,不要吃路边野菜,要带蒜、姜、醋等。旅行时随身携带,这样可以健胃,促进消化,预防肠道疾病。
8.不要喝泉水、溪水等。在河流和湖泊里。野外的水源看似干净,但往往病菌种类繁多,容易感染肝炎、肠炎、痢疾等疾病。
9.建议旅游当天购买卤菜,加热一天以上,使用干净的专用容器或干净的食品袋。
幼儿园中班清明节社会教案第二部分活动目的:
1.让孩子明白扫墓的意义,培养孩子尊敬先烈的感情。
2.教育孩子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白纸、线、彩笔。
活动流程:
1.让孩子们知道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扫墓日。
①老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的清明节。为了纪念革命烈士和他们死去的亲人,人们经常在这一天扫墓。
②讨论:清明节人们是怎么去的?
2.老师解释道:
为什么选择清明扫墓?原因之一是清明期间,气候转暖,雨水增多,植被匍匐,墓地难免冷清,需要整理;二是清明节前后,山川秀美,人们借此机会外出踏青。第三,为了纪念古人,清明节扫墓被作为纪念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
3.集体做花圈。
老师:为了人民解放,为了孩子们今天过上幸福的生活,无数革命先烈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烈士扫墓活动。现在,请和老师一起做一个花环。动手制作,老师系上竹环,写下挽联,然后把孩子们做的小花包在花圈周围,贴上挽联。
4.扫墓。
老师讲解了扫墓活动应该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要乱说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两个孩子提着花圈,剩下的孩子排队出发。
幼儿园中班清明节社会教案第三部分活动目标:
1.教孩子们清明节是哪一天。
2.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知道清明节的意义。
活动准备:
视频,图片,纸花,
活动流程:
首先,通过对话让孩子知道清明节的日期。
第二,引导孩子看视频,体验清朗的氛围。
第三,老师解释了清明节的意义。
1,清明期间,气候转暖,雨水增多,植被匍匐,墓地墓地难免冷清,需要整理;
2.清明前后,山川秀美,桃红柳绿。人们借此机会出去郊游。
3.为了纪念古人,清明节扫墓一直被作为纪念革命烈士的“主要活动”。
第四,组织孩子。做小花。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为我们的烈士制作小白花,以纪念他们。
第五,教育孩子热爱祖国。
活动反映: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随着清明节的来临,万物凋零的冬天过去了,阳光明媚的春天才真正开始。在清明节期间,他组织了一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向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方式,让孩子们铭记烈士的高尚品质,树立继承烈士遗志、努力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蛋、画蛋、玩蛋、春游、荡秋千、放风筝,了解传统习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光明媚。
幼儿园初中四班清明节社会教案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清明》,可以感受古诗的基本内容,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故事中所描述的画面。
2.激发孩子参与这个清明节活动和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背诵古诗的兴趣。
3.通过学习古诗《清明》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日期。
二、活动准备
1,古诗《清明节》
2.清明节PPT
3.清明节相关信息和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老师播放PPT,展示第一张图,引导孩子观察图片,说出你在图片中看到的东西。
(1)老师问:刚才我们欣赏的图片里发生了什么?
(2)现在老师让大家看下图。请告诉老师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而此时的天空又发生了什么?
(3)儿童回答: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和一个老人。他们一边问路,一边聊天。这时,天下起了雨。
2.老师播放古诗《清明》的相关图片,引发小朋友的联想季,引出这次的主题,清明节。
(1)春天到了,到处都是绿色的生命。百花齐放,鸟语花香,春天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清明节。
(2)小朋友,你知道清明节这一天人们要做什么吗?
3.在清明节的这一天,人们会去扫墓和郊游。在古代,诗人杜甫也写了一首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让我们来看看!
(1)老师弹古诗词《清明》,孩子们静静地看。
(2)老师一边播放古诗词,一边讲解古诗词中的人物和场景,引起孩子的回忆。
(3)老师背诵故事,给孩子讲解内容和理解。
4.老师带着孩子一起学习古诗词,从故事中了解清明节的相关习俗。
(1)老师有表情、生动、有节奏地给孩子们背诵故事。
(2)老师第二遍背诵,孩子可以小声跟着背诵。
(3)老师第三遍背诵,要求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背诵。
第四,结语部分
让孩子回家后把今天学的故事背给父母听。
动词 (verb的缩写)信息参考
古诗: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对不起,餐馆在哪里?牧童指着杏花村。
幼儿园初中清明节社会教案第五章的设计意图: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期间,我为孩子们设计了一系列相关的活动,让他们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词,观察图片,可以初步了解古诗词的大意。
2.能够正确阅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扫墓人的心情。
活动准备:
1.古诗词教学自制PPT。
2.幼儿体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流程:
1.入场:听琵琶,学古人,漫步场馆,感受古乐氛围。
第二,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1.请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你的家人做了什么?
2.播放《清明上河图PPT入门》,老师会据此做总结。
孩子们已经谈论了很多关于清明节的事情。看看别人会怎么做吧。
老师:清明节那天,路上的人来来往往,带着悲伤的表情,手里拿着鲜花,祭奠死去的亲人...所以,清明节扫墓是对死者的尊重和怀念,清明节前后人们的心情相当悲伤。
第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意。
1.完整的欣赏两遍古诗词。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词的大意。孩子可以看图自由回答。
3.搭配句子和卡片,进一步理解古诗词的大意。
(1)出示图片卡片,引导幼儿寻找诗与图片的匹配关系。
(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配图。
第四,背古诗
1.孩子们作为一个整体阅读。
2.记忆测试两次。
3.孩子们跟着它读两遍。
4.性能读数。
5.古诗词连龙。
动词 (verb的缩写)认字活动:学习“明”字,讲述“明”字的词源故事。
甲骨文中的“明”由一日和一月组成,表示日月发光,明亮,也被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篆书的名称由月亮和一个窗形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户,表示光明的意思。现在明字定义为日月之光,一般用作光的意思。
六、活动结束:欣赏歌曲《清明》。
七。活动延伸:学习《清明》这首歌。
幼儿园初中清明节社会教案第六部分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述的场景。
2.激发背诵古诗的兴趣,初步学会按照古诗节奏背诵。
3.了解人们在清明节扫墓的传统习俗。
4.了解节日的由来,知道节日的日期和习俗,愿意参加节日活动。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要准备的活动
用一首古诗的情节画一张图,VCD教材。
活动过程
(一)故事介绍,观察和讲述,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1,老师根据古诗讲“清明”的故事。
2.展示图片,提问。刚才故事里的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古代的一个孩子,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问路,说话……)天气怎么了?(雨)
(2)看VCD片,观看体验,感受古诗词意境。
1,老师解释: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春天,有一天会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会怎么做?(小朋友随口答)
2.老师总结:清明节是春天人们扫墓的日子。
在古代,一位诗人杜牧在这一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来看看!
3.老师放VCD,让孩子们看。
4.问:刚才我们看了碟片,发现了故事里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
(请和孩子讨论。)
5.介绍老人给孩子当行人,孩子当牧童。刚刚读的诗,讲的是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故事。
(3)老师背诵、解读诗歌,帮助孩子理解。
1,老师有表情,有节奏的背诵,请小朋友欣赏。
2、背诵第二遍,请小朋友听并对照图片内容。
3.老师让孩子们回答他们是否在这首诗里听到了什么。
4.解读诗词,理解“雨后的雨”“想断魂”“对不起”“远方的手指”等个别词语,帮助孩子理解古诗内容。
(四)学会背诵和抒发感情,让孩子感受古诗词的意境。
1,老师背了第三遍,让孩子慢慢跟着背。
2.孩子们分组学习,感受古诗词的意境。
3.老师邀请了几个小朋友表演,老师进行引导和提醒,注意表达适当的感情,依次邀请了几组小朋友。
4.让孩子集体背诵1-2遍,弥补古诗词意境的感受。
活动结束
1,评估
2.摘要
活动扩展
1.清明节到了,让孩子把学过的古诗背给父母和其他家人听。
2.在图书馆区增加古诗词书籍,引导孩子在地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词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