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谚语
这句农业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节气那天,如果南方刮风,换句话说,大寒节气那天是暖和的,那么正月就很冷,连当地农村养的狗都因为天气冷而不愿意出门。农村的老人都说过年冷不冷,看看大寒节气那天暖和不暖和就知道了。如果冷天暖和一点,春节期间会更冷。在农村,类似的农业谚语还有很多,比如“大寒猪湿,三月芽烂”“大寒牛湿,明年三月三冷”。这些农业谚语都说明,如果在严寒节气,天气温暖潮湿,阳历二三月就会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对春耕明显不利。
(2)冷天怕南风,下雨最多的时候。
据村里能看天气的老农介绍,过去没有天气预报,经常用二十四节气的天气来预测后期的天气,而大寒节气当天的天气一度是农业的重要指标。老一辈的经验是,如果严寒节气当天刮北风,天气寒冷,预示来年丰收。相反,如果是偏南风,天气温暖,往往会影响来年的收成。而且大寒节气那天下雨,也预示着来年的雨不正常,所以老一辈人都很怕大寒节气那天下雨。
(3)小寒,严寒,明年春天就暖和了。
这句农业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在大寒和小寒的节气期间天气寒冷,就意味着第二年春天过后天气会更早升温。虽然不能用现代科学解释清楚,但这也是农业谚语的有力之处,都是老祖宗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准确性很高。而且小寒和严寒相对寒冷,来年的收成往往不错。相反,如果小寒和严寒不冷,来年的收成就会受到影响。有句农业谚语叫“大寒不冷,民不安。”
(4)小寒和严寒不下雪,小夏和酷暑田裂。
这是湖南省流传的一句农业谚语,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意味着小寒和大寒节气期间如果没有下雪,就意味着来年小夏和大夏节气期间降水偏少,极有可能发生大旱。随着全球变暖,现在南方很少降雪,所以这句农业谚语的准确性不算太高。
⑤小寒不如重感冒,重感冒后转暖。
意思很简单。意思是没有大寒节气的时候天气寒冷,但是过了大寒节气,天气开始回暖。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之后便是立春。按照农业谚语“九四九年三月冰面上走,九六九年五月沿河看柳”,严寒节气是九九年四月,过了就是九九年五月。俗话说“春来五九尾,春来六九个头”,立春一般是在99年5月的最后一天或者99年6月的第一天,所以此时天气已经逐渐转暖。根据往年气象资料,一般在2月中旬,温暖天气增多,但有时也有一些寒冷低温的日子,3月中旬才开始真正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