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谁知道端午节和寒食节的由来和习俗?
端午节和寒食节的起源和习俗如下:
端午节: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节、五月节、五月节、艾节、端午节、午节、午节、夏节。它原本是夏季驱除瘟疫的节日。
战国末期,楚人熊佟之子屈原,是屈先的后代。虽然屈原忠于楚怀王,但他却屡遭排斥。怀王死后,因项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后死于汨罗江。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立即划船施救,一路到洞庭湖,却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当时下着雨,湖上的船都聚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博士时,又冒雨出门,冲进了茫茫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在河上划船,后来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百姓怕河里的鱼吃了他的尸体,就回家带饭团扔到河里,防止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吃粽子成了习俗。
冷食节:
传说在晋文公被流放期间,介子推曾砍下股份充饥。晋文公回国当君主后,分封大臣时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想夸耀自己的功绩,争宠,就带着母亲隐居在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找介子推,介子推不想做官,躲在山里。晋文公的人放火烧了这座山,把它赶出去了。结果介子推了母亲一把,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节退死的那天,不生火做饭,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冬季至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后105天。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也叫“无烟节”、“寒食节”、“百五节”。因寒食节禁火,不准生火做饭,只能吃准备好的熟食和冷食,故名。寒食节有上坟、郊游、斗鸡、荡秋千、玩地毯、拉钩(拔河)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