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是如何观测天文学的?
在河南登封现存的观星台上,40英尺高的平台和128英尺长的尺子也是一个巨大的标准。
日晷,又称“日晷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仪器。它通常由一个铜指针和一个石圆盘组成。由铜制成的指针被称为“宫品”,它垂直穿过圆盘的中心,在标准表中起中性杆的作用。因此,宫品也被称为“桌子”,石头制成的圆盘被称为“龚勉”。放在石台上,石台南高北低,使龚勉与天空赤道面平行。这样就在砖面的正反两面刻出了12个大方块,每个大方块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照在日晷上时,日晷针的影子会投在日晷的表面上,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日晷针投在表面上的影子也会慢慢由西向东移动。所以,棺针的动影似乎就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棺面就是钟表的表面来显示时间。从春分到秋分,太阳始终运行在天球赤道的北侧,所以射线针的影子投在射线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太阳运行在天球赤道的南侧,所以针的影子投在春分点表面的下方。所以在观测日晷时,首先要了解两个不同时期的日晷针投影位置。
乳沟是一种古老的时间工具,不仅在中国古代使用,在古埃及、巴比伦等古代文明中也有使用。漏指的是破釜酒用于计时,刻指的是一天时间单位的划分,通过破釜酒的浮箭来测量昼夜的时间。起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是一滴一滴地从裂缝中漏出来的,于是他们专门制作了一个有小孔的漏壶,将水注入漏壶中,水从壶孔中流出。此外,一个容器被用来收集泄漏的水。在这个容器里,有一个标有箭头的轴,相当于现代钟表上的钟面。用一根竹片或木块托住漂浮在水面上的箭杆,打开容器盖的中心。随着箭壶里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也随着箭杆慢慢浮了上来。古人从盖孔看箭杆上的记号就能知道具体时间。漏刻的计时方式可分为排水式和接水式两大类。漏水是一个独立的计时系统,只依靠水的运动。后来古人发现,漏壶水多的时候流水快,水少的时候流水慢,明显影响了测时的准确性。因此,在漏壶上加一个漏壶,在水从下面漏壶流出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不断补充到下面漏壶,使下面漏壶的水均匀流入箭壶,从而获得更准确的时间。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漏壶,制作于公元1745年。上锅漏出来的水从精雕细刻的龙口流出,依次流向下锅。壶盖上有个铜人仿佛报箭杆,箭杆上刻了96个方格,每个方格是15分。人们根据青铜人手持箭杆的标志来报告时间。浑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在古代,“匈奴”这个词有球体的意思。古人认为天空是圆的,形状像蛋壳。天上的星星是嵌在蛋壳里的弹丸,地球是一个蛋黄。人们在这个蛋黄上测量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的位置。因此,这种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被称为“浑天仪”。起初,浑天仪的结构非常简单,只有三个圆环和一个金属轴。最外圈固定在正南正北方向,称为“子午环”;中间固定的环与地球赤道面平行,称为“赤道环”;最里面的环可以绕金属轴旋转,称为赤经环;赤经环与金属轴相交于两点,一点指向北天极,另一点指向南天极。在赤经环面上有一个望远镜,可以绕赤经环面的中心旋转,将望远镜对准一颗恒星,然后根据赤道环和赤经环上的刻度确定这颗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后来,为了便于观测太阳、行星、月亮等天体,古人在浑天仪中增加了几个环,也就是说,环被重新套上,使浑天仪成为一种万能的天文观测仪器。
天象仪,古称浑象,是中国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器。我国古人很早就制作了这种仪器,用它可以直观形象地了解太阳、月亮、星星的相互位置和运动规律。可以说,天球仪是现代天球仪的直接祖先。放置在北京古观象台上的天象仪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象仪,制作于清朝康熙年间,重3850公斤。星盘的主要部件是一个中空的铜球,球面上刻有纵横交错的网格,用来测量天体的具体位置;球体上凸出的小点代表天空中的亮星,它们是严格按照亮星之间的相互位置来标注的。整个铜球可以绕一根金属轴旋转,一次旋转代表一个昼夜。球面与金属轴相交于两点:北天极和南天极。两根杆子的指尖固定在一个南北垂直的大圆上。大圆垂直嵌在横圆的两个缺口里,下面雕刻有龙头的四根柱子支撑着横圆,支撑着整个星盘。无论白天还是阴天夜晚,人们总能知道当时天空中应该出现的星空图案。
水运仪像台是宋代苏颂、韩公廉设计制造的大型天文仪器。它巧妙地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仪和报时器结合在一起,是中国古代的杰出创造。水运仪平台高约12米,宽约7米。它是一个方形的平台,底部很宽,顶部很窄,都是木质建筑结构。整个车站分为三个部分。顶楼是一个可以开合屋顶的木屋,里面放着一个铜浑天仪,用来观察天象。中间部分是密室,放置大象,可以随时演示天象;最有趣的是下面这个报时装置。在平台的南面,你可以看到五个木制亭子。每个木制亭子都有小木制人物来报时。他们各司其职,按照不同的时间轮流报时。它的一套动力装置“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