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对仗
北宋时,正式将八月十五日定为中秋节,出现了“小饼如嚼月,内有酥、馅”等时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记》说:“中秋之夜,你家装饰露台,民争酒楼戏月”;而且“弦满热情,贴近居民。夜晚,它像一朵云。房间里的孩子,甚至晚上的婚礼大戏;至于夜市,至于熟悉。”吴梦曰:“此际,金凤凰沁人心脾,玉露清凉,桂花飘香,银蟾满光。太子孙的儿子,一个拥有巨室的富户,无时无刻不在爬危楼,在廊下玩月,或开广亭,大摆宴席,用琴瑟高声歌唱,以此来预言晚上的欢乐。即使是带垫子的房子,你也可以登上一个小平台,安排家庭晚餐,聚集在你的孩子周围,奖励节日。虽然穷乡僻壤的穷人懂得在农贸市场上喝酒,但他勉强欢迎这种欢乐,并拒绝浪费它。这一夜,街上卖买直到五鼓,月上玩游人,丈母娘在城里,直到火烧不尽。”更有意思的是,新编著的《醉翁笔记》描述了的风俗:“青城家的孩子,不分贫富,可以自己上十二三个,都用大人的眼光装饰,在楼内或中庭烧香,各有所向;男人愿意早早去蟾宫,爬仙女月桂树。...女人希望自己长得像嫦娥,像明月一样圆。"
明清时期的赏月活动非常流行。“它的水果蛋糕一定是圆的”;每个家庭都要设立一个“月光阵地”,朝着月亮的方向“拜月”。鲁《京华年》载:“中秋之夜,人各有月宫之象徵,象徵自在如人而立;陈瓜果在庭,饼面画月宫蟾免;男女拜香烧之。”田汝澄《西湖游记》云:“黄昏,人筵赏月,或与白湖同船,沿江而游。苏堤之上,携手唱和白日无异”;“人们用月饼互相邀请,取团圆之意”。夫差敦冲的《燕京年谱》说:“中秋月饼京都第一,别处粮食不足。到处都是月饼。大的一尺多,上面画着月宫蜡兔的形状。”“每年中秋节,宅邸朱门都会赠送月饼和水果。到了五月满月,陈瓜国当庭为月,祭毛豆、鸡冠花。正是时候,彩云初散,孩童喧哗。这真的叫做节日。只有月亮献上,男人才不拜。”与此同时,500年来,烧香、走月、放天灯、栽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拖石头、卖男妓等节日相继展开。其中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的习俗流传至今。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像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它发展缓慢。古代皇帝有一套祭祀制度,春天祭祀太阳,秋天祭祀月亮。早在李周,“中秋节”一词就有了记录。后来贵族学者纷纷效仿。在中秋节期间,人们观看并崇拜天上又亮又圆的月亮,寄托他们的感情。这种习俗流传到民间,形成了一种传统活动。直到唐代,人们更加重视这种拜月习俗,中秋节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唐太宗纪记载“八月十五中秋”,流行于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它和元旦一样有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非常丰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砸药等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中秋节的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古时候天上同时有十天,庄稼晒死,百姓穷困。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有着无穷的力量。他同情受苦受难的人民,登上昆仑山之巅,充分利用自己的神力,拉开弓,一口气射下九个以上的太阳,命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升降,造福人民。
后羿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他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除了打猎,后羿所有的时间都和妻子在一起,人们羡慕这对美丽恩爱的夫妇。许多仁人志士来此求学从师,别有用心的孟鹏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去昆仑山访友,求道。他碰巧遇到路过的王太后,向她要了一包仙丹。据说吃了这种药可以瞬间升天成仙。但后羿舍不得离开妻子,只好暂时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嫦娥把药藏在梳妆台的百宝箱里,却被反派孟鹏看到了。他想偷长生不老药,让自己长生不老。三天后,后羿带领随从外出打猎,别有用心的孟鹏装病留下。后羿带领众人离开后不久,孟鹏手持宝剑闯入里屋后院,威胁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她不是孟鹏的对手。危机时刻,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箱,取出仙丹,一口吞下。嫦娥吞下药,立即飘离地面,冲出窗外,飞向天空。因为嫦娥牵挂着丈夫,她飞到了最近的月亮上,变成了仙女。晚上,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着诉说白天发生的事情。后羿又惊又怒,拔剑要杀小人。孟鹏很早就逃走了。后羿又气又心碎,他仰望夜空,大声呼唤着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有一个摇曳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地追着月亮跑,可是他追了三步,月亮退了三步,他退了三步,月亮前进了三步,他无论如何也追不上。后羿无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来到嫦娥最喜欢的后花园,摆上香案,摆上她最喜欢的蜂蜜和鲜果,在月宫向依附他的嫦娥遥祭。听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人们在月亮下支起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好运和平安。从那时起,中秋节拜月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第二个传说——吴刚摘得桂冠。
还有一个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据说月亮上广寒宫前的桂花树生长茂盛,高达500多尺。下面有一个人经常砍,但是每砍完一次,砍的地方马上就合上了。千百年来,这棵月桂树永远不能被砍倒。据说这个砍树人叫吴刚,汉朝西河人,曾经跟着仙人上了天,但是他犯了错,仙人就把他贬到了月宫,每天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工,以示惩罚。在李白的诗中,有“欲在月中,自付寒”的记载。
中秋传奇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群众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奋起反抗元朝。朱元璋联合各种抵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严密,消息传递起来非常困难。军事家刘伯温想出一个计策,命令部下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进饼里,然后派人分别送给各地起义部队,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夜响应起义。起义那天,所有的反抗者一起响应,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久,徐达攻占元朝,起义成功。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极了,赶紧传话,说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全体将士都要与民同乐,并且要把当年开战时秘密送来的“月饼”作为时令糕点送给大臣们。此后,“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品种越来越多,如碟状,也成为很好的礼品。中秋节过后,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开来。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节。这是秋天的中间,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在中国的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节又分为孟、中、吉三个部分,所以中秋节也叫中秋节。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亮,因此也被称为“月夜”和“八月节”。在这一夜,人们仰望天上如玉的明月,自然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机会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
我国古代就有“秋暮暮月”的习俗。晚上的月亮是为了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祭月的活动。摆一个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必须切成莲花形状。月下,把月亮雕像对着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轮流拜月,然后主妇切团圆月饼。提前把人裁掉算算全家的人数,家里的和外地的,都算在一起,不能多裁或少裁,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的丑女无盐。她年轻时,对拜月教非常虔诚。长大后,她以优越的品德入宫,却得不到宠爱。八月十五见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来,他立她为皇后,中秋节拜月由此而来。在月亮中间,嫦娥因其美丽而闻名,所以少女拜月希望自己“像嫦娥一样,容颜如明月”。
在唐朝,中秋节赏月和玩月是相当流行的。在北宋时期。8月15日晚上,全城的人,无论贫富老少,都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向拜月表达他们的愿望,祈求月神的保佑。在南宋,人们互赠月饼,这意味着团圆。在一些地方有活动,如舞草龙和建造宝塔。自明清以来,中秋节的习俗变得更加流行。很多地方形成了烧香、栽中秋树、点塔灯、放天灯、走月、舞龙等特殊习俗。
如今,在月亮下玩耍的习俗远没有旧时代盛行。不过,宴饮赏月还是很受欢迎的。人们在求月中饮酒,以庆祝更好的生活,或祝愿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
中秋节的习俗和形式很多,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也是孝敬父母的日子!别忘了多关心爸爸妈妈!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日正好是秋天的中间,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中国古代历法把秋天中间的八月称为“中秋节”,所以中秋节也叫“中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满月视为团圆的象征,所以8月15日也被称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经常用“月圆”和“缺月”来形容“悲欢离合”,而在外地生活的游子们也是靠月来表达自己的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仰头望,是月色,再仰身,忽思故乡”等诗,“知今宵露为霜,家中月色多明!”杜甫的《春风绿在江南岸》,宋代王安石的《明月几时照我》,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祭祀赏月是一个重要的习俗。古代帝王有春日祭月的社会制度,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风尚。后来赏月比祭月更重要,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娱乐。中秋节赏月的习俗盛行于唐代,许多诗人在他们的杰作中写下了关于月亮的诗。到了宋、明、清时期,拜月的宫廷和民间赏月活动规模更大。到目前为止,中国有许多历史古迹,如拜月祭坛,月亮亭和月亮塔。北京的“月坛”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用于皇家祭祀月亮。每当中秋月亮升起时,就在露天搭起一个箱子,桌案上摆着月饼、石榴、枣等水果。拜月之后,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聊,欣赏明月。现在,拜月的祭月活动已被群众大规模、丰富多彩的赏月活动所取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种习俗,象征着团圆。自唐代以来,月饼的制作变得越来越精致。苏东坡在一首诗中写道:“小饼如嚼月,酥中有浆”,清代杨光复写道:“月饼馅为桃肉,冰淇淋为糖膏”。好像当时的月饼和现在的还挺像的。
据历史记载,“中秋节”一词最早出现在《李周》一书中。到了魏晋时期,就有了“告尚书镇牛惑,中秋夕与左右微服过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唐叔?唐太宗纪记载中秋节在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代,到明清时期,它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8月15日是中秋节,人们互相送月饼以示团聚。《帝京风光略》也说:“八月十五,祭月,饼圆,瓜错分,瓣刻莲花。.....那些结了婚的,省亲的,将来都会回到婆家,这就是所谓的团圆节。中秋之夜,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团圆”的习俗,即烙一个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饼内有糖、芝麻、桂花、蔬菜,外面压着月亮、桂花树、兔子。中秋节过后,家里的长辈会根据人数把蛋糕分成块,每人一份,如果有人不在家,留一份给他们,以示家人团聚。
中秋节时,云少雾多,月色皎洁明亮。除了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许愿团圆等一系列活动外,一些地方还有舞草龙、造佛塔等活动。除了月饼,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节的美味。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种解释是,农历八月十五恰好是水稻成熟的时刻,所有家庭都崇拜土地神。中秋节可能是秋报的遗产。
中秋节的饮食习俗
在古代,汉族人的中秋宴会习俗是宫廷中最高雅的。比如吃螃蟹,在明朝的宫廷里很流行。用香蒲蒸过螃蟹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配上酒和醋。吃完后喝苏叶汤并用它洗手。宴会桌区摆满了鲜花、石榴等时尚的东西,上演着中秋神话剧。清宫里,某院向东摆了个屏风,屏风两边放了鸡冠花、黄豆工艺、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幕前有一张方桌,上面放着一个特大号的月饼,四周是蛋糕和水果。中秋节后,月饼按皇家人口数切成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品尝,称为“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不可想象。例如,末代皇帝溥仪送给内政大臣应劭的月饼“直径约两英尺,重约二十磅”。
中国有20多个少数民族也庆祝中秋节,但节日和习俗不同。壮族人习惯在江里的竹筏上用年糕和拜月,姑娘们把灯笼放在水面上衡量一生的幸福,唱着优美的民歌《请月亮顾》。韩国人用木杆和松枝搭起“赏月架”。先请老人到架上探月,然后点亮观月架,打长鼓,打窑洞,一起跳“农家舞”。节日前的“虎日”,仡佬族在全村宰杀一头公牛,留下公牛的心脏,供中秋之夜祭祖迎新谷。他们称之为“八月节”。侗族人在这个时候让年轻人郊游、聚会,称为“甘平节”。第一天是芦笙会,第二天是二人转。年轻人应该化妆来表达他们对心上人的爱意。傣族人对着空气放了火,然后围坐在一起喝酒,品尝狗肉汤锅,猪肉干,咸蛋和鳝鱼干,笑着看月亮。黎族人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声调节”。届时,各集镇将举行歌舞晚会,各村由一名“调头”(即领队)带领参加。到了姜奇之后,大家互送月饼、香饼、甜饼、花巾、彩扇、马甲,络绎不绝。晚上,他们聚在火堆旁,烤野味,喝米酒,唱大曲,于是未婚的年轻人趁机寻找未来的伴侣。
中秋节和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最早见于苏东坡的一句“小饼如嚼月,内有酥糯”。唐五代只有“把玩月汤”之类的,没有月饼。月饼,作为一种食物的名称,与中秋节赏月联系在一起,最早出现在南宋武林旧事中。从明朝开始,关于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记述就多了起来。《万部杂记》说,每逢中秋,人们做蛋糕互赠,大小不一,称为“月饼”。市场商店里卖的月饼里经常会装满水果,这些水果的名称各不相同。一些月饼的价格高达数百美元。《Xi潮之乐》中还说,8月15日被称为中秋节,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作为礼物,以获得团圆的意义。这一夜,家家户户都举行盛宴赏月,或者带着装着月饼的箱子和酒壶到湖边通宵游玩。西湖的苏堤上,人们三五成群,载歌载舞。和白天一样。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杭州秋夜赏月的盛况。
长期以来,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月饼制作经验,月饼的种类越来越多,工艺也越来越精湛。咸的、甜的、肉的、素的都有异味;光面和蕾丝各有特色。明末彭在《幽州风土志》中写道:“月宫饼作银蟾紫影,一对兔遍地。后悔内内偷药的那一年。我回不去寒冷,待在晏丹也很累。”这表明,这位别出心裁的厨师在月饼上再现了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成为食品艺术图案的形象。清代夫差敦冲《燕京年间》>:也有“月饼遍地,最大者有一尺余长,绘月宫嫁兔之形”的描述。说明古代月饼从内容到形式都已经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