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少年忽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现在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庆祝各种外国节日,使得国内的传统节日逐渐被忽视。如今,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使命。

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存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和未来的中国人,如果不能理解自己的祖先和国家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就会失去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传统节日与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性格的密切关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没有被西化。中秋寄托了游子的乡愁;端午节展示了劳动人民为丰收而耕作的喜悦。清明节表达了亲人对逝者的哀思;新年体现了人们对和平幸福生活的朴素愿望。这些节日背后的意义是任何外国节日都无法替代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倡导保护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从不放假变成了放假一天,电视媒体也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了解和关注度。

在这个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21世纪,我们太过关注西方万圣节的南瓜。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白胡子老人。从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节的艾草,中秋节的月饼。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是本土文化的损失。没有这些文化和传统,我们也会失去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当今社会,我们还是要明白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国的传统和特点往往不适合历史悠久的中国。就像君主立宪制不适用于中国;刀叉不能成为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就像直接的说话方式不能改变中国人的圆滑一样,外国节日也不应该成为中国人的节日。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几千年来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和凝结,再由后人总结和实践而形成的。从各种节日习俗中,后人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先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当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不再被重视,节日的文化内涵逐渐被遗忘,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美誉也将不复存在。

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和推广,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