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几个误区
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时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导致了误解。主要表现在:
(一)陷入空泛的误区,使学生无所适从。问题看似宏大,实则抽象空洞,让学生无所适从,导致提问后的沉默和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二)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使学生厌战。放烟花、玩花拳绣腿是教学中的大忌。有些人为了哗众取宠而表现自己的改革精神,把课堂搞得异常热闹,却不注重实效。这样的课堂提问只能让学生厌烦甚至抗拒,因为无助于加深理解。
(三)陷入肤浅的误区,让学生涉猎其中。这样的问题转瞬即逝,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问与答似乎体现了提问的教学方式。其实这样的提问不仅没有必要,反而是有害的,导致学生不去探究问题的本质,不去尝试。长此以往,他们的思维会萎缩。
(D)陷入单调直白的误区,使学生思维僵化。这些题的相似之处在于过于单调直白,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循序渐进地抛出知识点,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容易使学生思维僵化。
(5)陷入利己主义的误区,剥夺学生逆向思维,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尽量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回答。如果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自己的想法,要么惊呼,要么不予理睬,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
(6)提问和思考的时间太短,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所以老师会让学生回答。
二,课堂提问的新视角
针对以上现象,完善课堂教学管理机制,提高教师驾驭课堂和教材的能力,确实是语文教研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新思路和新做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课堂提问重在本质。
苏联杰出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较高的语言素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标准:课堂提问不仅要科学,还要艺术。那么“精问”就是教师注重科学性和艺术性问题的结合,精心设计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灵活性、挑战性和价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拓展思维范围,提高思维水平。不要提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题”。这些问题太肤浅了。表面上看学生回答问题像水一样,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样,如果问题太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开发区”,学生就会期待“问”而叹息。也不可能达到目的。比如《小杰雨》这一课的中心句就是:我们来自中国,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根据这句话,“我们来自中国,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多少次?差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为什么作者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可以准确把握雨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来的。从而深刻理解作者的意图:那就是要表明玉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我们来自中国,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为核心,循序渐进,不仅使学生“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我们的祖国。”理解全面准确,对课文的思路把握清晰。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得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敏感性。怎样才能“提炼”问题?我认为只有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抓住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课堂提问观,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并巧妙运用,才能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让课堂蓬勃发展!
(二)课堂提问严厉
教师应该设计课堂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的提问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理解和想象水平。《学习之书》说:“一个好的提问者就像攻克一个难题,第一个很容易,然后是程序。”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入点。
首先,肯定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具体课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问。题要难,要有一定的思考量,不能简单地用“是”、“对”,或者“不是”、“错”来回答问题,因为只有问“是”和“不是”,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做题难,需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围绕教学内容,有明确的目的性;第二,要创新开放,给学生自由展示个性的空间,而不是死板;第三,要有一点思考内容。一般课本上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比较少,让学生思考加工后找到更多答案。
其次,要有一定的梯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问题。他们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难度要有所不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比如学习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声音》,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这个中国小孩是谁?2.他发出什么声音?3.这只是中国一个孩子的心声吗?4.通过他的声音你想到了什么?这些题呈现出一定的梯度,1和2题相对容易,3、4题有些难。教师提问时,要注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最后,提问要有一定的广度,“语文学习的延伸等于生活的延伸”,这是大语文的观点,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因此,课堂提问也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展开。要抓住时机拓展学生思维,挖掘学生内部潜力,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谈论课文“新玻璃”时,首先让学生口头描述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玻璃,然后与课文中所写的新玻璃进行比较,找出现有玻璃的缺点。这种方法值得推广。我们应该问一些关于课文学习的广泛问题。总的来说,课堂提问应该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让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更多不同层次的问题,比如区分回答“是”还是“不是”,描述性回答“是什么”还是“怎么样”,分析性回答“为什么”,比较性回答“有何异同”,是回答。只有这样,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施加压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思考,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相互有所收获。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呢?一位老师说得好:“我们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学生能跳起来拿到的位置。”这个比喻形象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获得成果,才能感受到由衷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堂提问重感情
提问既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以达到教学目的,又要注重提问的艺术性和情感性,从而实现趣味教学。所谓兴趣教学,就是激发教与学的兴趣和爱好。目的是让教师有情感教学,让学生有情感学习。
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一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我们知道“言出必行”,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感情的表达。一篇文章就像一扇窗户,通过它我们可以洞察世界。所以,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把这种感觉溶解在你的文字里,感染学生。营造一种情感的传递,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情感的氛围来影响学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善于发现其中隐藏的情感因素。才能做到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认识清楚,如知牛,得心应手,能出能进。比如一个典故,文学常识,小到一个字,一个词的解释。教师要善于思考,挖掘情感因素和趣味因素。不要三言两语敷衍了事。对于一个典故,可以讲一个关于它的故事。学生喜欢故事。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比空话有趣多了。对于文学常识,老师最好用自己的语言来教,而不是用记忆思维去记忆,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像讲故事一样解释,有趣多了。可以纵向或横向思考一些文学常识,不要因为传授知识而拘泥于此。以一个单词为例。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每个汉字都是一个世界。
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轻松愉快地学习。
课堂提问是有效的。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在真实、巧妙、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情境中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说,有效的教学提问是教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控制手段。
有效提问指向更大的阅读空间——激发自主阅读,注重整体把握。本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分别写出了“问鲤鱼——找错乌龟——找对青蛙”的情节。这三段的写法大致相同。三位老师抓住中文对话,设计了以下三个不同的问题:老师A:小蝌蚪看到鲤鱼妈妈问了什么?怎么问?鲤鱼怎么说?上面写了什么?第二个和第三个对话的问题相似,省略。老师乙:同学们,现在你们是蝌蚪了,当你们遇到鲤鱼妈妈的时候,你们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到的?老师C:把对话仔细读三遍,想一想:蝌蚪遇到鲤鱼、乌龟、青蛙有什么不同?你以为这是什么蝌蚪?
第一个问题* * *的设计有四个小问题。前两个问题指向第二句的阅读范围,后两个问题指向第三句的阅读范围。暂且不考虑这些问题的思考价值,阅读空间真的很小,答案一目了然,学生不需要深入阅读。第二题设计的阅读范围是第二段。学生在蝌蚪遇到鲤鱼妈妈时能感受到想念妈妈的感觉,在“打招呼”时能感受到蝌蚪的主动、礼貌或更有感情。第三种题型设计指向更广的阅读范围,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全文,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才能得出结论。
由此,我们认为有效提问需要保持问题的开放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问答。否则,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活力,还会干扰课堂教学,占用学生阅读、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提问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