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春节习俗:起源、传说、诗词、衣食住行等。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称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中国人民中最盛大、最热闹的古老传统节日。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然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汉族,还有满族、蒙古族、瑶族、壮族、白族、高山族、赫哲族、哈尼族、达斡尔族、侗族、黎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过春节。
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殷商始末的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关于这一年也有许多传说。古代的春节被称为“元月节”、“元旦”、“大年初一”。辛亥革命后,农历正月初一被正式命名为春节。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得每年的习俗活动内容极其丰富多彩。其中,祭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有趣的内容,如贴春联、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烧鞭炮、除夕守夜、拜年等,在今天仍然很受欢迎。
中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孟昶写在红木板上的:“新年余庆,甲节长春”。
在红纸上写春联始于明朝。年画起源于唐代的门神。像燃烧鞭炮一样,它们在古代被用来辟邪,但现在它们已经成为一种旨在增加节日气氛的习俗。“福”字是宋代以前粘贴的。人们故意把写在红纸上的“福”字倒贴在门、窗、家具上,意为“福到(伏)”。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习俗,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夜,中国人的后代仍然非常重视与家人一起熬夜,聚在一起喝酒,享受天伦之乐,这是一个习俗。第一声鸡叫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服装。首先,他们为家里的长辈庆祝新年生日,然后他们拜访亲戚朋友,互相祝贺。此时的中国大地,处处闪耀着光芒。从初一到十五,人们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mu/jr0209.htm
吃团圆饭
家家户户的房子全部装扮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家庭主妇们忙着准备一年中最丰盛、最有意义的团圆饭。团圆饭,顾名思义,就是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聚餐,连已故的祖先也不会忘记。所以,做好团圆饭后,家家户户都要先“拜老公”(祭祖)。祭祀祖先时,要将代表祖先的香炉从神龛上取下,放在祭坛上,然后焚香祈祷,请祖先用餐。然后老少依次跪拜,充分展现了潮人的传统美德,谨慎到底,追求远方,一切美德孝顺为先。祭祀结束后,祭祖的食物被重新加热,大厅里摆了一大桌,全家人围了上来。这是每个家庭团聚的美好时刻。不管平时一家人相隔多远,或者平时有多少青春痘,这时候也要谈笑风生,不能说什么伤心的话,也不能吵闹。
晚饭后,家庭主妇们忙着收拾桌子,于是一场大扫除活动开始了。这一次,我们不用太在意清洁,只是为了清洁。不像年底那次,要刷松枝草。然后他在炉子里生了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祀上帝的供品——素食。素菜种类很多,有芋头、红薯、大枣、花生、芋头、红薯等。素菜的所有材料都应该在中午准备好并晾干。炒素菜的时候,火好了就放铁锅,注入大量花生油。当油烧开后,将这些材料与粉浆混合放入锅中,它会在油锅中发出吱吱声和气泡。烹饪时,黄澄澄尤其诱人。这时候如果家里有客人,女主人会奉上一盘刚炒好的素菜,再泡上醇香的工夫茶,让你品尝美味的潮汕小吃。
发压岁钱
发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辈要给晚辈钱,能挣钱的也要给长辈寄钱。钱不能直接送去等一段时间,要装在盈利包里或者红纸包里看。这就是俗称的“压腹压腰”,意思是从年初到年底,口袋里都会装满现实和财富。特别有意思的是,孩子睡觉的时候,他的父母会在他的肚子口袋里放一张大钞票,醒来后再拿回来。
新年快乐,送大橘子
拜年,又称“拜”。初一的凌晨,人们起床穿上新衣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祭奠自己。往往是晚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把期望给晚辈。早饭后,他们每个人都给亲戚朋友拜年。潮汕俗话说“初一初二有拜年之意,初三初四无意拜年。”都说越早拜年,越能看出它的诚意。所以有的人起床后马上去给亲戚朋友拜年,回来后才吃饭。
无论人们带多少礼物,橘子(潮州橘子)都是不可或缺的。橘取其谐音“大吉”,多或少无所谓,但不能是奇数。拜年的人进了亲戚朋友的门,要看着不同的人,说不同的问候语。对老人说一句“新年好”“寿比南山”,他们会龇牙咧嘴。对于有工作的,说“工作顺利”“新的一年进步”,听的人会很愉悦;如果你是商务人士,你听到最多的就是“新年大赚”、“发财利市”;如果孩子在读书,最希望的就是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给他们发这个问候,他们会对你很友好的。落座后,主人会泡著名的潮汕工夫茶招待客人。临走前,主人会在受礼人的礼物中留下两个橘子,然后拿出自己的橘子进行交换,以求给对方带来好运。幽默的人出门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放两个橘子。拜年后,那两个橘子还在他的裤兜里。因此,好心人把年初的拜年称为“换橙运动”。
(指人)回到原籍或原单位
正月初二、初三,出嫁的女儿们回娘家,和丈夫、孩子一起拜年。女儿回娘家,必有一大包饼干糖果,由母亲分发给左邻右舍,如同过年的情景。如果家里有很多女儿,而这些女儿没有在同一天回来,那么我们就必须一次分享一个。礼物挺薄的,就四块饼干。但却体现了浓浓的亲情,真正的“礼轻情意重”,表达了姑娘对乡亲们的思念。女孩子回家,如果家里有外甥,姨妈又要出钱。虽然她在大年初一给了压岁钱,但这一次有了不同的意义。这种习俗被潮汕人称为“吃宵夜”。顾名思义,只是午饭,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自己找诗对联,很简单!
最早的春节:相传我国原始社会有“腊祭”之说。夏朝建立后,这一习俗流传下来。《尔雅》书说春节:“夏为年,商为拜年,周为年”。
最早的除夕:中国农历新年的最后一个晚上被称为“除夕”。“年夜饭”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充军”。据鲁《春秋》记载,在新年的前一天,古人敲鼓驱赶“疫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最早提到“年夜饭”这个名字的,是西晋周初写的《地方风俗》。
最早的春联:据《宋史》记载,在宋灭蜀前一年的除夕(公元964年),后蜀宗师孟锤书写了“过年,长春为贾节”,这是公认的最早的春联。
最早的年画:年画的前身叫门画。最早的年画形式是门神,画神话中的茶和雷宇,一些人在门上画老虎或古代战士。到了宋代就演变成了木刻年画。
最早的贺年卡:早在宋代就出现了赠送贺年卡的习俗。据《行官笔记》记载,南宋人张士南,其家有墨,以贺北宋元佑时期的郑丹。“郑丹”是正月初一的意思,“恭喜郑丹”是印在贺年卡上的“恭喜新年”的意思。
最早的鞭炮:春节燃放鞭炮的习俗始于汉代,当时还没有火药纸。所谓的鞭炮是竹子燃烧时发出的爆裂声。
最早的压岁钱:据古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压岁钱最早出现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嫔妃们在春节的第三天会一起玩一种扔钱的游戏,于是朝廷钱Ku给了她们一些钱。这种风格在当时的宫廷中非常流行。
哪一年?年是谷穗下垂的形象,是丰收的象征。所谓“五谷丰登之年”。
哪一年?年是一个怪物。它一年到头都呆在深海里,只有在除夕夜才爬上岸。它一登陆,到处都是洪水。后来,人们在家门口贴红纸,在院子里烧柴聚火,用菜刀剁菜剁肉,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把年吓回去,逃回海里。所以除夕有对联,挂灯笼,穿新衣,包饺子,包饺子,晚上烧篝火,烧柴火——这就是新年。
那么古人是怎么过年的呢?我们先来听听这首“节日歌曲”—
23天的火炉献祭,
二十四行对联,
25个做豆腐,
二十六年的割肉生涯,
…………
初二磕头,
初三初四打球,
第五天和第六天跳猴子,
…………
“过年了,又忙了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着过“年”,直到宵远过了,这一年也就过去了。那我们就追溯到古人的“年步”,先来拜灶——
灶神是元旦祭拜的神中最暴露的一个。祭灶的习俗由来已久,是先民对火和灶的感激和崇敬的表达。相传黄帝、颜地和祝融都是灶神。人气灶神张姓榜单长得像美女。他有一个叫“庆忌”的妻子,六个叫“查奇”的女儿和几名士兵。除了掌管火之外,他也要检视世人的作为,并向神报告。人们还用酒糟、麦芽糖、粘饼等“贿赂”灶神。,同时,他们喃喃地祈祷,恳求他在天堂说话。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但时间是腊月二十四,祭祀的食物简化为“灶糖灶饼”。但如果你留心的话,你一定会听到奶奶和妈妈在对灶王爷说:天道好说话,不要说坏话...
除了鞭炮声,春风也给屠苏带来了温暖。
成千上万的家庭总是用新桃子换旧桃子。
——王安石
鞭炮原本是巫术的工具,用来驱赶妖魔鬼怪。原来的鞭炮不像现在的鞭炮,是真的竹子,就是烧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吓鬼。屠苏是屠苏酒,意思是杀鬼气,唤醒人的灵魂。据说在一月的早晨喝这种酒可以让你一年不生病,然后你在春节期间喝的酒将被统称为“屠苏酒”。
符涛,又名“陶板”,是春联的前身。古人认为桃木为五树之精,可制百鬼。所以从汉代开始,桃木就被作为辟邪的工具,如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符涛变成春联据说是由于五代以后蜀国的大师孟昶。纸质春联仅在明清时期盛行。今天的春联意在渲染新年的气氛,祝愿好运。它们已经失去了老春联的带动作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我写了对联,然后就该准备过年的食物了。新年有很多食物,比如年糕、年夜饭和饺子。还有巫术气息浓厚的饮食,如桃汤、柏酒、椒酒、五香菜等。桃汤是用桃子熬的汤,白酒是用柏叶泡的酒,窖酒是用花椒籽泡的酒。古人在正月初一喝,意为辟邪祈福。五香板是用葱、姜等五种辛辣食物制成的,也叫春板。据说能除邪,能除瘟疫,能开窍五脏,也有祝贺新生的意思。
酒店里的冷光一个人呆着不睡,客心转悲。
故乡今夜思千里,又是明朝一年。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很难有一个团圆的心结。就算人在天涯,也要回家过年吃年夜饭,过年夜饭。除夕夜的家,是一个特别温馨甜蜜的空间。历史上,即使是监狱里的犯人,也有被释放出来重聚的。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开始了“团年”和“守岁”的过程。首先是“团圆饭”,之后全家人会坐在一起看新年。
这时候晚辈向父母敬礼辞职,老人们要分压岁钱。压岁钱又称“压岁钱”、“压岁钱”、“压岁钱”,最初是用来驱邪避邪、帮助孩子过年的,但后人用它来表示亲情和爱情。团圆饭后,我们还会吃“夜宵”,全家人一起吃小吃,或欢笑玩耍,或谈天说地,等待天亮。这就是守岁。此外,除夕夜还有听镜、养蚕、卖痴呆、做灰堆等习俗,以此来预测一年的吉凶,祈求新的一年里孩子有智慧,万事如意。
“农村过年,从腊月到正月上半月,锣鼓声持续了一个半月。声音单调,却触动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就在那时,...我发现迎春花开了。”
是的,迎春花开了,新的一年来了!
古人将新整风的前八天分别与六种动物、人、谷相提并论。正月初一是鸡年,是吉日。古人用鸡辟邪,方法是杀鸡或者贴在门上。自元旦以来,人们一直忙于庆祝新年。汉代流行拜年,正月初一大臣进宫祭拜,君臣同乐。到了明清时期,官方的拜年发展成了一种空洞的礼仪,往往是“望门而刺”,不管你知不知道。有诗为证:
我不想见面,但我想谈谈,著名的论文都是我们。
我也跟人扔几张纸,世界太简单不太空虚。
在民间信仰中,初一至初四是新年的狂欢日,直到初五才恢复正常生活。初五又叫“破初五”,这一天的习俗活动是“送穷”,但对于商家来说,商家在初五开门营业。第一个月的活动直到15日才逐渐平静下来...
春联起源于符涛。“符涛”是一个长方形的红木板,悬挂在门的两侧,在周代。据《后汉书·礼仪》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写有“申屠”、“雷宇”等字样。"正月初一,为这户人家做了一个桃符,取名仙木,所有的鬼都怕它。"所以清代的《燕京食隋记》说:“春联,即符涛也。”
五代时,西蜀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写对联。据《宋史》和《蜀国世家》记载,后蜀主孟昶命学士张勋在红木板上题诗一首,曰:“非事,故假意作诗一首:‘新春,长庆节’”。这是中国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被称为“符涛”。王安石的诗里有一句“千户最狭,新桃总换旧桃”。到了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称为“春贴”。
到了明代,符涛改名为“春联”。明代陈在《毛云楼杂画》中写道:“春联的创制始于。帝都金陵在除夕夜前突然颁布法令:公职人员、士子之家门口必须加贴春联。“朱元璋不仅微服出城亲自看笑场,还亲自写春联。他路过一户人家,看到门上还没贴春联。他去问,知道这是阉猪,还没有请人给他写。朱元璋专门为被阉割的猪侠写春联,上面写着“双手劈开生死之路,一刀斩断是非之根”。相关性和幽默。经过明太祖的倡导,春联从此成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