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七个传统节日

中国的七个传统节日:

与全世界共庆春节——中华民族的第一个节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是寒冷冬天的结束,当春天的太阳萌芽时,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腊祭。据说最初是神农时代“祭鬼神”、“集万物以乐”的年终祭祀习俗。感谢诸神,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丰收。过年的习俗萌芽于先秦,定型于汉代。唐代以后逐渐从祭祀神灵转向娱乐百姓,明清开始转型,礼仪娱乐性加强。因为正月初一离春节很近,所以叫春节。春节期间,全家人聚在一起,除夕夜彻夜不眠,当钟声敲响零点时,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老年人给年轻人“压岁钱”;屋内外贴门神、对联、年画、福字;初一早上出门,互相拜祭,送礼;北方人喜欢吃饺子,南方人吃元宵和年糕。

火树银花不眠——农历正月十五元宵。元宵的意思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称为“上元节”。元宵节起源于汉代,和宗教文化有很大关系。元宵节点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要素”理论。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十月十五是夏媛节。掌管三大元素的三座房子分别是天、地、人,所以元宵节是欢乐的。“灯谜”又称“大灯谜”,最早出现在宋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在许多地方,节日期间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船、跳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另外,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吃元宵。

寒食东风柳——清明阳历四月五。清明节是唯一有节气和节日的民间节日,主要指自然节气,后来成为祭祖的重要节日。唐宋以后才真正成为民间节日。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重点。后来从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变为春游,荡秋千、放风筝也成为娱乐节目。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有吃寒食的习俗。

艾福普酒话起——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作为农历五月初五的节日名称,它始于魏晋,关于它的起源有许多说法,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纪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是端午节的习俗。但楚人不忍圣人屈原之死,于是多人划船追赶救援。当他们赶到洞庭湖时,已经没有了踪迹,这就是龙舟比赛的起源,然后他们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来纪念它。把煮好的糯米或蒸熟的年糕扔到河里祭祀屈原,所以糯米被扔在竹筒里,怕被鱼吃掉。后来,竹筒逐渐被猪鬃包裹的大米所取代。挂艾叶、菖蒲,插在门楣上,有驱邪除鬼的神奇功效。

每年乞求人间巧思——农历七月初七,七夕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有些人也称它为“乔乔节”或“女儿节”,七夕乔乔,起源于汉代。中国的情人节总是和牛郎织女的传说联系在一起。穿针是七夕中小女生的节目之一,相传汉代就已流行。七夕坐着看牛郎织女是一种民俗。相传,每年的这个晚上,就是织女和牛郎在鹊桥相会的时候。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聪明的仙女。在这一夜,普通女人向她祈求智慧和娴熟的技巧,她们也向她祈求幸福的婚姻。因此,七月的第七天也被称为乞讨节。适当的水果是节日里最有名的食物。

从八月到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尤其明亮。中国的中秋节是在古代秋分和月神崇拜的基础上发展变化的,最后固定在每年的8月15日。古代有“秋暮月明”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直到唐初才成为固定节日,盛行于宋代,明清时与元旦齐名。在中秋节前夕,人们尽力与家人团聚,所以它也被称为“团圆节”。主要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中秋节的传说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

赏酒赏菊比思念亲人多一倍——农历九月初九重阳。重阳之愿,在于易经。那一天再登高的古老民俗,所以重阳节也叫“登高节”,正式确立是在唐代。重阳节的习俗包括旅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山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现在中国已经把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