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课堂气氛的几种方法
学生能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非常必要的,它决定了整堂课的效果。本文介绍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三种方法:情绪感染法、兴趣培养法和寓教于乐法。关键词:课堂气氛法1。情绪传染法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合作很重要,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老师。老师和学生面对面。如果老师本身情绪低落,昏昏欲睡,刻板呆板,不理会学生的反应,为了完成任务就机械地说话。可想而知,学生难免会受到老师的感染,自然也就没有听课的心情,注意力也就难以集中,思想也可能会冷清,课堂效果自然也就不好了。所以,无论生活中的问题有多大,只要走上讲台,老师都要保持饱满的情绪和精力。王小平在《教师的语言艺术》一书中指出,“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表现出对一项活动的信心和热爱,用这种信心和热爱去影响学生。”如果老师总是在课堂上表现出对工作和课程的热爱,这种热情肯定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充满情感,表现出自己喜欢教这门课,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时刻微笑着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老师无私的热情,慈祥的眼神,慈祥的笑容,就有一种学习的冲动。二、兴趣培养法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促进能力发展的动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老师把兴趣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从仓库里得到属于自己的宝贝。想要调动课堂气氛,首先要让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而来。钱梦龙老师曾经说过:“兴趣是认识主体在认识客体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倾向。这种情感倾向往往表现为一种‘兴奋’,促使人们积极参与到认识某种东西的活动中来。”这种自发而强烈的“兴奋”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都看到,有些孩子因为兴趣可以全天候玩电子游戏,可见兴趣的作用有多大。如果把这种玩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又何必担心学习不好呢?为什么要担心课堂气氛不好?因此,教师应该抓住课堂上的每一个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有一种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学习动机,并保持下去。具体做法是,充满信心地鼓励学生,不轻易批评学生,不嘲笑学生,让学生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学得更好。只要学生有自信,就会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经常用鼓励的话对学生说:“你能行的。”尽量避免大声喊叫。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又能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三,没有人愿意听寓教于乐的枯燥讲解,所以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比如在课堂上讲一些与讲课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和幽默,可以大大减少课堂上打瞌睡的现象。有时候适当设置疑点和提问,也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达到调节课堂气氛的目的。爱因斯坦说:“教育应该让学生得到有价值的礼物,而不是难以承受的任务。”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到这一点,那么我认为课堂气氛会达到最高境界,这应该是每一个老师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