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区别及关系演变

寒食节,又称“无烟节”、“寒食节”、“百日节”,在农历冬季至日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一两天举行。当一天的第一天是节日时,禁止吸烟,只吃冷食。时间上接近清明节,受其影响,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登高、荡秋千、蹴鞠、勾蛋、斗蛋等习俗。寒食节延续了2000多年,被称为最大的民间节日。

寒食节与古代人对自然的认识有关。在中国,冷餐后的新火重生是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它揭示了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活和新循环的开始。后来有了“感恩”意识,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恩。寒食忌食寒食墓,清明带新火出游。

清明节和寒食节的作用不同。

清明节到来之际,寒食节随之而来。现在有人把寒食和清明混为一谈,其实是不对的。因为一个是农耕节气,一个是民俗节日,不是一回事。清明节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公历4月4日和5日左右。寒食节是一个民间节日,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大臣介之推宁在山西介休的绵山上被烧死,不肯下去受封的故事。一个是农耕节气,一个是典故和民俗,这是两回事;但这两个节日相隔一两天,甚至重合在一天,所以有清明、寒食之说,也叫清明。

清明节和寒食节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唐代以前,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两个连续的不同主题的节日。前者哀悼过去,后者寻求新生。一阴一阳,一口气终身,两者关系密切。禁火生火,祭祀死者是为了保命。这就是寒食和清明的内在文化联系。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朝廷通过法令将清明节前的寒食节扫墓的民俗固定下来。因为寒食和清明在时间上联系紧密,寒食节的习俗很早就和清明联系在一起,扫墓也从寒食推迟到清明。

清明与寒食关系的演变

一个是不相关阶段。隋唐以前,“清明节”仅指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用以区分季节交替和农耕作业。寒食节的主要项目是家家禁止吃冷食,时间是在寒冬时节。

二是相互交融的阶段。隋唐五代时,寒食节的时间定在冬季至日后的“150”日,正好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并增加了“寒食节上坟,渐成风俗,宜一同上坟祭礼”的内容。

第三,清明节逐渐取代了寒食节的舞台。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寒食节的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所取代。到了清代,寒食节的一些流行项目不再流行,而民间扫墓、官坛、皇陵成为节日的主要活动。这一时期,虽然在一些文献、地方志、文人著作中不时出现“寒食”的名称,但“清明”的称谓成为主流。清明节是借用寒食节的节日而产生的,它离清明节只有一两天,所以自然被后者借用。这种借用的文化基础是人们对年节的习惯性心理,这种心理是代代相传、日积月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