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节气容易发烧?
有气象专家提醒,“立春”季节与春季的气候有很大不同,人们外出应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倒春寒”引发疾病发作。节气方面,虽然是立春节气,但是气温还没有回暖,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很容易着凉感冒,尤其是肾病患者,否则感冒容易导致肾病的发作。
北医联科中医科肾病医院中医专家张振忠表示,低温或冷暖交替是对肾病患者身体状况的考验,因为感冒等疾病会使病情恶化。尤其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患有感冒等流行性疾病,很容易导致病情复发甚至恶化。
立春后,天气会逐渐转暖,穿的衣服会减少,由厚到薄。你会突然脱下手套帽子围巾,很容易感冒。而寒冷是诱发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俗话说:“立春之后,冻人不冻水”,地面上来的冷空气会从脚底入侵。再加上大风,看起来天气暖和了,但还是不是减衣服的时候。所以,肾病患者,即使是一些体质较弱的健康人,也要做好“春捂”,乍暖还寒,不能放松。
“春捂秋冻不会生杂病”是一句保健防病的谚语,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脱棉衣,秋天一见冷也不要穿太多。适当盖一点或者冻一点,对他们的身体有好处。人的体温总是比较恒定的,一般在37摄氏度左右。如果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损害人体的生理功能。
春季哪些因素会诱发肾脏疾病?
春天不同于任何其他季节。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乍暖还寒的春天,也是肾脏疾病容易复发和加重的季节。这是因为早晚温差比较大,呼吸道传染病极易流行和高发。感冒、流感、扁桃体炎、气管和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与各种肾脏疾病密切相关。
例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多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有关,IgA肾病突然出现肉眼血尿通常发生在感冒发烧后72小时内,慢性肾炎综合征中反复发作的肾病综合征或尿蛋白升高往往更容易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肌酐明显升高也与感冒等感染有关,尿毒症心力衰竭突然加重多与肺部感染有关,等等。这些复发或加重的肾病更可能发生在春季。
哪些因素与肾病的病因有关?
1,遗传因素。因为有些肾病的发生与遗传密切相关,如多囊肾、阿尔波特综合征等,都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因素,甚至遗传只是起到了催化作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在临床上与糖尿病密切相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也与遗传密切相关。
2.吸毒。很多人在春天和冬天容易感冒发烧。大多数人都不想去医院就医,而是去最近的药店买药。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药理知识,经常出现药物滥用的情况。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过量使用都会给肾脏带来一定的毒性,比如中药的雷公藤,西药的非甾体抗炎药等。滥用药物只会让肾功能一点一点耗尽,从而导致肾病的发生。还有一些肾病患者擅自服用感冒退烧药等肾毒性药物,导致病情进展迅速,出现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
3.生活方式。不良行为还可能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如:憋尿、长时间不喝水、不注意卫生、有礼貌、体温不凉等。这些小细节与肾病的发生无关。其实憋尿、长期不喝水、不卫生的习惯都容易引起肾盂肾炎。但是,长期不喝水很可能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长期受风寒侵袭,容易导致感冒咳嗽,再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咳嗽,就会引起急性肾炎。
4.自身疾病。有些疾病似乎与肾病无关。其实大部分都是有关联的,比如乙肝,感冒咳嗽,丹毒,脓疱疮,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等。这些都是导致肾病的原因。但很多人在患病前不了解、不做预防措施,往往因病情进展导致肾脏疾病发生后才去就诊。
5、自身身体因素。其实肾病跟肥胖和体质类型有关。如果你超重,你很容易患肥胖相关性肾病。比如寒湿体质的人,长期消化系统功能差,也容易引发肾脏疾病。
6.饮食习惯。吃得太咸、暴饮暴食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从而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盐过量容易导致高血压,损害血管,影响肾脏血流,从而诱发肾病。过多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容易导致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导致血液黏稠,废物增加,血流减慢,影响肾脏排泄功能,加重肾脏负担,从而诱发肾病。
要预防肾病,就要保阳,从养肝开始。
立春节气过后,春天渐渐来临,万物开始发芽。“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节气也是健康养生的重要节点。节气要符合自然季节,遵循自然规律。
在传统五行学说中,春属木,而在中医理论中,肝属木,具有生长、生发、调节的特点。因此,在立春时节,养肝护阳是重点之一,而立春有四点:
1,保暖,上厚下薄护阳。俗话说“春捂秋冻”。初春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仍然比较寒冷。要想保护好身体的阳气,首先要注意保暖。“春天不要脱衣服,秋天不要戴帽子”主要是指春天不要匆忙脱下棉衣,还是要注意保暖。立春时节,阳气渐盛,但阴气仍冷,这是阴退阳、寒转热的转折点。在这个阶段,人对寒邪的抵抗力不是最好的,但会有所减弱。如果这个时候衣服减得太快,被寒邪入侵的几率会更高。所以,保养好自己的阳气,适度增减衣服,做好“春捂”。
因为风邪可以通过人体表面的毛孔打开,进入人体,特别是攻击人体阳气聚集的部位,如背部、头部、上肢等。如果风邪侵入人体表面,可引起荨麻疹、皮疹、皮肤瘙痒。侵头会使人头痛,整天昏昏欲睡;侵犯关节可引起关节痛;侵犯肌肉会引起肌肉疼痛。所以保暖防寒很重要。
立春防寒保暖,在穿着上应“下厚上薄”,更有利于春阳的生长,下半身的温暖,全身阳气的保护,正如《老老恒言》中所说:“春寒不冻,下半身过暖,上半身稍减,则阳气上升。”
2、饮食少酸少甜,保养肝脏。中医理论认为,酸敛为入肝经之味,但酸食过多,不利于阳气的生长和肝气的释放。所以在饮食调理方面,少吃酸性或酸味的食物,可以适量增加一些甜味的东西。比如,虽然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但实际上,立春节气后,生萝卜味甘性凉,熟食味甘性平。适量多吃一点萝卜,不仅有助于保养肝气,还有理气化痰止咳的作用,可以改善春困。韭菜也是辛辣温发,补肾益肝的好食物。经常吃韭菜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长和畅通。
在立春时节的饮食中,还可以吃一些养肝护肝、疏肝理气的食物和药材,如白芍、枸杞、红枣、花生等。,而大枣和山药有补脾的作用,煮粥的时候加一点。
3、情绪调节,顺应节气,避免生气和烦恼。春天,很多人特别容易“上火”,不仅表现为身体咽痛、目赤、眼热,还表现为易怒、发脾气。这是春季养生的大忌。在中医理论中,保养肝脏,保持心情愉快是非常重要的。立春保健要特别注意避免暴怒和抑郁。春季阳气旺盛,这本身就容易出现肝火亢奋、情绪激动、乱发脾气等。调控好情绪,避免坏情绪对肝脏健康的影响,是立春保健的重点之一。
首先要学会保持平和的心态,少受不必要的外物影响,学会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学会多与外界交流,多参加社会活动,亲近自然,加强锻炼,这样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情和情绪。烦躁、愤怒、抑郁、焦虑的情绪控制好了,肝肾自然就能保养好。
4、合理起居,晚睡早起。《黄帝内经》说,春三月,谓陈之生,天下生,万物荣,夜卧早起,是春天的反应,也是养生之道。有一句民间谚语:“初春下雨,早起晚睡。”立春后,日照时间开始变得越来越长,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大自然适当调整我们的日常生活。早睡晚起更有利于调理气血,使气血舒展顺畅,有利于阳气的生长。
5.医疗保健。(1)经常梳头可以疏通血管,改善头部血液循环,滋养头发,防止脱发,保持眼睛睁开,有助于降低血压。还能提神醒脑,缓解疲劳。还能保持大脑清醒,防止大脑老化,延缓衰老。
(2)做操。从立春到春分,人体的经络之气分别分为肝、胆、脾、胃。如果脏腑有旧疾,春季可能复发。不过可以经常做练习:A、用一只脚轻轻踮起脚尖前或后,然后用一只脚轻轻跟着地面走,用一只脚做几次,再用另一只脚做几分钟,就感觉舒服了。b、双脚打开,与肩同宽,脚尖微微向外,以感觉舒适为原则,右手向上,放在耳边,掌心向上,右肩微微向前或向后运动,感受热气从右肋冲出的程度,如果不是这种感觉,可以做同样的动作,几秒钟后右手放松下垂,如此反复几次以上动作,然后换左手。
(3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