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二十四节气确定的具体朝代或时间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可以用土规(在平面上竖起一根杆子)测量正午日影的长度,来确定冬季至日、夏季至日、春分、秋分四个节气。1年,土归的影子中午最短的一天是夏季的至日,最长的一天是冬季的至日,影子长度是春分或秋分。到了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的完整概念已经形成。

古代将1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前者是节气,后者是中气。后人统称节气、中气为节气。

从24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长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用来反映季节。春分、秋分、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是从天文角度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立春、长夏、立秋和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小暑、大暑、酷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了气温的变化。雨、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的是降水现象,表示降雨和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初霜这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结的现象,但实质上反映的是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水汽凝结。气温持续下降,不仅增加了凝结,而且越来越冷。当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水蒸气凝结成霜。

小满和芒籽反映相关作物的成熟和收获;惊吓和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蛰刺,预示着春天随着天空早雷和地下蛰虫的恢复而回归。

一、二十四节气的形成

在古代,人们注意到不同季节正午太阳的位置在仰角上是不同的。

人们在地上竖起一根竹竿。根据全年的观测结果,似乎竹竿的影子夏季较短,冬季较长。很明显,随着季节的变化,阳光造成的竹竿影子的长度也会随之变化。

因此,中午影子最短的一天是夏季的至日,也称为北至日或长至日,影子最长的一天是冬季的至日,也称为南至日或短至日。

大约在殷商时期,人们已经知道用杆子测量影子来确定季节。另外,在春秋两季,发现有一天昼夜相等,于是把这两天定为春分和秋分。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曾提到在对分时进行观察。平分以后,虽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安排,但是一年中气候变化很大,平分和平分之间的时间很长,必然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的实际需要,于是陆续制定了一些节气。

想必必须先加上四季的开始,即立春、长夏、立秋、立冬,合称为四立,四立和两半称为“开合”,也称八段。

随着农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节气来指导农事。到了秦代,立春、雨水、长夏、小暑、立秋、处暑、白露、初霜等名称已被收入《鲁春秋》。

到了汉代,由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书中的天文训篇中,二十四节气是完整的,而且名称和现在一模一样,所以可以断定,二十四节气在汉代是完整的。

二、节气的含义和命名

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是斜着运行的,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平面是23?五度角。

因此,在地球的某个区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接收到的太阳光量因直射或斜射而不同。当太阳直射时,该地区接收到更多的光和热,气候将是炎热的。当太阳倾斜时,该地区接收的光和热较少,气候会寒冷。

二十四节气简单来说就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点,就像轨道上的里程标志一样。节气到了,会有什么样的气候,反映了一年中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

由于秦汉时期的田地大多在中原附近,即位于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除了四立八节表示季节变化和四季划分外,都是根据本地区气候的变化和耕种播种的农时来命名的,与农业生产结合得相当紧密。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是立春、雨、蛰、春分、清明、谷雨、长夏、小满、芒种、夏至日、小暑、立秋、初暑、白露、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至日、小寒、大寒。

为了记住24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人们从每个节气名称中取出一个或两个词,以形成一个歌曲公式。

还有就是因为阳历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变化不大,有人把阳历二十四节气的日期编为“上半年每周六、二十一,下半年每八月、二十三,前后只有一两天。例如,在1988年,立春是在2月4日,夏季至日是在6月22日,立秋是在8月8日,冬季至日是在12月22日。如果你记住了上面的歌和公式,你就能知道节气的名称和阳历中的大概日期。

二十四节气根据含义可以分为四类。

寒暑变化是:立春、春分;漫长的夏天,夏日的至日;立秋,秋分;立冬了,冬天的至日。

气温变化的标志有:小暑、大暑、酷暑、小寒、严寒。

降雨体现为雨、谷雨、白露、寒露、初霜、小雪、大雪。

农事活动有:景哲、清明、小满、芒种。

由于地球运动速度不均匀,绕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移动速度较慢等因素,日期往往相差一两天。

节气的计算

古代计算二十四节气时间的方法是将当年冬季至日到次年冬季至日的时间分成12等份,每等份称为中气,再将两个中气的长度分成等份,其点数称为节气,十二个中气加十二个节气,俗称二十四节气。

将一年分成二十四等份得到的节气称为平节气,但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并不是恒定的,将回归年分成二十四等份得到的平节气日期并不能反映地球在轨道上的真实位置。

所以从清初(公元1645年)的宪历开始,节气时间的计算由平节气改为固定节气。所谓节气是从春分开始设定的,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每15度设定一个节气,360度一周有24个节气。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节气日期能更好地代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反映当时的气候情况。

四个或二十四个节气的个别代表的意义

24个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反映了季节的变化、气候的变化、物候特征和作物的生长情况,因此它有自己单独的意义,如下所述:

立春:春天开始了,立春意味着开始,春天是愚蠢的,意味着万物开始活跃起来。

雨:春天来到人间,雨水开始增多,春雨不断。

蛰:昆虫冬眠或躲藏不动,称为蛰。春雷将唤醒地下蛰伏冬眠的昆虫,发掘活动开始。

春分:春天过半,阳光直射赤道。这一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地球的北半球和南半球接收的光线相等,昼夜长短也相等。在古代,它被称为春分,秋天分为白天和夜晚。

清明:天气越来越暖和,春暖花开,草木开始发芽茂盛,大地一片清明美好。

谷雨:雨生百粒。此时农民刚刚春耕完毕,地里的秧苗需要大量的雨水。及时充足的雨水能使谷物茁壮成长。但是这个时候的气候是晴多雨少,忽冷忽热,这是最不可预测的。

长夏:自初夏以来,气候温暖,万物生长迅速。

小满:饱满是指籽粒饱满,水稻、小麦等夏季作物即将结果,等待成熟,但尚未饱满。

穗籽: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结果成穗。此时,也是秋季播种作物的适宜季节。

夏天至日:炎热的夏天真的来了。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受光最多,白天最长,黑夜最短。中午太阳的仰角是一年中最高的,所以一年中的日影是最短的。夏季至日过后,白天逐渐变短,夜晚逐渐变长。

微暑:暑即热。这个时候,天气越来越热,但还不够热。虽然北半球在夏季至日期间受阳光照射的时间最长,但来自太阳的热量必须首先温暖地面和大气,然后才能储存在大气中,所以天气从夏季至日开始慢慢升温,夏季至日后热量会逐渐上升到极致。

酷暑:气候极热,达到顶峰。

立秋:从立秋开始,气温将由热转冷,凉爽舒适的秋天即将到来。

酷暑:表示酷暑到此结束,但有时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也和酷暑一样炎热,也算是夏天的回归。

白露:天气转冷了。到了晚上,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与地面上被辐射迅速冷却的物体接触,于是其中一部分凝结成水滴,附着在地面的花草树叶上。这些透明闪闪的水滴被称为白露。

秋分:秋天过了一半,就像春分一样。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上的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

寒露:此时已是深秋,天气渐冷。你早晚接触到的雾和露,感觉凉飕飕的,草木就会枯萎。

初霜:天气变冷了。当地面上的物体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或零摄氏度以下时,接触到的水蒸气直接结霜附着在上面。

立冬:冬天开始又结束,庄稼已经收割储藏,耕作已经完成。

小雪:气候寒冷。此时,当空气中的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凝结成结晶固体,从空中落下来,这叫降雪,但降雪量不多也不大。

大雪:更冷了,大雪,地上有雪。

冬季至日:冬季到来时,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接收的光线最少,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中午是一年中太阳仰角最低,影子最长的时候。

小寒:天气挺冷的。虽然已经进入严冬,但还没到最冷的时候。

大寒:天气极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

秦汉制定二十四节气时,就反映了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化以及气候与农作物的关系。但经过各个朝代的管理,现在的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距离约3000公里。不仅各地的气候不同,各地的作物种类、生态、农时也不一样,所以二十四节气的字面意思并不是到处都适用的。

但由于一年四季每个地方的气候变化几乎是固定的,各地的农民根据长期经验的积累,知道那个地方会出现什么样的气候,所以他们沿用节气的名称,但不局限于节气的字面意思,总结不同节气到来时会发生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日常生活和进行农事,所以二十四节气仍被普通农民经常使用。

受访者:雄师天下-书生二级11-16 14:11。

-

二十四节气源于《太初历》所附的二十四节气,创制于汉武帝元年(前104)。二十四节气在太初历中有完整的规定,每个节气大约十五天。事实上,它是一种二十四节气日历。它在我国传统历法中具有真正的实用价值,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