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环境创造的教育作用
新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要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儿童的发展。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对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环境是儿童最好、最天然的启蒙老师;可以激发和鼓励孩子的情绪,形成积极主动的行为;适宜的环境能吸引孩子探索、思考、参与实践,从而开启智慧之门;还能引导孩子在自然独立的状态下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古代教育家颜之推认为,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孩子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潜在行为是适应性,环境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环境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门“隐性课程”,在开发儿童智力、促进儿童个性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正是因为环境是孩子的日常接触,孩子的身心发展、社会性发展、个性发展都受到它的影响。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教育作用,成为我们幼儿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就我园环境营造现状而言,尤其是墙面装饰和墙角布置,存在教师手脑、儿童手脑、教师想象图、儿童想象图、定图、变图等诸多问题。因为
这种环境创设是基于教师的想法和意愿,不考虑儿童的兴趣、需求和现有的发展水平,只起到美化的作用,因此环境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价值。有鉴于此,我认为要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就必须全面透彻地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引导幼儿以科学的方式与环境材料互动。准备和使用一定的材料,按照科学的原则创设幼儿园环境,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一、营造引发幼儿活动的环境,让幼儿在有趣的环境中学会探索。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对几乎任何动态环境都感兴趣。他们总是喜欢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认识环境,并参与其中。所以幼儿园的环境应该是触发孩子活动的环境。比如在区域活动的各个角落张贴各种标志,可以引起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张贴建筑物、道路、房屋等图片。在结构建筑区,用完整的积木,可以激发孩子的建造欲望。孩子更容易产生探索环境中可操作的、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改变的或者处于半成品状态的事物的欲望。因此,教师应该为孩子提供可操作的、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比如在活动室里,安排一个剪贴角和一个小制作角,让孩子用碎布、树叶、旧饮料瓶、贝壳等废料进行剪裁。
粘贴、绘制、拼写、打印等。孩子边玩边做,自由创造,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让孩子参与活动室和活动区的布置。
环境是潜在的老师,一个合适的、有趣的环境更容易吸引小班的孩子去操作和探索。所以在所有的地方,我都注重营造一个有趣的环境。比如角落环境,我充分发挥儿童玩具柜、桌面、柜子的功能,提供各种来自儿童生活的有趣素材,鼓励儿童积极探索。在感官训练区,各种常见的干果装在瓶子里给孩子看和听,各种香料让孩子闻和认,百宝箱里的神秘礼物让孩子渴望触摸和猜测;在计算区,鞋袜搭配,图形拼贴,数字火车等。将分类、计数和图形判别巧妙地结合起来;在美术区,将印染画、棉签画、蜡笔、手工艺品、泥瓦匠的制作与班级主题活动挂钩,让孩子们大胆探索、比较、尝试。
第二,站在孩子的角度,从孩子的角度创造环境,提供物质资料。
儿童乐于玩耍和操纵物体,他们的认知能力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否是感性的、具体的、生动的,他们往往需要物体和动作的帮助。因此,可以说物质环境是中介和
大桥。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将儿童期望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包含在物质环境中,让儿童在与环境的不断互动中获得最基本的知识和经验。墙面布置平面图、立体平面图和实物的结合,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认识事物中的直观作用,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快乐、自主的心情中掌握所学知识。比如幼儿园的墙面布置,老师可以结合教育目标。老师和孩子们用废牛皮纸、麦秸、瓜子皮、玉米秸等。,并经过剪切、粘贴、上色、拼读,形成一幅美丽秋天的主题图。各班的墙面布置一改以往老师剪、贴、画等装饰的做法,而是使用师生捡来的树皮、树叶、松果等。大家一起动手,一棵硕果累累的果树被“搬”到了活动室的墙上。不仅形象生动,美化了活动室,还变废为宝。也为孩子在操作过程中动手动脑提供了机会。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在这里得到了升华,同时也满足了孩子们感受和了解秋天,亲身体验秋天特色的愿望。
为了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我们还注重儿童参与环境创造过程的体验。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儿童和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发挥儿童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所以,现在的幼儿园要注意给孩子提供获得新知识、新经验、锻炼动手能力的绝佳机会,也要让孩子对自己动手、用脑安排的环境感到亲切和满足。老师不应该把重点放在“我想怎么装修,我想怎么创作”上,而应该放在“我怎么启发,
引导支持孩子参与,孩子怎么参与,我能提供什么条件。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系统地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收集和准备资料、整理、操作和管理的过程。
第三,充分认识环境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目前一些老师在布置环境、准备投放材料时,并没有真正从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出发考虑问题,而是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和臆测,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很少考虑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传递以达到教育目的,因此无法有效地引导孩子向更高层次发展,环境的教育价值无法体现。
为了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儿童的发展,引导儿童与环境的互动,我们必须了解每项活动和每份材料的教育价值。例如,积木是幼儿园最常见的材料,孩子们可以在结构化的游戏区接触到它们。儿童可以通过观察获得积木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知识;利用积木进行操作,可以发展孩子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认识各种几何形状,培养孩子初步的艺术造型能力和完善能力,实际理解重心、平衡等物理概念。再比如自然角落的花盆里的土。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感性活动,让他们知道土壤中有水、空气、腐殖质等成分,初步了解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