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是用来测量什么的?
日晷的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是指古代人类使用的一种利用太阳的影子来测量时间的计时仪器,也称日晷。
日晷有两层意思,一般指第二层意思。
(1)太阳是指太阳,日晷是指影子,日晷是指太阳的影子。
(2)利用太阳投射的阴影来确定时间的装置,也称为日像仪。
日晷通常由铜指针和石圆盘组成。铜指针称为指针,垂直穿过圆盘中心,在标准表中起中性杆的作用。因此,针也叫手表;被称为瓦面的石盘放在一个石台上,石台南高北低,使瓦面与天球赤道平行,使瓦针上端指向北天极,下端指向南天极。
棺材两边都有鳞片。分子有十二个时辰,丑、阴、卯、辰、巳、午、卫、申、酉、戌、亥,每个时辰均分为始时和正时,正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大多数日晷显示的是表观太阳时,其中一些日晷的设计已经改变,以显示标准时间或夏令时。
人类使用日晷的历史非常久远。古巴比伦在古代6000年前就开始使用,中国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
日晷不仅可以显示一天中的时间,还可以显示节气和月份。当然,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它体积庞大,在没有阳光的时候无法使用,比如阴天和阴夜。
这项发明已经被人类使用了几千年。直到1270年,意大利和德国才出现了早期的机械钟,而在中国,直到1601年,明朝万历皇帝才得到了两只外国编钟。清代虽然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但都是皇宫用的,普通百姓还是看着天亮。
日晷的工作原理
白天,被太阳照亮的物体投下的阴影不断变化:
首先是影子的长度在变化。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中午过后又变长。
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变。北回归线以北,早上的影子在西边,中午的影子在北边,晚上的影子在东边。原则上可以根据影子的长短或者方向来计时,但是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因此,定时通常是根据影子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针上的影子慢慢由西向东移动。手的移动影子似乎是现代时钟的指针,而手的表面是时钟的表面以显示时间。
早晨,阴影投在圆盘西端的石矛附近;当太阳到达正南(上子午线)的最高位置时,针影位于正北(下),表示当地正午时间。下午太阳西移,日影东倾,依次指向各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