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和清明节有关系吗?
在大家的印象中,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清明节前后东京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华景象。其实这很可能是一个误区。清明上河图清明应该和清明节没什么关系。
除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之外,“清明”还有清明的意思,用来形容天气、月光等。最晴朗、最晴朗的天气是初秋,那时天空晴朗,正如王维的著名诗歌《山中秋夜》和《我在辋川别业给裴迪的一封信》所证明的那样。前者有句话:雨后空山,立于秋夜。松树林中的月光,小溪中的水晶石;后者写道:山现寒碧,秋水奔流了一天。柴门后倚杖,晚风听蝉。
其实《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清明的初秋景象,而不是三月的清明节。如果你不相信我,请仔细欣赏图中的画面——
拥挤的街道上,赤裸着上身的孩子们在玩耍嬉戏;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许多戴着草帽和帽子的人。既然没下雨,肯定是用来遮阳的。
市场上很多商贩都支起了遮阳伞。有的人赤膊上阵,有的人摇着扇子纳凉,有的人和着扇子散步遮阳。
市场中央的一块招牌上写着“夏季饮品”,相当于现在的“冰淇淋冷饮”,是夏季(初秋酷暑前后)的一道独特风景;
虹桥南北两侧的几个摊位上摆放着切开的西瓜。西瓜应该是清明节刚种的!
河边一家酒楼门口的酒旗高高的,上面写着“新酒”二字。要知道,在古代,新酒是在秋天庄稼丰收后才酿造的,宋的《东京梦》中就有记载:中秋节前,诸葛亮的店铺都卖“新酒”;
打谷场上,脱粒设备已经搭好,意味着秋收在望。
《清明上河图》中无处不在的初秋天气,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清明上河图是初秋的春江图,而不是春江图和清明图。千百年来,人们似乎表达了错误的感情,得到了错误的含义。
张择端选择《汴河秋风图》是因为汴河秋风是开封八景之一,初秋的清明天气可以让人联想到清明节。
如果再进一步想,或许张择端已经看到了北宋的繁华与辉煌,歌舞升平的表象下已经有暗流和危险。因此,当他写《清明上河图》时,他选择了秋天,一个晴朗但悲伤的季节,而不是清明节充满活力的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