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什么?

是“二十四节气”

那就是“农历二十四节气”,它是中国人民智慧和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非物质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指的是中国农历中的24个特定节日,它们表明季节的变化。它们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即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而制定的,每一个都对应着地球在黄道上每移动15所到达的某个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秦时期确立、汉代完全确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一年的运动,认识一年中四季、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

它把太阳一年的运动轨迹分成24等份,每等份为一个节气,从立春开始,到严寒结束,周而复始。它既是历代政府颁布的时间标准,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预测冷暖雨雪的指南针,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扩展数据

中国古代用土规测量日晷,将最长的日影定义为“太阳至日”(又称长日至日、长日至日、冬季至日),最短的日影为“短日至日”(又称短日至日、夏季至日)。春秋两季有一天昼夜长短相同,定为“春分”和“秋分”。

商朝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发展到八个,到了秦汉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邓萍撰写的《太初历》正式在历中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并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西汉的《淮南田字训》中,《史记·太史公序》中也提到了阴阳、四时、八地、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期,罗将节气编入历,规定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的上一个月。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代表了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位置。因为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365天,所以每十五天就有一个节气,每个节气代表了气候、物候、时间的不同变化。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