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古人对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编辑
考古研究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名臣周初所著的《方志》中。这份文献成为现代人查阅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参考。端午节起源于什么时候?长期以来一直有不同的意见和争论。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主要有四种观点:
根据广为流传的“纪念历史人物”的观点,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据南朝人吴浚、宗敖的《荆楚岁月的回忆》等记载。也有人认为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和曹娥等。
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代百越人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和《端午历史教育》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见闻一多全集)。
据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一个邪恶的一天(见张的“端午节不是由于屈原”)。
据说端午节起源于夏季的至日(详见刘德谦的《关于端午节起源的另一种说法》)。[5]
武莺听会:龙舟中标
据考证,赛龙舟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吴越春秋以前,就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赛龙舟的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甚至在屈原自己的诗中,也能反映出当时赛马的习俗。比如《楚辞·涉河篇》中有一句话:“乘舟而去元,齐亡邦败。船是宽容的不前进,是被回水淹没的停滞。早上很尴尬,晚上就阳光明媚了。”屈原的长、窄、轻、小的船,本质上是当时比赛用的船。[5]
现代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在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着一种具有几何版画和陶圩特征的文物。据专家推断,残存的部落是一个崇拜龙图腾的部落——历史上称为百越。出土陶器上的装饰图案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不断纹身的习俗,生活在一个水乡,并把自己比作龙的后代。其制作工具多为石器,也有铲、凿等小型青铜器。在作为日常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用于烹饪食物的印花陶鼎是他们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6]在上海县马桥公社玉堂村的一片古沙滩上,生活着一群古越先民。专家推测,最早在独木舟上绘制部落图腾并划着它们走亲访友的是古越的先民。有时候,当人们在一起相遇时,他们会利用机会比试谁划得快。随着龙神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人的意识,图腾船演变成各种龙舟,赛龙舟的娱乐形式由此产生,并逐渐形成中国各地的传统习俗。[7]
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午历史教育》等论文中的研究表明,古代百越人以龙为图腾,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龙子”身份,巩固自己被保护的权利。端午节的两项主要活动,吃粽子和赛跑,都与龙有关。粽子被扔进河流和水域来祭祀龙神,而龙舟则被用于比赛。[8]他们不仅有“不断纹身”以“形似龙”的习俗,还在每年的5月5日举行盛大的图腾节;其中一项活动是在鼓声中描绘一条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玩赛跑,画画,自娱自乐。这就是赛龙舟习俗的由来。[5]
古代研究的发展和大量出土文物证实了闻一多先生的考证是科学的。像黄河流域一样,中国的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根据发掘出的原始文物和历史传说相结合,中国长江以南曾经生活着一个龙图腾族群,即古百越族群。直到秦汉时期,越人仍有100多人,端午节是他们创立的祭祀祖先的节日。
赛龙舟的习俗起源于南方,农历五月初五从北方被视为“恶月恶日”,并注入了夏季“祛病防疫”的时令风尚,附带着纪念屈原跳江自杀的会,最终形成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端午节习俗的形成可以说是南北习俗融合的产物,它随着历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5]
纪念理论质疑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例如:“纪念屈原、伍子胥和曹娥;从夏季至日的三代节日,恶月和恶日赶走,等等。南北朝时,中国方面在《荆楚年谱》中记载了纪念屈原的端午节,阿良人吴军在《续齐和合年谱》中也有类似记载。值得注意的是,端午节赛龙舟在纪念屈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在吴栋,它纪念伍子胥与屈原没有关系。渡海传说也说,赛跑起源于勾践练水军;显然,端午节的习俗因地域不同而不同。
学界大多认为“纪念历史人物论”牵强附会,不可信。尤其是多疑的屈原,闻一多认为屈原与端午节的联系只出现在南朝吴军的《续齐之和》中,端午节早就存在了。[9]学者胡适一直怀疑是否真的有屈原这个人,因为在司马迁《屈原列传》之前,史书中并没有关于屈原的记载。从司马迁以前到战国时期,没有屈原的记载。屈原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如果真的有屈原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史书上应该不会有空缺。司马迁可能是通过道听途说写的屈原传记。《屈原与端午》的装订是南朝文献,与屈原跳江自杀相隔700多年。
在《续齐之和》的记述中,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前后投汨罗江报国,而报国的地点和目标是楚国,当时的秦国是侵略者。先不讨论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屈原这样的人。如果屈原真的爱国,他可以去前线英勇杀敌,跑到河边“爱国自杀”。这种爱国的方法很不一样。如果屈原真的爱国,那么他只爱他的楚国。从此,东亚这片土地上出现了许多国家,祖国一次又一次的变化。楚国后裔吃粽子纪念屈原是合理的,但秦、齐、燕、赵、魏、汉六个外族后裔吃粽子纪念屈原却令人费解。
屈原为什么要和节日捆绑在一起?因为屈原应该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让普通人学习、理解和贯彻忠君爱国。统治者有战略位置,皇帝改了几十个茬,纪念屈原坚持了哪个朝代。为了让忠君爱国发挥作用,就要建牌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屈原可以写一些诗词,容易吸引普通人的青睐;其次,屈原是正部级官员,能引起吏治的嗡嗡声。而且屈原是忠臣,主人把他流放了。他还想以死示忠,真是难得的臣子。于是屈原就和端午节绑在了一起,演变成了纪念屈原忠君爱国的节日。爱国是包装,屈原是标签,忠君是本质。屈原,这个标签符号和牌坊,被统治者成功地建立起来了。古代统治者用屈原这个符号告诉广大民众:要爱国(实际上是忠于君主),要有所贡献(也就是说要为统治者做贡献)。过了一千多年,所有的统治者都兴高采烈地擦洗这座爱国牌坊,于是屈原这个符号从楚国到现在逐渐传遍了整个中国。
据考证,许多流传至今的端午节习俗都与屈原无关。比如,关于粽子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许慎的《说文解字》,吃粽子的习俗早于屈原去世400多年。西晋的周初在地方习俗的记载中称之为“五月五日与夏季至日”,这说明古人在夏季至日也吃粽子,这并不是端午节的专利。根据专家的考古研究和闻一多《端午考》和《端午史教育》中列举的100多部古籍,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人举行的图腾祭,早于屈原。伍子胥、介子推、曹娥、陈琳、屈原等。都被学术界认为是后人杜撰的词。[10]
后代协会
编辑
纪念人物
由于近代以前缺乏历史考证,关于起源有很多牵强附会的说法,又由于一些历史人物恰好与那一天有关联,于是产生了“纪念说”,其中以屈原的纪念说影响最为广泛。现代历史学家不断指出纪念屈原的错误,因为端午节早在屈原的时代之前就存在了。纵观汉魏文献,可以发现汉朝经历了400多年的历史,充满了浪漫与激情,保持了南楚故里的楚文化。众所周知的楚文化继承者屈原,在前汉魏时期的端午节活动中没有留下一句话,所以很多学者认为端午节与屈原无关。
历史文学是散文家留给后人的纪念品。而重视说理、爱恨分明的“汉魏之士”,对忘恩负义、独霸一方的霸主勾践和晋文公恨之入骨,把怜悯之心放在敢于直言的伍子胥、对工作忘恩负义的介休和东汉太守陈琳身上,于是把节日与汉魏以后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在今天的吴(浙江),有在五月五日(曹娥北)迎接伍子胥的习俗,而在陕西,有记住介子推的说法(曹勤)。
当历史的长河流入东晋,经过战争洗礼的学者鱼雨在《史记》中记载了浙江人在5月5日纪念曹娥的习俗。善良的普通百姓也把自己的同情献给了孝顺的女儿曹娥。
后附社团的“历史人物纪念论”主要有四种类型:
纪念屈原的学说
屈原
据史书《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春秋时为楚怀王大臣。
相传,屈原主张起用贤才,赋权,使富有,并力主联合抗秦,遭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逐出京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期间,他写了《离骚》、《田文》、《天问》等诗歌,这些诗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入侵楚国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痛,但又舍不得放弃自己的祖国。5月5日,他写下最后一首诗《怀沙》后,纵身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爱国乐章。[6]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立即划船施救,一路到洞庭湖,却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当时下着雨,湖上的船都聚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博士时,又冒雨出门,冲进了茫茫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在江河上划船,后来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百姓怕河里的鱼吃了他的尸体,就回家带饭团扔到河里,防止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吃粽子成了习俗。[11]
据文献记载,最早将屈原与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南梁吴郡的《续和》。此时,屈原已经去世750多年了。从唐代欧阳询抄录的《风俗通》(东汉末应绍所作)的佚文中可以看出,屈原早在徐东汉帝时就已在端午节的民间传说中,但比他晚了400多年。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诗篇已深入人心,所以人们“惜之而悼之,议其言于世,以传诵千古”。所以纪念屈原的理论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间文化领域,中国人把赛龙舟和在端午节吃粽子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纪念伍子胥说
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屈原和伍子胥。
江浙一带广为流传的端午节第二个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476年)的伍子胥。
著名的官员伍子胥出生在楚国,他的父亲和兄弟都被楚王杀害。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到吴国帮助吴国伐楚,在五战中进入楚国都城。当时楚平王已经死了,子胥挖了一个坟墓,鞭打了300具尸体,为杀父仇人报仇。吴王何璐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承了王位。吴军士气高涨,被越国打败。越王勾践求和,夫差答应了。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但夫差不听。吴被越国屠杀,被越国收买。他被谗言陷害,夫差相信了他,给了他一把剑,子虚死了。子胥,忠臣,视死如归。临死前,他对邻居们说:“我死了以后,要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京东门上,看着越军进城,消灭吴。”然后他自杀了。夫差听后大怒,于五月五日将子胥的尸体用皮子包好,投入江中。因此,据说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6]
纪念孝女曹娥说
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孝顺的女儿曹娥救了溺水的父亲。曹娥,东汉上虞人。她的父亲在河里淹死了,几天都没有看到她的尸体。那时,孝顺的女儿曹娥只有十四岁,日夜在河边哭泣。17天后,他也在5月5日投河自尽,5天后捞出父亲的尸体。这就被传为神话,再传到县衙总督那里,县衙总督把它立为碑,让弟子韩丹春作悼词。
孝女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有金所作碑。后来,为了纪念曹娥的孝心,在曹娥投江的地方修建了曹娥庙。她居住的村庄被重新命名为曹娥镇,曹娥去世的地方被命名为曹娥河。因此,据说端午节也是纪念孝顺女儿曹娥的日子[6]
纪念介子理论
据东汉蔡邕的《曹勤》记载,端午节是纪念先贤的节日。[8]
相关传说
糟糕的一天禁忌理论
汉代的人认为五月五日是一个邪恶的月份和日子,有“不提五月”的习俗,即五月五日出生的婴儿不能由男人或女人抚养。一旦养起来,男人会害父亲,女人会害母亲。甚至还有一些说法,比如“五月到了,就再也不动了”“五月盖房子,头都秃了”。这种习俗最迟从战国开始流行,从汉代开始流行。这一习俗在崇的《论衡》、应劭的《风俗通》和《后汉书》中都有记载。
5月5日是一个邪恶的月份和邪恶的日子,为了消除瘟疫,驱邪,寻求好运,所以相关的文化活动应运而生,端午节也变得颇具特色。[10]
夏季至日理论
夏季至日理论的发起人是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风俗习惯史》(香港勤兴书店1963出版)一书中提出,端午起源于古代,三代并流,秦汉时扩展为江河,唐宋时扩展为湖海。端午节起源于夏季的至日。在了解了世界之后,学者们吸纳了数百位学者,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研究世界。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另一篇《端午节起源论》(《文史知识》第5期,1983)中认为端午节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季至日,并提出屈原与端午节“斗百草”、“采杂药”无关。刘德谦在《端午节的由来》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了三个主要原因:
权威著作《荆楚岁时年谱》并未提及五月初五吃粽子的节日习俗,而是写在夏季的至日节。至于赛跑,隋代杜太清《玉烛集》将其列为夏季至日上的娱乐活动,可见未必是为了打捞投江的大诗人屈原。
端午节习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踩百草”、“斗百草”、“采杂药”,都与屈原无关。
《季华李》中对端午节的第一种解释是:“阳光普照,端午在仲夏,故又可称为仲夏节。因此,端午节最早的起源是夏季的至日。
2006年6月5-4月38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先生再次完善了夏季理论,提出端午节是夏季的说法。[10]
源于兰花浴理论
据《礼记》记载,端午节起源于周朝的兰花浴。古人五月采兰草,流行沐浴解毒兰草汤。《戴传》:“五月,...煮梅为豆,存兰花为浴。”屈原《九歌·云》:“浴兰汤如方木,华服如英。”南朝梁人《荆楚纪年》说:“五月五日,称为浴兰节。”这一习俗流传到唐宋时期,又被称为端午沐浴兰花之月。[8]
源于勾践的练水军理论
到了宋代,高澄发表了《事物的起源》一文。端午节起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他天天操练水军。[8]《万物之首》引用《渡海物语》说:“竞之事始于越王勾践,龙舟也是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