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把春节叫做元旦?

古代民间所说的一年的开始,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在南北朝时期,春节一般被称为整个春天。春节前也被称为“元旦”,它是在正月初一。和中国历代的正月日期不一致:

在夏朝(农历),孟春(即第一个月)是第一个月。

商朝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十月为正月,汉初使用秦历。

汉武帝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罗、等人制定了历法,将十月作为一年的开始恢复到作为一年的开始,后人逐渐改进为农历(即阴历)沿用至今。此后,中国一直使用公历(农历,又称阴历)历法,直到清朝末年,持续了2080年。

辛亥革命后,公历逐渐被改变。后来,为了区分两个新年,并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正好在农历新年前后,农历的第一天就改名为“春节”。

扩展数据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春节。这些活动主要是祭祀神灵、祖先、辞旧迎新、迎接新年、祈求丰收,形式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期间,人们尽量回家与亲人团聚。在节日期间,亲戚和朋友拜访拜年,表达他们对亲戚和朋友的感情以及对新的一年的良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