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有哪些节气?

立春意味着春天,长夏意味着夏天,立秋意味着秋天,立冬意味着冬天。

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春分、长夏、夏季至日、立秋、秋分、立冬和冬季至日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是惊人的、清晰的、丰富的和复杂的。气候变化表现为降雨、谷雨、小暑、大暑、酷暑、白露、寒露、初霜、小雪、大雪、小寒、严寒。

立春、长夏、立秋、立冬:是古人划分四季的方式。它意味着春夏秋冬的开始。立春的日期是每年公历的2月4日左右;长夏是每年公历5月6日左右;立秋是在每年公历的8月8日左右;每年立冬大约是公历11.7。

扩展数据: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独创,也是世界天文学史上的重要发现。直到今天,它对农业生产仍有指导作用。

1,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这两天长短相等,同时春分和秋分把春天和秋天分成两段。阳历3月21左右为春季分年;公历9月23日前后为秋季分年。

2.夏天的至日和冬天的至日:这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已经到来。因为夏季至日的白天最长,冬季至日的白天最短,古人分别称之为长日和短日。夏季至日在每年公历6月22日左右;冬季至日在每年公历65438+2月22日左右。

3.雨水:表示干旱期已过,雨量逐渐增多。雨水在每年公历2月19左右。

4.惊吓:动物冬眠醒来。古人以为是春天的雷声惊醒了冬眠的动物,所以惊呆了。惊蛰在每年公历3月6日左右。

5.清明:指天气晴朗干净,草木返青,春回大地的季节。每年的阳历4月5日左右是清明。

6.谷雨:古人云“雨生百谷”。此时雨水明显增多,促进了谷物茁壮成长。谷雨的日期是每年公历的4月20日左右。

7.小满:这意味着夏天的庄稼开始抽穗,但谷粒尚未饱满,正在成熟。小满是每年公历5月21左右。

8.芒类:指大麦、小麦等带有芒的作物,成熟后可以收割。

9.小暑和大暑:都是热的意思。微暑是刚开始热的时候;酷暑是最热的时候。酷暑在每年公历7月7日前后;夏季是每年公历7月23日左右。

10,夏天:指天气寒冷,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并隐藏起来。夏季是每年公历8月23日左右。

11、白露、寒露:随着气温下降,夜间的雾气可凝结成白色晶莹的露珠。千禧年是每年公历9月8日左右;寒露在每年公历6月8日10左右。

12、初霜:天气越来越冷,水汽凝结成颗粒状的霜。每年公历10的10月23日左右出现初霜。

13、小雪、大雪:入冬后开始下雪,小雪和大雪表示降雪的程度。冷雪天气越多越大。小雪每年公历165438+10月22日左右;大雪在每年公历65438+2月7日左右。

14,微寒,严寒:表示寒冷的程度。小寒是指感冒初期;大寒指的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小寒每年在公历1.6左右;大寒在每年公历65438+10月20日左右。

每个节气对应相应的农事,以指导农业生产。比如,一句民间谚语说:“农事无定法,全凭节气。初春太阳转,雨水沿河。”“乌鸦叫,春分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田。”

“长夏鹅毛活,满鸟。大家都高兴,夏天的至日没有棉花。”“暑不热,暑在三伏天。立秋忙着打凉席,夏天忙着动刀动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寒露未寒,先霜已变。”“立冬封地第一,小雪封河。大雪转冬月,冬季至日九天。”“小韩忙着买卖,达汗要过年。”

人民网——“中国第五发明”二十四节气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