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秋是什么意思?

《天堂的立秋》是张承志的文章。

天道立秋

张承志

1990立秋是一个神秘的日子。

年复一年,北京人从春末开始惊恐地等待。我一直日复一日地做饭,直到今年。北京漫长无尽的苦夏,这一次走到了极致。

一点一滴挨着时间;我不能看书,不能坐在办公桌前。不仅在白天,而且在晚上。黑暗中的燃烧真的很可怕。

有时候我一个人坐在这黑暗的高温里,就像长时间没有熄灭的火炉里燃烧的余烬。心尖有一团红色的煤火,无休止地折磨着我。似乎只有依靠它,人们才能与这股巨大的黑热抗衡。坐久了,像对质,汗流浃背,自觉在脸颊上冷笑。

黎明后几个小时,地球陷入了剧烈的爆炸。下雨没用;跑在路上,看到雨滴像热水一样溅落。雨衣里面的汗水湿透了衣服,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穿雨衣。

谁能知道我们的苦夏?

街上的外国人,满脑子都是傻气和汗水。

中国人无法告诉你夏天是什么样的。

然后越来越热,我几乎绝望了。如果继续这么热下去,连我都怀疑没有天理了。

※ ※ ※

然而,那一天是立秋。早晨,我麻木地走进太阳的爆炸里,心里充满了阳光暴晒和夏天的回忆。内蒙古大草原上夏天的紫外线就像颜料一样,半个下午就能把脸颊染成红色。有一年,我们在草地上建圈,一个知青从北京回来,大家都笑了:他是一群红脸里唯一的白脸。第二天,他也受欢迎了。从那以后我才知道,紫外线从来不像北京的夏天。北京的酷暑是丑陋的,折磨人的,阴险的,让人讨厌却又说不出原因。这样想着,我走在耀眼的白色阳光下,心里麻木了,热烦也减少了一分。所以,那一刻到来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在意。我不相信节气,我也不相信今年夏天北京还能走到立秋。我已经下定决心和这个毒太阳斗争到底。古诗云:日丧之时,给你而死;我现在可以品味这首诗了。那个瞬间应该写下来,但没必要写下来:每家每户的月卡和日历上都印着-1990年8月8日,立秋。但是我没有预感。我对它没有任何期待,也没有想象中的那种享受。在漫长的煎熬中,预感和灵性,还有想象力,真的是萎靡不振。

烈火般的早晨过去了。

中午我还是没有预感。挤压我的生活去做我最喜欢的事情。这是度过一生的必经之路;坚持到底,努力证明。在可怕的酷热中,一切都是残酷的,但却是难以言喻的美好。这是我的宗教仪式,我的身心是纯净透明的,虽然我觉得我的生命突然被消耗了。

当我走进午后的阳光,我看到人们的影子在爬行。我感觉到胜利的感觉浮在我的脸颊上。我心想,生活又一次胜利了,像士兵一样生活。

午后的阳光开始显得五彩缤纷,美得让人忘记了残酷,异想天开地看到了一丝温柔。就像一个扳道工在四周的戈壁滩上,他突然听到身后一个低沉的女声。即便如此——那一刻我也没有意识到。

※ ※ ※

突然觉得“爽”了一下,我就懵了。低低的哭声以女性化的方式传来,瞬间,我的身体不可思议,永远出汗。我惊讶地回头,发现行人——北京的人都在面面相觑。然后,树叶在天空中晃动,没有风,只有树枝发出的信号。我差点哭了出来,一切都是那么的措手不及,只在那一秒,清凉的空气弥漫了整个世界。

我几乎要哭了。真的,秋天漫长苦难的开始真的可以结束。只一瞬间,天空中的凉意开始急速奔跑。就像一只看不见的巨手,按下了一个看不见的天堂的开关,用凉意把怜悯和正义送进这个苦难的世界。蓝天失去了那耀眼的光芒,现在的蓝是纯净的。风越升越高,连叶尖的树叶都在沉思——但汹涌的凉意却势不可挡,在这一刻消除了过去所有的苦涩和炙热。

我被感动得站在街道中间。

我在沉默中呼喊。我是证人,我证明正义的真理。凉凉的,融化的,感动着我。是见证,证明我坚持到了今天。

立秋...中国的简明总结。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古典主义的含义。古人怎么了,他们的耐心,他们的感受和判断,他们的划分和总结。立秋二字,分寒热,表示规律。它年复一年地告诉我们,这些愚蠢的后代——天庭是有序的,一切都在更大的控制之下。

※ ※ ※

从那天开始,立秋之后,应该说从那一刻开始,立秋之后,我和北京人享受到了凉爽的乐趣。大家都很淡定,等待下一个更过瘾的节气。和南北方的人交流的时候,大部分感觉都差不多。秋初法律,全中国执法。我听到一个外国人在初秋那天兴奋地说:你们中国人有伟大的节气!!我觉得这可能是最后一件能教会外国人的事了。

回想多年前,我并没有关注。每年初秋,我都没有感觉。或许是我从未经历过如此残酷而苦涩的夏天,又或许是因为我从小缺乏关于天堂的教育。

沐浴在无边的,柔美的,淡淡的凉意中,我感动了好久。从立秋的那一刻到现在,我每天每时每刻都感受到秋天的巨大力量。我不再平淡,不坏,我用身体和心灵去品味和记录一点一滴。我想证明——天堂的存在;但我有预感证明会很难。

※ ※ ※

因为,中国已经证明了,而且语言极其简洁,只用了两个字。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