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四季吗?

春是指从立春到长夏这段时间,包括立春、雨、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

春为四季之首,万象更新之始,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春为三月,谓之陈。天地生,万物荣。”意思是当春天重返大地,冰雪消融,自然界的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复苏,世间万物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对应大地。”此时人体内的阳也顺应自然,向外发散。因此,春季养生一定要掌握春季之气升而舒的特点,注意卫护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任何损害阳气和妨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这个养生原则要贯穿饮食、运动、起居、防病、精神等各个方面。

春季如何保养阳气?《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虚邪偷风,有时避之”,意思是及时避开能使人生病的风邪尤为重要。原因是春天是大气的主要秩序。虽然一年四季都有风邪存在,但主要是在春季。地球表面凹凸不平,冷热不均,就形成了来去匆匆的风。风不仅是绿色使者,也是落叶的罪魁祸首。它一直以温顺、善良、暴力、残忍的两张面孔祝福着人类。

风邪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致病因素,也常与其他邪气相结合作为一种疾病。所以风病种类繁多,病变复杂。所以《黄帝内经》说:“风为百病之因”,说明在众多致病的外因中,风邪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医学气象学告诉我们,当风呼啸时,空气的碰撞摩擦噪音使人感到烦躁不安,尤其是风的频率过低时,甚至达到“次声”的标准。科学家发现,次声波是杀死声波,可以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引起头痛、恶心、易怒,甚至死亡。此外,狂风往往会严重减少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导致人体内对天气变化敏感的化学过程发生变化,血液中分泌大量血清素,使人感到紧张、抑郁和疲劳,并会造成部分人的甲状腺负担过重。此外,强风使表面强烈蒸发,赶走大量水汽,空气湿度大大降低,会使人群干燥、唇裂,鼻粘膜变得干燥而有弹性,容易出现细小裂纹,防病功能降低,使许多病菌乘虚而入,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支气管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多种疾病。这往往是“风助病”的结果。所以《黄帝内经》也说:“风为百病之始”,意思是很多疾病的发生往往与风邪有关。

中医认为,风邪侵入人体后可引起以下病理变化:

一是伤上半部:比如感冒常见的头痛、鼻塞、流鼻涕、喉咙痒等症状;风水学的证候起初多为眼睑浮肿,这是由于风邪与水液相斗,但风向上。感冒的常见症状有头痛、恶风、畏寒等。,是肺侵风邪于表的见证。因为风邪往往从外部侵入人体,肺和皮毛首当其冲。特别是贼风拒之,或汗成风时,风邪乘虚而入,往往可导致肺气不当,卫气不稳,营卫不和,出现发热、恶风、咳嗽、出汗等症状。

二、病变范围广:中医认为,风邪善变事迹数,变化不定,常上下扰,故病变范围广,可停留于皮毛或表面肌肉之间,或游走于经络之中;反对顶,可以直上顶;犯时可侵犯腰、膝、胫腓骨等处。这种快速多变的休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比如皮肤风疹,起病很快,甚至可以在几分钟内扩散到全身,瘙痒难忍。但有时候走得很快,说要回去,总是不留痕迹。至于“风痹”、“行痹”的症状,常见的游走关节是红肿热痛;在一些典型病例中,可以看到病变由肩至肩,肩肘渐退,膝踝复起,故《黄帝内经》说“风善数变”。

三、“风胜必动”:古人见空气流动,成为风,故推断风邪致病,其证以动为特征,即所谓“风胜则动”。所以,每当看到肢体动作异常,如抽搐、痉挛、震颤、蠕动,甚至强直,往往归咎于风,归为风病。可表现为口眼歪斜引起的破伤风性惊厥和面瘫。

四、杂病:所谓杂病,是指风和其他致病因素经常结合起来侵袭人体。例如,在漫长的夏季,风湿常侵袭脾胃,常可见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脾胃受损的症状。若与热结合,则为风热;加上冷,就是冷;或者风、寒、湿混杂侵袭人体。人们常说的风热外感病、风寒外感病、风湿痹痛就是明显的例子。而且中医认为,风还可以与体内痰等病理产物结合形成风痰,从而引发各种疾病。综上所述,风邪一定要重视,春季养生的关键是防风。现代医学也非常重视气流(风)与健康的关系,因为气流的变化可以影响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陈代谢和精神状态。适度的气流使空气洁净、清新、健康,而不正常的气流对人体健康有害。虽然中国的大风多在春季,但秋冬季也很多,尤其是华北地区,风大,天气冷。由于风大,空气与皮肤的热交换加剧,使体内热量流失过多,导致人的抗病能力下降。但过度寒冷会使皮肤上的血管收缩,可直接诱发一些风湿性疾病的发作,如雷诺氏病、硬皮病等。在户外工作和活动中,如果强冷风吹的时间过长,很容易引起“歪嘴狂”(面瘫)。

虽然风邪会引起很多病变,甚至疾病,但毕竟春天是给万物带来生机的季节,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阳光明媚的春天,人们应该如何养生才能让身体更健康?

夏是指农历四月至六月,即从长夏之日至立秋之日。有六个节气,包括长夏、小满、芒种、夏季至日、小暑和大暑。

《黄帝内经》在描述夏季节气的特点时写道:“夏三月,此谓良辰,万物绚烂”,意思是在夏季的三个月里,阳光灿烂,地热蒸汽蒸蒸,天地大气上下互动,多数植物开花结果,所以是一个繁荣美丽的季节。

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阳气最高的季节,气候炎热,生机勃勃。对于人来说,这是一个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

人体的阳是向外的,包括阴,血液循环也相应旺盛,活跃在体表。为了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张开排水,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调节体温以适应炎热的夏季气候。在谈到夏季如何养生时,王岐山在徐莉袁剑指出:“夏季要防暑,还要防暑降温,长夏要防湿”。这里明确指出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盛夏防中暑;长夏防湿邪;同时要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防止因暑假而过度贪凉,从而伤害人体的阳气,也就是《黄帝内经》所指出的“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仍然要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

暑是夏季的主气,由火热之气转化而成,只发生在夏季。中医认为,暑为阳邪,性升散,易耗气伤津液。这是它的病理特征。夏季邪气侵入人体,常见的是引起出汗,出汗过多导致津液减少,是津液损伤的关键。津液受伤时,出现口渴、口唇干燥、大便干燥、小便黄、心烦、烦闷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宣泄过度,损伤还可以进一步发展,超过生理代偿的极限,必然消耗元气。此时可能会出现乏力、气短、懒惰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会突然晕倒、意识不清,导致死亡。由此看来,夏季防暑不能掉以轻心。

湿气是长夏的主要之气,我国很多地方高温多雨,尤其是南方。人们所说的湿病在这个季节更常见。在这个季节,空气中的湿度是最高的,最多的人因为外伤暴露、汗湿衣服、涉水淋雨,或者生活在潮湿的地方,甚至感受到湿邪而生病。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伤人体阳气。因其浊稠重,易阻气机,多病缠绵难愈,是湿邪的病理特征。不仅如此,湿对伤脾阳也有好处,因为脾喜燥恶湿。脾阳一旦被湿阻,可能导致脾气运动异常,腹胀,食欲不振,便溏,四肢不温。尤其是脾气盛衰失和之后,水液会与之相随,形成常见的水肿,现在就像蚕一样。

中医也认为湿重浊重,所以外感湿邪后出现身重、头重等多种症状。由于湿邪粘稠,病变往往比较困难。若侵及皮肤筋骨,常沉重酸涩,固定于一处,故称“痹”。他说,一般来说,湿是一种病程较长的疾病,比如湿热病,往往具有与油分不开的临床特点。风湿性关节痛,是由风湿引起的,侵犯皮肤和关节,经常反复发作。常见的是内湿病的病理产物多为污秽不洁,如皮损渗出物、湿热带下分泌物,粘稠有臭味。所以人们常把湿称为“有形之邪”,是污秽浑浊的。

因为湿的形成往往与地面的湿气蒸发有关,它的伤害往往是从下部开始的。临床症状如下肢溃疡、湿性脚气、白带多与湿有关。

对于湿度,现代科学用湿度来表示,是指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和物体的潮湿程度。空气的湿度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对人体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说,人体适宜的湿度为40% ~ 60%,温度高于25℃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30%。秋天,天气凉爽,湿度适中,人的精神倍增;在夏天的三伏天,由于高温、低压、高湿的作用,人体出汗后汗液不易排出和蒸发,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容易发生肠胃炎和痢疾。如果湿度过低,上呼吸道黏膜的水分会大量流失,从而降低抵抗力,容易引起感冒。不仅如此,在漫长的夏季,由于天气闷热,雨水不断,空气潮湿,衣服和食物容易回潮,甚至发霉长毛,人会感到不舒服。穿潮湿的衣服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吃发霉变质的食物会引起肠胃炎,甚至导致中毒。所以在漫长的夏季一定要注意防止湿邪的入侵。

“还需防暑降温”,警示人们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春夏养阳”,那么如何保护夏季的阳气呢?

首先,人不能只顾眼前的舒适,过分避热受寒,比如露天受凉过夜,或者喝太多凉的酒,导致中气不足,导致暑寒之邪乘虚而入。在乘凉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遮住腹部。很多农村都喜欢穿“都嘟”,符合养生之道。《养老长寿》一书中指出:“夏天若热,若到屋檐下破窗,不能乘凉,以防贼受风。”《摄影新闻论》也指出:“不可赤身卧于星月之下,使人昏昏欲睡,使人乘风纳凉。”这些都是宝贵的保健经验,符合夏季“养阳”的精神。夏季养生,古人之所以提出保养阳气,关键在于暑热外蒸,大量出汗,毛孔张开,使身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

其次,要防范空调病:所谓空调病,是指人们长期在空调设备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而患上的一种疾病。轻度面部神经痛、下肢疼痛、乏力、头痛、腰痛、易感冒及不同程度的胃肠疾病;严重时会出现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老年人的症状更明显。

空调病有两个原因:

第一点是人每天多次进出冷空气环境,使人体多次进行冷适应条件反射,促使交感神经分泌大量肾上腺素,无形中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中医理论中,早就有夏季养心的说法,因为五脏在五时,夏季心脏要与之对应。夏天人们的户外活动比较多,活动量相对增加。此外,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睡眠时间比其他季节少。所以身体消耗能量多,血液循环加快,出汗多。显然,在这个季节,心里的负担很重。如果不注意心脏的保养,很容易伤到心脏。从上面可以看出,夏季人们反复出入冷空气环境,对心脏不利,而心属火,悲则伤阳。

第二点,长期处于冷空气环境中的人,一旦进入炎热的自然环境,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除了体温迅速上升,皮肤开始出汗,出汗的皮肤往往会有很多细菌。人回到冷空气环境中,皮肤和血管立即收缩,细菌很容易利用打开的毛孔进入人体,引起感染。

鉴于以上情况,人们在炎热的夏季一定不要贪凉,谨防空调病的发生。方式是:

室内外温差不能太大,最好不要超过5摄氏度。室内温度不低于25摄氏度。

睡着的时候,最好关掉空调;不要长时间关闭空调房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经常让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流通。

在室内感到寒冷时,一定要站起来,适当活动四肢和身体,加快血液循环。

如果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病人,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长时间待在寒冷的环境中,有关节疼痛的人也不要一直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还有就是要防止湿邪的侵袭:如前所述,湿邪是一种阴邪,容易伤阳,尤其是脾胃阳。盛夏,心与之对应,长夏,人体五脏之一的脾与之对应。所以长夏的湿邪最容易侵犯脾胃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中医营养学认为,长夏饮食原则是易清淡少油腻,应以温性食物为主。如元代著名养生家丘处机,主张夏季饮食应“温而不饱,常而进...油腻的时候要警告”。也就是说,长夏的饮食应该是热一点,而不是冷一点;不要吃太多,但是可以吃的稍微勤一点。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很多人都有吃辣椒的习惯,这是因为吃辛辣的食物可以使人出汗,在闷热的环境中增加凉爽和舒适。此外,通过食用辛辣食物,可以帮助消化,增加食欲,提高体内热值,从而有助于预防高温高湿环境下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等常见现象。

要防止湿气的入侵,就要避免生活环境中的湿气:中医认为“湿伤肉”,即感受湿气容易损伤人体肌肉,如常见的风湿、关节炎等。《黄帝内经》中也指出“湿伤者,先患之”,指的是人体的下部。意思是湿气造成的伤害往往是从人体下部开始的,因为湿气的形成往往与地面的湿气蒸发有关。所以对人的伤害多从下部开始,如常见的脚气、下肢溃疡、妇女白带等。因此,在漫长的夏季室内,必须做到通风、防潮、隔热。如果房间过于潮湿,空气污浊,不仅家具和衣物会被霉变和长毛损坏。它还能损害人体的阳气。一些国家对儿童风湿病的研究证明,50%以上的儿童是由于住在潮湿的房子里引起的。

以上,我们只是简单讨论了夏季养生的几个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精神、饮食、起居、运动、防病等方面落实呢?

秋天从立秋之日开始,到立冬之日结束,期间经过六个节气,包括暑、白露、秋分、寒露和初霜。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气候变化的分界线。

《管子》指出:“秋始于阴,故万物皆收。”殷琦从这里开始,意思是秋天,由于杨琪的逐渐采集,殷琦逐渐长大;一切都是收获,意味着一切都成熟了,是时候收获了。从秋季的气候特征来看,由热转冷,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着“长夏”到“秋收”而变化。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的原则,也就是说,秋季养生必须以维护体内的阴为首要任务。正如《黄帝内经》所说:“秋冬养阴。”所谓秋冬养阴,是指在秋冬两季滋养和储存气机,以适应自然界阴渐生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的生长奠定基础,不应耗精伤阴。

秋季如何保养体内的阴气?关键是防燥护阴。中医认为干燥是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性燥。长时间不下雨,气候干燥时,往往容易出现燥邪。因为肺能呼吸,肺有皮毛,肺和大肠在内外,当空气中的湿度下降时,肺、大肠和皮毛首当其冲,这就是燥邪的病理特征。

干燥对人体体液有害。俗话说“燥胜于燥”。当体液被消耗后,会出现“燥”,如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便秘、皮肤干燥,甚至皮肤皲裂。肺精脏,性喜润燥恶燥,燥入肺,最易伤其阴道液。肺失津润泽,功能必然受影响,所以不能减。从轻度咳嗽到痰少,痰难粘。严重者肺络受伤出血,痰中见血。肺津液不足后,没有津液帮助大肠,便干难解。

秋天干燥,有暖凉之分。一般认为初秋气温尚高,所以温暖干燥;深秋气温下降,所以凉爽干燥。无论冷暖,总是表现为皮肤干燥,津液不足。但两者在临床上还是有区别的。温燥伤身,常表现为不恶寒或微恶寒,发热明显,脉细;寒燥伤人时,往往不发烧或微发烧。反而恶寒更明显,脉象众多。

从上面可以看出,秋季养生主要是为了防止燥邪对人的伤害,以维护体内的阴气;这是从大的原则出发,具体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药物等具体问题,该如何保养呢?

冬天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季至日、小寒、严寒,直到立春的前一天。

冬三月,植物枯萎,冻虫潜伏,是自然界万物藏精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要藏在里面。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顺应体内藏阳,以收阴护阳为根本。由于阳气的封闭储存,人体的代谢水平相应较低,需要依靠“肾”这一生命的原动力来保证生命活动能够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中医认为,人体能量和热量的总来源在于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力”。“火力”强,体现肾功能强,生命力强;反之,生命力就弱。在冬季,如果肾脏功能正常,就能调节身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引起代谢紊乱,发生疾病。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肾强,也就是火力强呢?重点是防止冬季寒冷天气的侵袭。能使人生病的寒冷气候,中医称为寒邪。寒邪表现为气温低或气温骤降。寒为冬季主气,主要见于冬季,其他季节也不缺席。在平时,容易感冒、从事一些特殊工种(如制冷工)的人,往往能感受到寒邪,患上感冒疾病。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什么是阳?《黄帝内经》解释“阳如天上之日,赐光暖于性。没有它,一切都无法生存。”如果人体内没有阳气,机体就会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不能供给能量和热量,生命就会停止。冬天,一些年老体弱的人往往会觉得手脚不暖,怕冷,更喜欢温暖。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火力不足”,中医称之为“阳虚”。

人体阳气的盛衰往往预示着生理机能的活跃程度,但没有什么比寒邪更威胁人体阳气了。寒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体内生理功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寒象。常见的情况有:

恶寒:天冷。这是因为卫气是体内的杨琪之一,当寒邪被捕获在肌表之外后,卫气与外寒竞争。寒闭时,卫气受抑,不能泄出,产生恶寒。同时可以看到发烧的症状。这是因为卫气停滞。

胃脘痛:是由于这种外感寒邪侵入体表,直接进入胃肠所致。寒邪损伤脾胃阳气,所以引起上腹部疼痛,同时也可引起呕吐、清谷等症状,甚至四肢冰凉。

脉象异常:寒邪袭人而引起的脉象异常,主要表现为脉紧、脉迟、脉沉。原因是寒邪侵入经络影响了脉中气血的循环。寒邪残留在人体后,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肌肉、皮肤、肌腱挛缩的影像。

疼痛:这是寒邪侵入人体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比如寒邪侵入肝经,阻碍肝经血液的循环,使血液停滞,则见睾丸肿大的疼痛,称为“寒亏”。如果寒邪侵入四肢,就会形成关节痛,西医所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就是如此。《黄帝内经》在论述疼痛病的机理时,明确指出“血虚则痛”,但血虚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寒邪侵入血管后,血流不畅。血液供应有障碍,所以引起疼痛。

总之,寒邪伤人的症状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此外,寒邪损伤的临床症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排出物和分泌物往往清冷,如流涕、咳痰、呕吐清水、小便长、清谷等。如果外感寒邪长期存在,这些分泌物会由清转黄、变红,这是由寒转热的标志。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冬季补肾防寒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