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成功申遗二十四节气?
随着二十四节气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功能减弱,大多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来展现和寄托一些情感,而与现实生活的互动并不“热烈”。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二十四节气绝不是过时的“文化产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与之产生某种“联系”。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礼记·月令》的一则注释中有这样一句话:从前周公制定时间制度,定二十四节气,分七十二期,气候始成。所以,中国的“气候”一词其实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完全取决于天气。要想有个好收成,必须严格把握天气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在天文天球坐标中,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称为“黄道”,地球自转的轨道称为“赤道”,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存在约23.5度的夹角。所以一年四季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不一样,导致季节变化。在中国古代,日晷被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一年中阴影日最长的是冬季的至日,最短的是夏季的至日。在春天和秋天,有一天昼夜相等。这两天是春分和秋分。直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才完全确立。地球每年以360度角绕太阳公转一周,所以平均每半个月转15度,相应地迎来一个节气。
清明播种,谷雨插秧。古人利用二十四节气管理农田耕作,推算作物生长发育阶段,保证了基本丰收,解决了吃饭这个头等大事。
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二十四节气在指导农业生产方面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林解释说,这不仅是因为现代气象预报技术更加科学,事实上,二十四节气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有限。
最重要的是,绘本给孩子留下了相互参与的空间。通过北斗中填历、画温度、测日影、养蚕、看节气等科学实验,以及下蛋、包粽子、织蛋袋、做莲花灯等传统技艺,让孩子们回到田间地头,循着时间的线索,自发地去观察、体验、热爱、创造。
二十四节气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大自然,尝试挑战旧的教育模式。在高春香身上,它的实用价值超过了我们过去对这种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