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怎么来的?

“立冬”节气是每年的10月7日或8日,165438+。在古代中国,人们习惯把立冬作为冬天。

二十四节气开头说“立基也是始”,又说“冬为终,万物收。”事实上,中国幅员辽阔。

除了常年没有冬天的华南沿海地区和漫长冬天没有夏天的青藏高原,所有的冬天都不是同时开始的。

。按照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为了

下半年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就是冬季,所以“立冬始于冬”的说法和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一致。

火柴。中国最北部的漠河和大兴安岭以北地区,早在9月初就已经入冬,首都是北京。

5438年6月底+10月也出现了入冬的景象,长江流域的冬天直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初冬时节,太阳已经到达225°经度,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夏季和半年中地表储存的热量,

还有一定量,所以一般不会太凉。晴天无风时,总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不仅十分宜人。

对冬季作物的生长也非常有利。但此时北方的冷空气也有强大的势力,经常频繁入侵南方,有时还会形成大风。

寒潮天气伴随降温和雨雪。从多年平均情况来看,11是寒潮最多的月份。尤其是剧烈降温

异常冷暖天气对人民生活、健康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不利影响。注意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和

做好人体防护和农作物寒害、冻害预防工作十分重要。

入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减少。东北大地冰封,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的“三秋”

“已经接近尾声了;江南忙着种晚季冬小麦,移栽油菜;另一方面,华南是在初冬种植小麦的最佳时间。这

水分状况的好坏与作物的幼苗生长和越冬密切相关。华北黄淮地区必须日均气。

当气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间结冰,白天消失时,要抓住时机浇灌小麦、蔬菜、果园的冬季水,以补充土壤水分的不足。

善于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减少和避免冻害的发生。江南和华南,适时打开“高产”之田

清沟排水是冬季防涝防冻的重要措施。此外,冬季开始后,空气通常变得干燥,土壤中含有

水越来越少,林区防火工作应该提上重要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