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李克对伏邪的经验总结是掌握其学术体系的核心。

什么是隐藏的邪恶?老中医李克劳提出了潜邪的概念,主要解决了各种难治疾病的病因。换句话说,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很多慢性病、疑难杂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患者身上存在着潜邪。所谓伏邪,是指患者感受到外邪后,外邪入内,渗入血分、五脏,潜伏于体内,产生各种慢性疾病、慢性病症。

一、潜邪的病史特征。

1,水肿病史长。这是指慢性肾炎水肿患者,病程较长。我们知道,慢性肾炎的水肿在中医里经常用风水来治疗。这类患者一般有外感风寒史,风水在临床上容易得不到治疗和误治,导致潜邪的出现。二是反复感冒史。李可认为,反复感冒的患者,每次感冒都会有一点寒气积聚在体内。如果不彻底解决,寒邪就会层层叠加,形成顽疾。三是表证误袭史。表证未解,攻法误用,致表邪内陷。第四种是表证误编病史。患了表证,我没有用药解表,而是用药补气。第五种是表证误以寒凉治疗,表证却以寒凉药物治疗,损伤正气,导致慢性疾病的历史。从以上五种病史的特点可知,伏邪的出现是由于表证得不到治疗、治疗不当、迁延不愈而形成的。所谓“潜伏”的人,没有明显的含义。

二、潜邪的症状和特点。

1,表里病。也就是说,患者既有表证,又有里证,比如同病的阳虚和阴虚。正气不足是患者表里不一的根本原因。2.表面证据被隐藏了。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他的表证稍有隐匿,没有典型的表证,如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只表现为局部发冷或发紧,感觉困倦等。3、表长久。也就是说,症状不仅是隐性的,而且是持续性的,比如多年肩背沉重、偏头痛、多年不出汗等隐性症状。4.证据是深刻的。邪气内侵,侵入血液和五脏,成为咳嗽、哮喘、水肿等慢性疾病。5、恶有偏颇。伏邪是表病和里病的结合,但主要集中在里证。从这些症状的特点可以看出,患者形成潜邪的根本原因在于正气不足,不能及时将外邪排出体外。此外,正气不足也导致患者疾病的临床表现隐蔽,不易被发现,误导医生只治内病不驱邪。

三、潜邪发病时间的特点。

1,关节病。也就是节气交叉的时候,病人的病情会有发作。所有患关节病的患者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中气不足,脾土虚弱,因为脾主夏灌。2.一定是月经前犯的。也就是说,每次月经来之前,这个病都会发作。据倪介绍,经期感冒要用小柴胡汤治疗,因为经期人正气不足,外感邪气可直接入少阳经。3、久治不愈,反复发作。邪气潜伏在里面,正气无力供养邪气,导致邪气伺机而动,反复发作。

第四,隐恶的辩证思维。

第五,李克劳辨证藏邪时,首先要从病史上改变。如果病史不详细,他要从症状上区分。但如果他从症状上论证,就需要从细节上学习,仔细分析各种症状,找到背后的真相。如果症状不详细,那么我们可以从症状入手改变,从症状中寻找线索。最后一种方法是从发病时间的规律性来区分。

第六,潜邪治疗法。

中医李克劳认为,《内经》中“好人治皮毛”的原则,不仅是治疗表证的原则,也是治疗重症、疑难病、慢性病的法宝。此外,强调强身驱邪,“但扶身听邪。”通过调动人体的正气来战胜疾病,也就是不治之症,这是中医的最高境界。

治疗邪气常用的方法有三种:1,扶正祛邪法。老中医李克,常用小柴胡汤、黑芥子穗热入血室;乌蛇荣皮汤用于治疗皮肤病;加味人参毒粉治疗腹泻感冒。2、帮杨渡邪法。常用方剂为小青龙汤,用于痰饮。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治疗寒邪深郁少阴;乌头汤用于将寒邪分入血液深处。3.逆流划船法。人参败毒散用于治疗邪在内的腹泻。从李老治疗邪气的常用方剂来看,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扶正祛邪相结合,如人参解毒散,一类是调和剂,如小柴胡汤,一类是温补剂。致病因素多为阴,如寒、痰、湿等。使用壮阳药或通阳药,如附子水煎液和麻黄、附子、细辛水煎液,可达到驱邪的作用。

伏邪治疗的变化:老中医李可劳根据扶正固本、自退为主的原则,对一切因体虚而产生的伏邪,多采用进补之法。如人参四逆汤合五苓散治疗各种潜伏性疾病或温氏本屯汤治疗。

潜邪学说是李克劳中医的独特理论,对于临床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辨证治疗具有重要价值,也是系统掌握李克劳学术经验的关键,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