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用!!请著名作家写一篇关于清明节的文章!!
-
时间:2010 4月3日来源:北京晚报作者:编辑:孟
清明节,体现了多元文化。
又是一年春草青青,又是一年清明。清明是一个节气,但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还是一个节日。只是这个节日不同于其他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重阳节。清明节让人心情稍微沉重一点。事实上,清明节是一个体现多元文化的节日:缅怀先烈、祭祖、植柳、踏青都是清明节的内容。
——曼山玉兰主题策划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节日。清明节不像端午节和中秋节那样单一,而是有多元化的含义。
清明节的感恩节
颜崇年
清明节是一个体现多元文化的节日。它至少有六层含义:一、节气,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地球无休止地绕着太阳转,到了清明节,空气清朗,景色明媚,各种机器方兴未艾。第二是种田。农业上有句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过后,我们开始忙于农事。三是寒性食物,清明节前一两天吃的。相传,它是为了纪念晋文公和介子推(后文介绍)的故事。清明这一天,我们不动烟花,只吃冷食。清明禁火,还是拜火遗风。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并为一节。苏轼有著名的《黄州寒食帖》代代相传。四是踏青,即桃花盛开,人去踏青。第五,民俗,清明节射柳,是一种军事与娱乐相结合的节日活动。南京、辽宁、晋中等地,从朝廷到百姓,仕女云集,气氛极为繁荣,显示了风俗的民族性。夫差·敦冲的《燕京年》记载,北京人仍在荡秋千,寻欢作乐。六是扫墓。总之,清明节期间,既有谨小慎微、追求远方的感伤情怀,又有踏春的喜悦;这里不仅有对先人的缅怀,还有清新明亮的庆典。
当然,清明扫墓是民众普遍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特征就是“感恩”。西方有感恩节,中国的感恩节是清明节。清明节的伦理文化价值应该是“感恩”。
关于清明“感恩”的由来,有一个历史故事。《史记·金世家》记载,晋国公子重耳早年多事,四处流放,受尽屈辱,历尽艰辛。贤者介子推其烦恼而* * *。当重耳没有食物可吃时,他“挨饿并向野蛮人乞讨食物”。传说有一天重耳饿晕了,介子推“削股充饥”,就是从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着给他吃。重耳被流放了十九年,在六十二岁的时候,他回到了晋国,成为了一个君主。这就是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在升老臣的时候,介子推“不是说鲁不如鲁”——他不求有功,也不被升。晋文公是忘了提出介子推,还是有其他考虑?历史无记载,无人知晓。介子退守绵上(今山西介休县南绵山),后死。晋文公是一个感恩的介子。传说这座山名叫界山。后人编了一首介子推留给晋文公的血诗:“我在酒泉问心无愧,我勤于明志。”。其实,清明时节,人们祭奠祖坟,心怀深深的感激之情,要早于这个故事。
清明扫墓是老北京的传统习俗。潘荣弼,阿清人,在《景帝岁时纪胜》一书中记载:“清明扫墓,全城男女,奔出城郊,抬着箱子,车轮相向。”北京内外城的居民,男人,女人和孩子,骑马或步行,在清明节带着祭品去郊区扫墓。
事实上,在中国,从城市到农村,从内地到边境,都有清明节扫墓的习俗。这主要是对祖先、先贤、先烈的感恩和敬仰。
俞的《孝经》开篇就明确地说:"做丈夫的首先要做的是孝顺。"为什么要接吻?原因很简单:“身体皮多,受父母影响。”父母对子女在养育、养育、教导、关爱上有极大的善意,所以对待父母要孝顺——生要孝顺,病要孝顺,死要孝顺,清明要孝顺。古人非常重视孝道,认为“五刑三千,不孝为最大”。扫墓活动是“慎终追远,顾亲顾亲”。
于,这对直系祖先是如此,对华夏始祖黄帝也是如此。我去过陕西黄陵,现在每年清明节,都会为海内外华人举行庄严的公祭。我们要尊重孔子、孟子、老子、孙子等先贤,也要尊重元明清代北京的文天祥、于谦、袁崇焕等先贤,更要尊重“存其心为国”的其他先贤。清明节扫墓别忘了他们,祭奠他们。
一百年来,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人民的正义,为了抵御外侮,为了救民于水火,为了舍生忘死,为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他们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值得后人敬仰,他们还在清明节祭奠。
清明祭奠先人、先贤、先烈,重在感恩。感恩先人,感恩先贤,感恩先烈。感恩,尊重很重要。儒家重视“敬”字:“修德的贡献大于敬。”敬,敬天,敬地,敬祖,敬人,敬业,敬己。古人云:常怀敬意,万事万物,无处不在。就是尊重每一个思想,每一个时间,每一件事,每一个地点。行为要虔诚谦卑;待人接物要谦虚谨慎。人们常说:“满盘皆输,谦受益。”这是一个普遍真理。古人的修炼格言是:“不骄于世,高而不险;节日是小心翼翼的,满而不溢。“值得记住。
一首千古流传的清明诗,每年都被人们反复吟诵。一幅清明上河图是国宝,却很少有人提及。这也是清明节的主题。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首清明诗和一幅清明画
李国文
每到清明节,我就想起杜牧在安徽池州写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能在哪里问餐馆?牧童指着杏花村。”据说这首诗一出,全国至少有七八个叫杏花村的地方,声称杜牧写的是他们村。其实这首诗是不是杜牧写的,很值得怀疑。但是除了商业和旅游的考虑,大家都来认领这首诗,是因为它真的很好,内涵隽永,魅力持久。好在最后一句“牧童指走了”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正因为是好诗,才流传千古,广为人知。正因为是好诗才是在为国争光吧?
有很多关于清明的诗,也有很多关于清明的好诗。但是清明节的画很少,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样宏大题材的作品更是绝无仅有。但清明时节,人们很容易想到杜牧的这首清明诗,却很少想到故宫珍藏的这幅张择端的清明画。这幅画和这首诗,写在清明时节,冷与热,沉重与喧闹,压抑与兴奋,低调与昂扬,给人留下的感受绝对不同。
也许是因为清明所写的一切诗词,因为寒食,因为祭扫,因为晚春天气乍暖还寒,诗人的笔下难免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浅浅的忧伤,这是“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精神状态。不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一看,是以北宋都城为背景的。那是另一种极其阳光愉悦的清明节。不仅永远不会“断魂”,反而会被吸引到宋代的开封城,投入到一个狂欢般的节日里。都写清明,但诗画能让人感受不同,这大概就是艺术的魅力吧。
这幅画卷长五米,高0.24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善本。画家经过十年的工作,以高度的艺术概括,把这片经济发达、人民富裕、山川繁盛、繁花似锦的北宋地区,呈现在你的眼前。它错落有致的构图,恰到好处的布局,画面复杂多变,场景轻松多变,让你眼花缭乱,惊叹不已。画家张择端,我们只知道他曾经在翰林画院工作,是(今山东诸城)人,其他的我们一无所知。然而,他的画却让他流芳百世。
最值得尊敬的人,张择端,作为皇家画家,把目光定在了清明时节的开封街头,跳出了朝廷的繁文缛节,走进了市民的平凡世界。不能说是独具慧眼的创新创举。他以众多的人群为主线,以城市生活为剧本,以江船、公路桥车、市井游客、商店摊贩、茶馆酒馆、典当行、民居院落、树木花草为背景,把骑马、坐轿子、挑担赶驴、卖茶卖酒、算命占卜等形形色色的人,组合成如此丰富的内容、庞大的规模和形式。
沿着这幅画的画卷,从春天的郊外景象,到繁忙的汴河码头,再到热闹的市区街区,我们不仅听到了船夫和纤夫与激流搏斗的呐喊,听到了骡子和骆驼在市场上行走的声音,还听到了小贩和店面的叫卖声,餐馆和酒店里猜拳喝酒的喊声,我们不仅看到了行人和围观者窃窃私语。所以这幅画的历史价值就在于它对一千年前中国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瑰宝。
宋代开封人是怎么生活的?我们可以从元稹的《东京之梦》和廉的《汴京遗址志》中略知一二,但文字记载远不如张择端的绘画给你提供一个直观的形象。感谢这位画家,让我们见证了11世纪至12世纪北宋鼎盛时期汴梁都城的面貌,也是最为生动、灵动、真实的蒙太奇画面。那么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开封这个100多万人口的世界级城市,在当时是如何的富裕、繁荣、发达、文明。
文艺的目的历来分为“为小我”和“为小我”(或“为小我”)。虽然没有“为了大我”和“为了小我”(或“为了自我”)之分,但那些“为了大我”的人,通常在自己的悲欢离合之前,关注的是时代的沧桑、人生的复杂、社会的变幻莫测、世界的堕落。而“为小我”(或为小我),总是先考虑个人的喜怒哀乐,或某些人的爱恨情仇。因为主次的区别,用力的轻重,视野的宽窄,追求的不同,“为了更大的自己”的时空观念是比较宽广宏大的,所以可以爬得高,看得远,但是可以发扬光大,所以“为了更大的自己”的作品总会带给我们精神上的震撼。“为大我”的人的这种大气、豪气、魄力、朝气,是“为小我”(或“为自我”)的人所不具备的。同样,“为了小我”(或“为了小我”)的精致、细腻、精致、精致,通常能带给我们情感上的嗡嗡声,而这些地方也容易成为“为了小我”不够照顾和推敲的薄弱环节。
《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部全景式的制作、宏大的场面、史诗般的作品,更是一部在细节上精雕细刻、在细节上求真、在细节上不遗余力的作品。这是一部完美的作品。据百度百科引用的钱《濯堂文存》记载,《清明上河图》共有1659个人物,209个动物,是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1638+095人,《红楼梦》的975人。而且个个栩栩如生,个个栩栩如生。因此,千百年来,它一直被中国人视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杜牧的《清明》诗典雅优美,是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代感强,历史感深刻,正是这个有文化内涵的古老中国所需要的。应该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总是花花草草,却没有干城,总是轻吟浅唱,却没有黄钟大吕,总是猥琐,却没有愤懑,总是卿卿我我,没有家国良心。恐怕后果真的很值得担心。
魏:我的母亲——写于2009年清明节。
作者:魏来源:2009年5月29日更新
我母亲去世已经22年了。我经常想起我的母亲,想起我的母亲我总是有点难过。了解我的人总是问我,为什么我总是想念我妈妈,很少提到你爸爸。我说,因为父亲去世的时候,我真的太小了,才两岁,很难记住父亲。现在想来,我对父亲的记忆好像有两种印象,但只能是印象,不敢说是真是假,所以有人说记忆不可靠。有一次,好像父亲背着我去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家。一边爬山,他一边问,毛仔(我的小名),你还有那个外国碗吗?不知道真的是我的记忆还是我妈后来告诉我的这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外国的碗其实是铁做的。为什么叫洋碗?当时很多日用品的名字里都有一个洋字,意思是来自海外。就像今天的进口商品一样。在我老家,农村的孩子喜欢跟着大人,一般都会带外国碗。我估计带洋碗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吃饭的时候怕摔别人的碗,一个是考虑卫生问题。我不知道我的外国碗是从哪里来的。我一直用它吃饭到六七岁,所以我记得国外的碗缺了一个洞,碎了打磨得超薄有光泽。我不知道它去了哪里,反正它已经走了。
另一个印象是,父亲去世的时候,好像是停在我右边破木屋的房间中间。我不知道我父亲已经死了,再也见不到他了。我开心的在父亲的尸体前转悠,说父亲睡着了,死了,好像和我没关系。这就是印象所以,我一直无法唤起我对他老人家的感情。我只能怀念母亲,对她百感交集。
我想我妈妈年轻的时候一定很漂亮。她轮廓清晰,眼睛明亮,身材瘦削,看起来很有活力。她在一条河边长大,那个地方叫山岑溪。她的父亲,也就是我爷爷,是做生意的,生意很大。据说一次会有很多山羊被赶到遵义去卖。解放前没有路,我们这一代人赶着羊到遵义卖几天,真的很佩服。我母亲的家族企业应该名副其实。到了1970的时候,我可以从我富裕的叔叔家看到它。我妈家有五个姐妹,只有一个哥哥,就是我舅舅。只是我舅舅因为我妈死的早,对我评价不高,我和我妈也尴尬了很久,所以对我舅舅没什么好感。我没见过爷爷奶奶,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去世的。反正我从小就很少去舅舅家。我妈第一次嫁的那户也是我们山村的大户人家。解放之初,被划为富农。后来因为与寨上某权贵家族发生矛盾,被告被指为地主。我妈的第一任老公终于忍不住在各种“打地主”的动作中上吊了。不知道具体年份。
后来母亲改嫁,和父亲组成了家庭,但父亲没活多久,很快就去见马克思了。我父亲是个有文化的人,也是个贫苦的农民。他在村舍里很有声望。据说解放前是个乡长什么的。我猜测,母亲带着孩子改嫁父亲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得到父亲的保护。没想到,父亲是个短命的人。他去世后,我妈还是不声不响,把这个包袱加在我身上。
我出生在文化大革命前一年。懂事的时候就看到妈妈被生产队骂了三天,动不动就被拉去开会。残忍的民兵经常把她打到腰部,我妈在这期间得了病:抽搐。我和我妈每年都吃不饱饭,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总要东借西借度过难关。记得有一年,我妈在我们住的木屋后面开垦了几小片泥土,种了玉米,收获了几十斤粮食。没人问我妈什么时候开垦的土,也没人干预她耕种的时候。收庄稼的时候有人捣乱,收粮食的时候超过了收成。于是,专案组负责人带着人来到我们家后面,我妈跟他们讲道理。那些人说房东不诚实,有许多诡计。领导说,带她去公社。就在那些人抓住我妈的时候,我妈突然晕倒在地,口吐白沫,全身抽搐,那些家伙就松手离开了现场。我母亲在地上躺了几个小时才醒来。妈妈醒了,问那些人去哪里了。我说他们已经离开了。我妈的“病”虽然身体上受了点苦,却挽回了我们家几十斤粮食的损失。从那以后,我一直对专案组组长怀恨在心。虽然他是另一个村的,但是我去县城赶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个满脸横肉的人。改革开放后,土地承包到户,工作队的组织早已烟消云散。有一次,我在县城的街上碰到这个叫陈茂昌的家伙,看到他的脸已经变成了姜条,背也弯了,已经变回了一个风尘仆仆的老农。组长的威信早已荡然无存。他认不出我,但我会永远认出他曾经凶狠的脸。那一刻我真想冲上去对他说,你还记得你以前的样子吗?但是我原谅了他,没有让他想起过去。
后来我妈一被罚就抽搐,一生病就口吐白沫,让我妈虽然身体痛苦,但减少了折磨和非议。我在一篇文章里写过,有一次,我妈被队里抓起来的人吊死批评。我大概七八岁的时候,因为我不讲道理,觉得我妈真的是个坏人,所以很讨厌我妈。痛苦是因为她是我的母亲,是抚养我长大的亲人,但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那种伤害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理解的。我很难过,但我无能为力。看到妈妈吊在房梁上,我很无助,跑到一个山坡上哭,天黑了不敢回家。我妈虽然被吊死了,但是晚上还是把儿子带回家了。
我妈不仅被邻居欺负,还经常被叫到公社被批评。打完后,她会去做义工,少则一周,多则三四天。那时候我和我妈的生活真的很难过。我妈提过很多次,说我一定要死在外面,不能死在家里,因为我还小,担心我怕(我们山寨里流传着鬼),但她还是没有像第一任丈夫那样自杀,一直熬到1978 * *的生产者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她母亲来说,这是一种解放。当她听说地主的帽子在北京被邓小平摘掉时,起初她不敢相信。当她得知这是真的时,她妈妈哭了。她说:我不怕别人家丑外扬,也不用做那些错事...
我50岁的母亲从此像变了一个人。她几乎再也不会抽搐了,精神也突然好了起来。但毕竟是她的“早解放”,也是我们新生活的开始,所以生活总是很艰难。但毕竟一年比一年好,大概1984。我和我妈攒了点钱把我们摇摇欲坠的木屋翻新成新的,但是我妈还没享受三年就离开了我。那是因为我们还是太穷了。我妈生病,拖了20多天,直到变成阑尾炎穿孔,已经来不及救她了。
我妈走后,我买了一口可怜的棺材,把她埋在了地下。之后我离开了家乡,去了省城读书。从那以后,我一直在四处流浪,很难回到家乡。1990年代初,攒了点钱,回家给父母的坟装了个简易墓碑。在碑上,我刻了“孝魏”几个字。当时觉得自己做的还不错。我哪里尽到了孝心?这完全是自欺欺人。无论之前还是之后,我一直在流浪,流离失所,春节和清明节都没能回老家。慢慢的,很多东西在岁月的长河中淡漠了。如果不是感人的一幕,就连母亲这辈子最亲的人也记不住他们的音容笑貌。我们还能谈什么?
今年清明节前夕,我碰巧看了中央电视台朱军台主持的一个思念亲人的节目。我找了很多名人来“纪念”,包括、、葛、、倪萍等等。当他们思念亲人的时候,有的痛哭流涕,有的情绪低落。复旦大学的葛教授对他的导师的怀念,我尤其有同感。他老师的骨灰没有保存,而是散落在山河湖海。他说,我没有拜师的地方,但我会想起他。他将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我认为当一个人死了,他就失去了理智。他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他凭什么要留个盒子给活着的亲人添堵?祭祀与否有什么意义?说得好听点,对整个社会都不好。每年都给相关部门增加不少安全意识。唯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我们中国人有“孝”和传统美德。但是它能做什么呢?
和我一样,爸爸妈妈都去世这么多年了,每年清明节都没能回去祭拜他们,给他们扫墓。他们仍然不是这样的。可能以后女儿根本想不起来爷爷奶奶了,就像我想不起来爷爷奶奶一样,因为我没见过爷爷奶奶,就算见过也很亲热?三代之内,他们的坟墓依然杂草丛生,惨不忍睹。时代变了,也许连坟墓都找不到了。
我想我未来的家应该不会让我女儿很累。我离开的时候,会把我的肉体烧成粉末,然后撒在我喜欢的山川里,融入我喜欢的大自然。真的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