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

大多数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至今至少有三种说法,如:纪念屈原;吴越的民族图腾祭祀理论;邪月邪日驱离,等等。迄今为止,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最有影响的观点是为了纪念屈原。

先说这些历史渊源,从流传最广的《屈原纪念馆》说起:

第一,纪念屈原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立即划船施救,一路到洞庭湖,却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当时下着雨,湖上的船都聚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博士时,又冒雨出门,冲进了茫茫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在河上划船,后来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百姓怕河里的鱼吃了他的尸体,就回家带饭团扔到河里,防止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吃粽子成了习俗。

二、吴越民族图腾节

现代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在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着一种具有几何版画和陶圩特征的文物。据专家推断,残存的氏族是历史上崇拜龙图腾的氏族——百越氏族。

出土陶器上的装饰图案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不断纹身的习俗,生活在一个水乡,并把自己比作龙的后代。其生产工具中,有大量的石器,也有铲、凿等小型青铜器。作为日常用品,用于烹饪食物的印花陶鼎是他们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直到秦汉时期,越人仍有100多人,端午节是他们创立的祭祀祖先的节日。在五岳氏族之前,我们的祖先华夏氏族以龙为部落象征。伏羲、女娲、颛顼、禹、黄帝都是著名的龙首,他们把龙作为自己的图腾。他们认为龙是最强大的神,华夏人的后代把这些著名的祖先视为龙的化身。从此,就有了隆重的祭龙仪式。

甚至到了今天,我们还自称是“龙的传人”,世界各国都视龙为中国的象征。每年的五月初五,吴越人民都会举行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里或用树叶包好丢入水中,让龙吃。他还把自己乘坐的船画成成龙的形状,随着岸上急速的鼓声在水上划着各种游戏和比赛。这就是端午节及其习俗的由来。

第三,恶月恶日驱离

古人对世界的了解有限。他们发现,每年春夏交替时,空气潮湿,毒虫增多,瘟疫就会发生,人容易生病,这在农历五月初最为明显。

特别是在古代,人们缺乏明确的医学知识和医疗设施,生活环境恶劣。面对疾病和蚊子,人们只能用消极的态度和恐惧来预防和寻求好运。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五月是“坏月”、“毒月”、“坏月”的信仰。由此,五月复杂的禁忌和禁止就演变了。

于是,人们开始积极对抗“恶月”。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积极应对自然灾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巫术。在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的龙舟赛中,仍有大量古代巫术的痕迹,如前一天晚上点船、养船上火、选头人、倡导送饭等。

同时,端午期间,门外挂艾叶、菖蒲,取新鲜艾叶、兰草沐浴洁身。这种习俗也包含着古代求福避邪的痕迹。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其他习俗:

1,吊钟馗。

在江淮地区,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挂钟馗雕像辟邪的习俗。李富《钟馗图》云:“面目狰狞豪放,石榴挂青天。张君一扫魔功,不使人鬼画符。”。

意思是在家里挂钟馗可以保平安,需要整个五月都挂,以表达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一月在大厅挂钟馗画图辟邪。

2.挂艾草

古人之所以在端午节插艾草,是为了辟邪避毒,因为古人认为“重午”是禁忌之日,在这一天五毒散尽,艾草是一种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有招徕万福,祈求身体健康的意思。

3.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据说屈原跳河后,当地人民立即划船去救他,但没有成功。为了表达对屈原的敬意和哀思,人们在汨罗江上划船,后来慢慢发展成龙舟比赛。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通常包粽子,还有赛龙舟。这一天可以说是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