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各民族的习俗,

1,满语

元旦临近,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写对联,写祝福。腊月三十,家家户户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初十六,每天都是红灯高挂。年夜饭包饺子比较好,注意打褶。煮饺子的时候,有的包着铜钱,吃的人运气好。

春节拜两次,大年三十晚上拜一次,告别旧年;新年第一天再拜,迎接新年。春节前会有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也有元宵节。

2.朝鲜族

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种丰盛的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夜,全家人彻夜不眠,演奏gayageum,吹笛子。在第一天的黎明,人们穿上节日服装向他们的长辈拜年。

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庆祝聚会。几位当选的老人登上木制“观月架”,伴着长鼓、笛子、唢呐载歌载舞。

3.苗族

在过年期间,苗族人的主要活动是斗牛和打鼓。斗牛时,往往有一两千人(有时多达五六千人)前来观看。斗牛结束后,会有“打年鼓”的活动。他们会把事先从各家各户收集的糯米酒扛到会场中央。喝酒时,每个人都会随着鼓声或芦笙的旋律跳舞,同时传递包裹。每当鼓声停止,谁花谁唱。

4.布依族

布依族人在除夕或初一一定要吃一碗血米粥。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吓人,其实是把鸡肉切成块,和血糯米一起煮出来的粥。

传说这种习俗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贵州的一些布依族人煮血米粥,让全村男女老少吃最后一顿团圆饭。之后,他们就各奔东西了。当他们再次相遇时,能说出鸡粥来历的人都能认出对方。

5.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同胞过春节的方式很特别。正月十六早上大家会搞活动互相抹黑。但是,儿子或儿媳不允许和父亲互相摩擦,兄弟姐妹也不允许。年轻人给老年人抹黑要先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