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时间:2001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朝(14-17世纪)。昆曲的唱腔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所有的现代戏剧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川剧、京剧。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也是培养京剧演员的基础科目。昆曲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盛等角色)也被其他剧种借鉴。《牡丹亭》和《长生殿》已经成为传统剧目。昆曲表演有锣、鼓、弦和箫、箫、笙、琵琶等打击乐器伴奏。昆曲的舞蹈动作主要分为两类,表现力丰富。

古琴

时间:2003年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古琴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中国的绘画、诗歌、文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琴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独奏乐器之一。人们经常弹古琴不仅是为了演奏音乐,也是为了自娱自乐、静心养性、亲密朋友间的情感交流。

从早期的文学作品和考古发现可以知道,古琴在中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的表演是优雅和地位的象征,所以成为贵族和文人的精英艺术,而不是面向大众的表演艺术。其实,古琴与中国文人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它是中国文人所需要的“琴、棋、书、画”的素养之一,并居于其中之首。古琴艺术吸收了大量高雅优美的曲调,演奏技法复杂细腻,具有独特的记谱法。大量的乐谱由人们口头流传下来。

古琴有七弦十三徽,演奏者可以通过十种不同的弹拨方法弹奏四个八度。弹古琴有三个基本功:散、按、盘。“三”为空弦发音,其音浑厚浑厚,常用作曲调中的骨干音;“盘”是用左手触摸会徽,发出轻快虚幻的音乐(泛音),奏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曲调;“按”是用左手按弦发音,移动手指可以改变有效弦长,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同一个音高,在不同的弦和徽位,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演奏,如散、按、泛等,音色充满变化。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时间:2005年

2005年6月25日,165438+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中国政府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获得一致通过,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木卡姆”是阿拉伯语,意思是标准化、聚集等。,这里指大曲,是穆斯林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集唱、跳、乐于一体。“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即十二套大曲,即:拉克、齐比亚特、木夏乌拉克、恰嘎、潘吉加、乌孜哈勒、艾奇、乌什贾克、巴切。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就有了。它与草原和游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象征性展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主要文化分布区。

在2009年9月28日至6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了端午节、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中国雕版印刷技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技艺、中国传统桑蚕丝编织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妈祖信仰习俗、南音、南京织锦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民歌、粤剧、格萨尔、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和呼麦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建筑技艺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篆刻

中国篆刻是以石头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独特的雕刻艺术,它是从中国古代印章制作技艺中发展而来的。它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既强调了中国书法的笔法和结构,又突出了一寸见方的篆刻、展示技艺、抒发情感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现,深受中国文人和普通百姓的喜爱。篆刻作品可以独立欣赏,广泛用于书画。

中国雕版印刷技术

雕版印刷技术是用小刀在木板上刻字或图案,然后用墨、纸、绢等材料印刷装订成册的特殊技术。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术早400多年。它开创了人类复制技术,承载了不可估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为主要工具和材料,通过书写汉字,既完成信息交流的实用功能,又以独特的造型符号和笔墨节奏,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从而展现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和情趣气质。中国的书法随着汉字的产生和演变而发展。经过30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用剪刀或雕刻刀在纸上切割和雕刻图案,以装饰生活或配合其他民间活动。在中国,剪纸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融入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传承了连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普通大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人生理想和审美趣味,具有认知、教育、表达、抒情、娱乐、传播等多重社会价值。今天,剪纸仍然是中国人用来表达愿望、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或形式。它介入当代民俗活动,呈现出一种互动的活力和再创造的面貌。

中国木结构的传统建筑工艺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工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主要木构件组合方式,以模块化系统为规模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施工技术体系。建筑技能以师徒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代代相传。用这种手法建造的建筑和空间,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和宇宙的认识,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审美意向,凝聚了古代科技智慧,展示了中国工匠的精湛技艺。这种建筑技术体系延续了7000年,遍布中国各地,并传播到日本、韩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它是古代东方建筑技术的代表。

南京金运织锦工艺

南京金运织锦工艺具有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它采用“整经断纬”等核心技术,在结构复杂的大型织布机上,用丝线、金线、孔雀翎线等材料编织出奢华的面料,如龙袍,由两个人手工操作。南京金运织锦工艺体系完整,是人类非凡创造力的见证。如今,以锦绣云朵而得名的南京云锦,依然是中国传统织造技艺的经典,用于织造高档面料,深受百姓喜爱。

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它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多种多样的祭祀、娱乐、保健等民俗活动都是由驱毒辟邪的季节性习俗衍生而来,主要包括: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叶、挂菖蒲、饮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除五毒等。各地的各种活动略有不同,如湖北省秭归县屈原故里的端午节习俗,黄石市西塞神州节,湖南省汨罗市汨罗江沿岸的端午节习俗,江苏省苏州市和浙江省苏州市的端午节习俗。端午节是一个具有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间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蹈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蹈是一种集表演、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祭祀祈福,庆祝丰收。舞蹈具有生态、质朴、粗犷、和谐的特点。舞前踏地祭神,表达了尊重和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舞者们随着唢呐、长笛和锣鼓的节拍载歌载舞,表达他们对幸运和幸福的美好祝愿。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农业乐舞已经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液,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

格萨(思尔)

《格萨尔》是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的神圣功绩的宏大叙事。史诗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拯救众生而献身于阴间,带领郭玲人民降妖除魔,抑强扶弱,安置三界,完成人间使命,最终回归天庭的英雄故事。在优秀艺人的说唱下,史诗流传千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高原的广大牧区和农村。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和其他相关民族关于自然事物的经验和知识,成为藏族和其他民族普通民众享有的精神财富。

侗族大歌

侗族民歌是没有伴奏和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包括语音歌、叙事歌、儿歌、踩堂歌、拦路歌。“优于他人”是其传统的声音组合原则,其鲜明的艺术品格是美与和谐。歌手教授歌曲,合唱团以民族方式演唱。它承载和传递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伦理习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

花儿

花儿是流传于我国西北三省(区)的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裕固族、蒙古族之间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人比作花而得名。它用中文演唱,并受到羌族、藏族、汉族、土族和穆斯林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花儿生于明初(公元1368年左右)。由于音乐特点、歌词、流传地域的不同,分为河湟花、陶敏花、六盘山花三类。人们除了在田间劳作、在山野放牧、在路上歌唱之外,每年还会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自发举行大型的民歌大赛——“花会”,具有多民族文化交流和情感交融的特殊价值。

玛纳斯

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传唱千年,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它有大量不同的歌曲,其中最著名的是玛纳斯和他后来的英雄的家谱传奇叙事,长达23.6万行,反映了柯尔克孜族人民丰富的传统生活。它是柯尔克孜族人民杰出的创造和口头“百科全书”。相关社区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是其主要的文化空间。

妈祖信仰习俗。

妈祖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航海守护神。公元987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为救沉船而献身,受到岛上人民的崇拜,成为海神。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和妈祖影响力的扩大。妈祖习俗信仰是以崇拜和赞美妈祖美德、行善和仁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为表现形式的民间文化。这种信仰和习俗流传到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2亿多人的崇拜,流传至今。湄洲岛是妈祖庙所在地。

呼麦

呼麦是蒙古族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同时唱两个声部。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独树一帜。呼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呼和浩特和新疆自治区的阿尔泰山蒙古族聚居区。这种唱法在蒙古、俄罗斯、图瓦卢和美国也能听到。呼麦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唱法,是蒙古族的杰出创造。传达了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间万物深刻的哲学思考和认识,表达了蒙古族人民追求和谐生存发展的思想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1南音

南音是一种唱弹结合的表演艺术,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音乐类型之一。南音用泉州方言演唱,主要用琵琶、笛子、二韩、三弦、拍板等乐器演奏,乐曲用“六思一念”五个汉字书写。现存古乐谱3000余首,保留了从晋代(公元265-420年)到清代(公元1644-1911年)不同类别的曲目。音乐风格典雅细腻,其唱腔形式、乐器形制、宫廷旋律、乐谱、记谱法独具特色,为我国古代音乐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南音是相关社区普通大众的珍贵文化遗产。

热贡艺术

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是藏传佛教的重要艺术流派。始于公元13世纪的热贡艺术,主要分布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龙吾河流域的五屯、年都乎、果玛日、嘎萨里等村落,内容以佛教故事、历史人物、神话传说为主。热贡艺术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受到信仰藏传佛教的各族僧尼的喜爱。它承载着热贡文化的历史发展,是相关社区广大民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养蚕与丝织技艺

养蚕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身份的文化象征。这一遗产包括植桑、养蚕、缫丝、染色、丝织的全过程,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精巧的工具和织布机,以及由此产生的丝绸、纱、锦、缫丝等丰富多彩的丝绸制品,以及由此过程衍生的相关民俗活动。五千年来,它为中国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传统的手工艺和民俗活动至今仍保存在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包括杭州、嘉兴、湖州、苏州)的太湖流域和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国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藏戏

藏戏是一种有面具和歌舞的藏戏,形成于14世纪,流传于青藏高原。剧目是八部藏戏,大部分是佛经中劝善惩恶的神话传说。藏戏最初在民间流传,由艺人传授,在广场或寺院表演。后来成立了专业剧团,出现了舞台表演形式,都得到了藏族人民的认可和喜爱。藏戏承载着藏族文化的血液,反映着藏族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是藏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泉青瓷的传统烧制工艺

龙泉青瓷的传统烧制技术是一种具有生产性、技巧性和艺术性特点的传统手工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龙泉青瓷的传统烧制工艺有原料的粉碎、淘洗、陈腐、泥练;成型、风干、切坯、装饰、素烧、施釉、装盒、装窑;最后在龙窑里用柴火烧。龙泉青瓷在原料选择、釉料配制、造型、窑温控制等方面都有独到的技艺。龙泉青瓷烧制技术服务于人类生活,其成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陈设瓷、装饰瓷、茶具和餐具是烧制技术和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龙泉窑烧制的“粉绿”和“梅绿”厚釉瓷器典雅、含蓄、淳朴、恬静,是中国古典作品审美情趣的表现。

宣纸的传统生产工艺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是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具有质地柔软、不腐朽等特点。自唐代(公元8世纪初)以来,它一直是书法、绘画和古籍印刷的最佳载体,是机制纸无法替代的。宣纸传统生产工艺有108道工序,对水质、原料准备、设备生产、过程控制都有严格的要求。这项技艺通过口耳相传代代相传,不断完善,并与各种文化元素相结合,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促进民族认同、维护文化多样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Xi安鼓乐

Xi安鼓乐是流传于Xi安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鼓乐。乐队组织分为打击乐器和旋律乐器,演奏形式分为坐曲和奏曲。至今沿用唐代(公元618-907)和宋代(公元960-1279)的民间字谱书写方法。该曲结构庞大,风格典雅,是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粤剧

粤剧是一种用粤语演唱的剧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粤剧吸收了多种音乐和戏剧元素,将梆子和黄儿的旋律与粤语的音韵完美结合,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国南北戏曲的集大成者,区别于中国其他剧种。作为粤语地区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中国戏曲,粤剧以其多样而独特的表演形式,渗透在岭南传统和现代生活中,成为族群认同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个项目

强年

羌年是中国四川省羌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庆祝。在节日期间,羌族人崇拜神灵,祈求繁荣,展示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和尊重,促进社会和谐和家庭和谐。在石碧(祭司)的精心指导下,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举行了隆重的祭山宰羊祭神仪式。然后在石壁的带领下,村民们会跳皮鼓舞和萨朗舞。活动中,石壁唱起了羌族传统史诗,人们边唱边喝,其乐融融。除夕夜,每个家庭的户主将主持祭拜仪式、祭祀和供品。通过过年,羌族的传统、历史积淀和文化信息得以传承和传播,民众的社会习惯得以巩固,羌族人民也可以表达对万物生灵、祖国和祖先的尊重和崇拜。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迁徙活动越来越频繁,年轻人对羌族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低,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少的人庆祝羌族新年。2008年汶川大地震摧毁了很多羌族村落,羌族聚集区损毁严重,羌族农历新年岌岌可危。

中国传统木拱桥建造技术

中国木拱桥的传统建造技术是基于传承人对环境和结构力学的认知体系。它利用原木材料、传统的木制建筑工具和手工技术,利用“制梁”等核心技术与榫头、榫眼连接,构建了一个极其稳固的拱桥技术体系。木拱桥的建造由一个木匠指挥,由其他木匠完成。木匠手艺是按照严格的程序,通过口头传授和亲自示范传承下来的,或者是通过师傅教徒弟或者作为家庭手艺代代相传的。木拱桥作为传统工艺的载体,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个交流场所。它们是当地居民的重要聚集地。人们在木拱桥上交流信息,进行娱乐活动,举行祭祀仪式,从而加深感情,彰显文化特色。中国传统木拱桥创造的文化空间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和相互尊重提供了环境。然而,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木材的稀缺,可用建筑空间的匮乏,已经威胁到木拱桥技术的传承和生存,这一传统已经逝去。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海南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用棉线、麻线等纤维制作衣服等生活用品。黎族妇女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会了扎染纱、双面绣和单面提花等纺织技艺。母亲通过言传身教传授技能。黎族妇女仅凭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传统风格的理解来设计纺织图案。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这些图案成为黎族历史、文化传说、宗教仪式、禁忌、信仰、传统和民俗的记录者。黎锦是黎族重要社会文化场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一些宗教仪式和各种节日,尤其是婚礼场合。在这些重要的日子里,黎族妇女会为自己设计服装。黎锦传统纺织技艺作为黎族文化的载体,是黎族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近几十年来,掌握编织和刺绣技艺的女性急剧减少,李锦传统纺织技艺濒临灭绝,亟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