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与暑热内蕴证简介
2英文参考疟疾热证内蕴证[中医术语审定委员会。中医术语(2010)]
3.用热证[1]定义疟疾,热证是指暑热之邪,郁于内,热多寒少,或不冷,汗出不畅,头痛,关节酸,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状。
4疟疾病因病机、暑热内郁证:外感疟邪,或疟邪隐伏,夏季亦凉亦炎。暑热溢入胃中,便会灼伤肠胃,便成了痢疾疟疾[3]。
5疟疾、暑热内郁证的症状疟疾、暑热内郁证患者,发作时多热少寒,或不冷,汗出不畅,头痛、关节酸痛、口渴、便秘、小便赤赤、舌红苔黄,或舌干无苔,脉数多[4][3][5]。
6证候分析:阳热盛,疟与营卫相搏,内热炽盛:疟因阳盛,或暑伤,暑为内热,内热炽盛。阳气盛,而热,所以看到热的发作多寒少寒,或者热不寒。热盛伤阴,故渴则饮,便秘则尿赤。夏天夏天贪凉,同时感到寒冷,外肌失衡,导致出汗不畅。邪热与阳气相争,所以关节发酸。当致病因素过多时,就会头痛。舌红、苔黄、脉弦数都是内热盛的标志。[4][3][5]
7.7.1治疗疟疾、暑热和内郁综合征的处方治疗[4]
7.1.65438+
7.1.2方剂疟疾、暑热内郁可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备注】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知母、生石膏、甘草、粳米、桂枝。方中用白虎汤清热生津;桂枝祛风散寒。可加入青蒿、柴胡,以祛邪。若热多寒少,气短胸闷不适,汗多,无关节痛,热盛伤津伤气,可改用白虎加人参汤【备注】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可参与加味治疗。津液伤重口渴者,加生地、麦冬、石斛、玉竹滋阴生津。
7.2针灸治疗[3]
7.2.1治疟治暑内郁,宜清热祛邪,祛秽止疟。
7.2.2取穴以督脉、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为主。取大椎、曲池、外关、后溪、桃道、卫中。
7.2.3若穴位先热后冷,则加公孙。
7.2.4针灸方法:采用泻下法,可用三棱针针刺大椎、导道、卫中穴止血。
7.2.5方志大椎、道是疟疾防治的有效点。曲池、外关、后溪属于手的三条阳经,合在一起使用,可以调理阳经的气血,用泻下之气分离湿热,还可以防止热陷心包。委中清热清浊。
7.3食疗7.3.1治疗疟疾、暑热内蕴证宜清热解表,调和祛邪[5]。
7.3.2推荐食材疟疾热郁证患者建议食用知母、生地、麦冬、石斛、玉竹、黄精、葛根等。[5].
7.3.3推荐食疗处方[5]
1.知母葛根饮料:知母15g,玉竹30g,葛根30g。服三味,煎汤,每日二饮。?2.地精饮:生地30g,黄精30g。服二味,煎汤,每日二饮。
3.西瓜汁茶(《中医流行病学》):新鲜西瓜,去籽取瓤,取汁,常喝茶。
8关于疟疾疟疾(malaria[1][6])是疾病的名称[7][8]。参见《太平盛慧芳》卷74。《黄帝内经·苏文》称疟疾和肺结核;《金匮要略》称疟疾[8]。俗称钟摆[7]。疟疾是指以感染疟原虫、流毒或风、寒暑、湿邪、寒热、头痛、多汗、偶有间歇、反复发作为特征,长期处于威胁下的肿块[1][4]的疾病。多在夏秋季[4]。发作时寒热交换称为“正疟”;但冷而不热的叫“疟疾”;但热不冷而被称为“疟疾”;发烧感冒称为“温热疟疾”;在岭南因寒热不清而被称为“疟疾”。疟疾久治不愈,威胁之下有肿块,称为“疟母”[3]。
除了辨证用药外,常山、草果、舒漆、青蒿等。可常加用于疟疾的治疗,并可采用针灸和穴位贴敷[8][9]。针刺治疗间日疟既能控制症状,又能使疟原虫检查转阴。但恶性疟严重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现代医学中的疟疾大多属于阳性疟疾的范畴,有时也像温热疟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