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创立了什么历法?
周代
周朝在继承和发展商代观象计时成果的基础上,推进了历法的制作工作。在周代(大云春秋中期,即公元前600年左右),土贵发明了确定冬季至日(一年中午影最长的一天)、夏季至日(一年中午影最短的一天)等重要节气的方法,从而可以更准确地设定回归年的长度。周朝的天文学家已经掌握了计算日月满月的方法,可以确定新月,这在《诗经》中可以得到证实,反映了周朝乃至周朝以前的数据。书中《十月之交的潇雅》中记载:“十月之交,新月有食,若隔月食,则正常。这一天为什么不吃?”这是中国古籍中第一次出现“朔月”一词,也是中国第一次明确记载日期(周幽王六年,即公元前776年)。《周历》的第三个进步是,从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回归期已经定为365天,并且发现了19的七个闰月的设定方法。在这些成就的基础上,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科学历法——季历诞生了。在欧洲,罗马人也使用公元前43年采用的儒略历中365天的数据,但比我国晚了约500年。19的7闰法是古希腊人默冬在公元前432年发现的,比我国晚了约100年。季历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历法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当成熟的时期。当时的黄帝历、颛顼历、夏历、阴历、周历、鲁历,合称为古六历,其实都是季历。季历问世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历代编年史家多次改革,不断完善我国古代历法,丰富其内容。
汉朝
第一次对季历的改革是西汉武帝时期、罗等人提出的81分钟历。由于汉武帝在元丰七年(公元前104年)下令创制新历法,将元丰七年改为太初元年,并规定十二月底为太初元年终,即孟春正月至十二月底。这种日历被称为太初日历。这种历法的长度是29 43/81天,所以叫做八十一分,或者叫八十一分历。《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资料完整的古代传世历法。与季历相比,它有三个改进:以正月为一年的开始,将中国创造的二十四节气分布在十二个月中,将没有中性大气的月份作为闰月,使月份和季节更加合理;行星的交会周期测量比较精确,比如水星是115.87天,只比目前测量值115.88天少0.01天;采用135个月的交配周期,即全年饲养期为346.66天,仅比今天的实测值大0.04天。东汉末年,刘虹(公元158-167年)制定了干象历,首次将回归年的尾数缩小到1/4以下,成为365.2462天。他第一次将月亮运动的快慢变化引入历法,成为第一部具有确定新月算法的历法。这种历法还给出黄道与黄道交点约六度的数值,并由此推断,只有月亮在黄道与黄道交点十五度以内,才有可能发生月食,这实际上提出了“食限”的概念。气与十二月的对应关系为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和六月,春分的气雨在谷雨小满夏季至日330 0 60 90 120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和十二月,秋分的气在初霜,小雪在冬季至日150 180。
晋南北朝
南北朝时,祖冲之首次将东晋(公元281-356)余发现的岁差引入他的《大明历》,确定了45年11个月的年差。虽然这个数值比较大,但是它的开拓性成就是很大的。祖冲之测得的交点月长为27.21223天,仅为目前实测值的千分之一。隋代的(公元544-610)在推算黄时,采用了更为准确的年龄差,即75岁。刘卓编纂的皇帝日历也考虑到了太阳和月亮的不均匀性。为了得到新月的准确时间,他创造了等间距二次差分插值公式。这一创造不仅在中国系统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隋朝
隋朝的统一有利于中国天文学的继续发展。人才和物资都集中在朝廷,国家财力雄厚。天文学家可以利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天文新发现来推动历法的进步。他们还利用所掌握的大量资料,系统地编纂了古代天文资料集,撰写了许多新的天文著作。另一方面,手工艺技术的进步帮助天文学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功能空前完善的新型大型天文仪器,促进了天文观测的发展。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自然观。隋代天文学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东方天文学的体系,显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成熟。晋代以前,中国天文学家不知道岁差的存在。晋称帝后,首次提出将50年的冬令时西移一次。南北朝时,祖冲之首先考虑的是历法中的岁差,但他认为45年11个月的岁差为1度。在隋朝,刘卓使用的岁差值在历史上相差75年。这非常接近精确的进动值。当时西方仍使用100年的数值,可见刘卓的“皇历”在当时是最先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