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是一年中的第五个节气,根据公历4月5日和6日,根据农历3月的上半月。古人算节气,都是从冬天的至日,从冬天的至日到清明,中间有七个节气。每个节气计算为15天,就是105天,清明节就是106天。所以古人说:“冬至日十六日为清明”,并说:“春分十五日,会带来清明之风。”

“清明”一词在古籍中有解释:“万物至此清净明”;在其他书中,也有“通世华、鉴、盛”、“清明风居东南次元,主风吹万物”等。清明在中国象征着黄河流域。树木枯萎的寒冬已经过去,阳光明媚的春天已经到来。劳动人民根据节气安排他们的庄稼。二十四节气中有“清明忙种麦,谷雨忙种田”的说法。

清明流行于遥远的周朝。古人对这个节日非常重视,历代诗人、词人都描写过清明节的盛况。自古以来,人们在清明节留下了许多习俗。

清明节扫墓祭祖由来已久,成为一种习惯。扫墓,也叫扫墓、祭扫、上坟。清明节扫墓,是因为惊魂未定,春分已过,冰雪消融,草木发芽。人们想到祖先的坟墓,狐狸兔子有没有扎洞,会不会因为雨季而坍塌。所以他们一方面去坟头除杂草,修树枝,给坟头添点铲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一些纸钱,在树枝上挂一些纸条,举行简单的仪式,以示对逝者的缅怀。

古代有二三月出游的习俗。“二月二日,东风吹笙”,“三月初三,风和日丽,长安滨水多美人”,描绘了唐人的壮丽景色。在古代的这一天,人们聚在一起交朋友,扶老携幼,在郊外好好春游,然后围坐野餐,黄昏时分返回。

人们愿意在扫墓和踏青的路上采些野花戴在头上,顺手折些柳条插在屋前屋后。据说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农民的创始人神农,他教人们种植庄稼。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纪念,一种长寿的愿望。戴柳的习俗被消除了,但插柳却流行起来,成为中国人春天种树的植树节。

清明节前后,有许多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体育活动,如拔河,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和斗鸡。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历代的记载非常多。诗人思路清晰的作品更是精彩绝伦,令人过目不忘。从这些意义上说,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传统节日。这是一个哀悼的机会。全国各地的青少年成群结队地到烈士陵园瞻仰,或邀请革命先辈作报告、讲革命故事,或组织游览、旅行、参观名胜古迹、收集标本,丰富了节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