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课文;自然的语言

首先,自然的语言

本文介绍了物候学知识,说明了学习物候学的重要性。

“自然的语言”用来描述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把自然界的各种物候现象比作“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理解和研究它的重要性。

正文原标题改为“自然的语言”,将自然拟人化,显得生动、有趣、新颖,比直接说“物候”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符合“科学小品”等文章的特点。

下面再读一遍全文。先将自然段落标上序号(1-12),5分钟快速阅读,思考第一个练习的四个小问题并填写段落序号。

【学生阅读练习后简短讨论。每个小问题后面的括号里要填的序号是:

问题1(1-3);问题2(4-5);

问题3(6-10);问题4(十一到十二)。〕

(3)明确层次,分析顺序。

说明性文章要把事情讲清楚,通俗易懂,一定要注意组织。请围绕课文的中心——物候学的介绍来划分段落,并简要概括段落大意。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然后总结:

第1 (1-3)节:从一年四季自然现象的变化来说明什么是物候学,进一步说明物候学及其研究对象。

解释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段(第6-10段):逐项解释决定物候到来的因素。

第四段(第11至12段):解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正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请进一步思考;解释决定现象到来的四个因素的顺序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安排?

[讨论后总结]

解释要有条理,即使绑在一起,也不能随意揣测,要按照一定的标准组织起来,按照适当的顺序逐项解释。正文解释,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按从主(第七、八、九段)到次(第十段),从空间(第七、八、九段)到时间(第十段)的顺序排列,分别用“第一”、“第二因素”、“第三因素”、“除此之外”等词。

(4)学会写阅读总结。

学生通过多次通读,讨论内容和水平,对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阅读实践中,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点,或者记录信息以备后用,我们往往会在大致了解内容后做一些阅读总结。本质上就是筛选信息,把文章的要点或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摘录的形式可以是分割的提纲,也可以是压缩的正文;可以引用原文中的重要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总结。

今天我们来练习一下最简单的阅读总结:从课文中选取一些重要的句子抄在笔记本上,就构成了这篇文章的“总结”。第一步,围绕课文第一个练习中的四个小问题,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并在相关句子下画出曲线。第二步,把这些句子摘录在笔记本上,有时候可以适当调整句子或者在句子前后加一些词,使表达完整。

【学生练习,完成后交流阅读,修改补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把事先写好的“摘要”挂在小黑板上,供学生参考,但不一定要抄老师做的“摘要”。〕

自然语言摘要

1.自然现象,比如草药的盛衰,候鸟的来来往往,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在中国古代被劳动人民称为物候学。

到了现代,利用物候学知识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那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在农业活动中的应用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对农业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3.物候的来临是由四个因素决定的:一是纬度,二是经度,三是高低之别,此外还有古今之别。

4.物候研究,首先是预测农时,选择播期。此外,还有利于安排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种日期,将植物引入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少虫害的危害,有利于山区农业发展。

第二节课

(1)交流阅读摘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两三人交流后总结,鼓励学生课后延伸阅读,经常有意识地做阅读总结】

(2)继续讨论写作方法。

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不仅清晰有序,而且值得理解和学习。在解释事物时,经常会用到例子,例子的数量视需要而定。你可以举出一个、两个甚至更多。大多数情况下,本文只举一个例子,但举两个例子说明经度差对物候的影响。【学生读课文】有必要举两个例子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在说明文字中多举例,少举例是有讲究的。就举一个读者容易理解的例子,不容易理解的再举两个例子。同纬度的沿海地区冬天比内陆地区暖和。如果反过来类比,我们会误以为春天一定来得早,一定很暖和,但实际上是冷的,所以我们接连举出了“大连-北京”和“烟台-济南”两个例子,让人信服。

(3)理解语言的生动性。

这篇解释性文章的语言非常生动。生动的讲解能让人爱读,爱理解。请仔细地、轻轻地先读两遍第一段和第二段。

学生自己看完之后,老师看一遍,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挂起来;

要求学生通过对比和对照,指出上述句子与文中相应句子的区别,启发学生理解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文中的句子要生动得多。[讨论后总结]

句子1不如文中的句子“立春之后,大地从沉睡中渐渐醒来”生动。“逐渐升温”是一般的说法;“从沉睡中逐渐醒来”是拟人化写作的一种自然方式。“睡”和“醒”这两个词用得很贴切,很形象,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地球和初春的地球的不同模式。

第二句没有文中那句“再过两个月,燕子轻归”生动。“来了”是一般的动态叙事;而“回来了”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也包含了热烈欢迎回家的感情。

第三句没有那句生动”...《秋风中落》,而《落地》是一般的动态叙事;《秋风中落》是具体生动的描写,秋天黄叶纷纷落下,仿佛一部彩色电影的镜头展现在眼前。

第四句没有正文第二段的几个原句生动。那些与“大自然的语言”息息相关的文字,经过了隐喻和拟人的写法,也模仿了杜鹃的叫声,写成了催促农民种地的文字,“爷爷奶奶,割完麦插完粮”,比直接说“适时耕种”要新鲜生动得多。

(4)复习复述。

再读一遍课文的第一段,进一步理解上下文中一些单词的意思。然后和旁边的同学交流复述课文。

阿西莫夫的两篇文章

教学建议

第一,主题思想

恐龙是古老的爬行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小的不到一米长,大的几十米长,四五十吨重。有食肉动物和素食者。它们生活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曾经一度统治地球一段时间。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654.38+0.6亿年的恐龙灭绝,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团。这两篇论文,一篇基于在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对《碎沙》的反思证明了外星人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两篇选文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从而找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相互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

二、思路分析

《遍地恐龙》开篇就提出,科学的各个领域联系紧密,各自的发明可能会相互启发,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联系”在哪里?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他们互相“影响”?然后以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为例,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合恐龙生活,那么恐龙是如何漂洋过海来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入了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本身在漂移,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碎沙》提出了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新观点——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了人们对这种曾经主宰地球的生物突然灭绝的兴趣,并解释说科学家研究的目的是“更多地了解这一事件的影响,因为当未来面临这样的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发现的证据,证明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第三,段落结构

《遍地恐龙》的段落结构

全文***15自然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引出用科学观点的解释——“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一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第二部分(自然段2 ~ 14):阐述讲解内容——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从“恐龙无处不在”的发现推断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缓慢但不可抗拒地运动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碎砂的段落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至4段)提出了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两种对立学说,即“撞击说”和“火山说”。第二、三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的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五段至全文结尾),通过对“碎沙”的反思,证明外星人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一部分分为四层。

第一层(第5、6段)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未来我们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段至第10段)说明一位苏联科学家在1961年发现了“应时”,并介绍了其性质,为下文支撑“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11到13段)说明应时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在自然界也是存在的,只是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得出的结论是,撞击会产生应时。事实也证明,火山爆发不会产生应时,从而进一步支持了“撞击说”。

第四层(14段至全文结尾),通过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个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拉顿的岩石地层的例子,这进一步证明了“应时出现的地方肯定有撞击,肯定没有火山活动。”得出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是撞击。

第四,说明顺序

作者采用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物,所以在很短的篇幅里,对抽象的科学知识进行了层层剖析,严谨、简单、易懂。

动词 (verb的缩写)解释方法

要理解这两篇短文,还应注意作者所使用的引人入胜的解释方法。首先是一个例子。在文章中,作者引用了许多例子来说明他的观点。比如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地球其他大陆也有恐龙化石”、“恐龙确实遍布全球”;南半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这一事实表明南极洲不止有恐龙化石。语句严谨。

第二是比较。比如《碎砂》中,在谈到应时与普通砂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采用了“一立方英寸碎砂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砂重得多”的比较法;在《恐龙遍地》中,南极洲的恐龙命运与其他大陆的进行了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类似生物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带到了南方的极地。”

第三是类比。文章还使用了隐喻,使语言生动清晰。比如《恐龙遍地》中“南极中央的南极洲是世界上的大冰箱”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的寒冷程度,以及南极洲在地球上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其他解释方法,如“列举数字”、“作出解释”,此处不作说明。

六、语言严谨准确

“在一个科学领域做出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的“肯定”一词,“这个问题最终可能会得到解决”中的“终极可能性”一词,“650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灭绝”中的“毫无疑问”一词,都可以体现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七、比较阅读教学的建议

这两篇科普文章介绍了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用了简单明了的语言,使得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遍地恐龙》从全世界恐龙化石的角度讲大陆板块的运动。《碎沙》通过探究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受到了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对比阅读,让学生知道写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写。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和整体感知进一步探索文章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

返回

阿西莫夫两篇论文的第一堂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相互启发,找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两篇短文描述了研究结果。

3.短文的写作顺序、解释方法和语言特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象,逻辑的分析和验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关键点:

理解两段短文中所解释的东西,解释的顺序和方法。

困难: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相互启发,找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表达自我的欲望,活跃学习氛围。

三、课表

2个课时

第四,学生活动设计

同学们借科普书籍,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一起研究讨论。

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解释这种观点的依据。

动词 (verb的缩写)教学步骤

第一类

介绍一门新课

多媒体展示了大陆漂移的示意图,并介绍了“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转向墙上那幅他已经看过上千次的世界地图时,他突然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南美洲亚马逊河河口凸出的一块大陆的形状与非洲喀麦隆海岸下陷的部分如此相似?为什么北美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大陆重合?这些大陆在分离之前有可能是连在一起的吗?

这个绝妙的主意让魏格纳兴奋不已,他好几天都没睡好觉。他对地图上的所有大陆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很吻合。后来经过多次研究验证,他大胆提出了震惊世界科学界的著名理论——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在”和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明确的目标

1.理解“不同的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认为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一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掌握“恐龙无处不在”的解释顺序和方法,以证实大陆漂移假说。

(二)整体感知

自己阅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怎么知道「恐龙真的遍布全球」?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全球的说法从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的推断?

讨论是明确的:

1.1986年,南极发现了扑翼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发现了恐龙化石。所以恐龙确实遍布全球的理论是成立的。

2.科学家对南极发现恐龙这一最直接的结论并不满意,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对此有更多的疑问,比如“为什么恐龙能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漂洋过海进入另一片土地的?”深入研究的结论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和难点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再读一遍课文,明确文章的层次顺序和解释方法。

讨论是明确的:

全文***15自然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引出用科学观点的解释——“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一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第二部分(自然段2 ~ 14):阐述讲解内容——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从“恐龙无处不在”的发现推断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缓慢但不可抗拒地运动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在解释“大陆漂移”的主要内容:恐龙之所以无处不在的原因时,本文对“板块构造”理论进行了解读,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面承载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移动时,大陆也随之移动”。“板块构造”讲解生动,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通俗易懂。

主体描述部分。数数是一种重要的解释方式,如“在地球40多亿年的发展史中,泛大陆曾多次形成和分裂,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形成于约2.25亿年前。在存在了数百万年后,这块泛大陆开始出现破裂的迹象。”

"大约2亿年前,盘古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在大约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撞,形成了巨大的喜马拉雅山。”

"到6500万年前,所有的恐龙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灭绝了."

“大约65438+亿年后,(南极)气候越来越冷,植物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大减少。”

“南极洲,位于南极的中心,是世界上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都在南极。那里的冰有几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用大量数据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很有说服力。

此外,与第一部分相比,文章的第二和第三部分阐述了“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必将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结论。

(4)总结和扩展

科学家可以联想到某个科学领域的发现,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做出新的发现。学生要从中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培养创新能力。

给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足迹吗》进行对比阅读,让大家加深对《到处都有恐龙》内容的理解,然后从两篇写法不同但内容相同的文章中找到自己的发现。

(5)转让

借相关资料,或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或看科幻电影,了解恐龙症的世界。

阿西莫夫两篇散文的教学设计:第二课堂

介绍一门新课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巨人。它们曾以900 ~ 1200个属“统治”地球1.7亿年,后一同消失。它是如何灭绝的仍然是一个科学之谜。本文旨在解开这一谜团。学生看完之后会和自己知道的其他观点进行对比,看哪一个更有说服力。

明确的目标

1.我们应该把握本文中恐龙灭绝的观点。

2.本文阐述了他的观点的依据、顺序和方法。

(二)整体感知

自己读课文,思考问题:

1.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两种对立理论是什么?他们的依据是什么?

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打算解释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讨论是明确的:

1.关于6500万年恐龙灭绝有两种对立的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6500万年前形成的一层薄薄的沉积物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其含量极其丰富。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可能已经深入地壳,引发火山爆发,引发火灾和海啸。大量的尘埃进入了平流层,结果阳光长时间无法到达地球表面。这可能是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论”的基础: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一个火山爆发期,多座火山同时喷发,也能造成巨大的灾难,使大量生物灭绝。

作者意在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是撞击。

(三)重点和难点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再读一遍课文并思考:

1.在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定“火山说”?

讨论是明确的:

在作者看来,一个经过论证验证的理论是可以成立的。

作者介绍了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

一立方英寸的碎沙比一立方英寸的普通沙重得多。这种碎沙因此被称为应时。

应时的原子结合得如此紧密,以至于在正常情况下,应时可以持续数百万年。(列号描述)

在一些地方发现了应时,有证据表明这些地区曾被巨大的陨石撞击过。(举例说明)

应时还被发现在进行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地点,这是由膨胀的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举例说明)

从以上两个案例来看,作者认为应时应该也是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部。

到目前为止,在火山活动区还没有发现应时。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应时可以被火山喷发带到地表。但是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融化,所以火山携带的任何应时都会转化成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得出结论,应时出现的地方一定有影响。

此外,科学家们又有了新发现:在新墨西哥拉顿的岩层中,那里的岩层已经有6500万年的历史,已经探测到了应时的一种原子排列。

这样,作者终于确认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是撞击。

2.你能把作者的想法说清楚吗?

讨论是明确的:

基于科学发现和实验的结果,作者清楚地解释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解释的顺序:科学发现→观点生成→科研发现→证实观点。这是一个从原因到结果的逻辑解释序列。

3.在作者看来恐龙灭绝的科学研究有什么意义?你怎么想呢?

作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未来我们可能会遇到某种大灾难(万一有一天一颗恒星撞上了地球,我们可能知道如何避免这样的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了解这类事件的影响,因为在未来面对这类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急措施。

(同学们可以谈谈自己的个人理解,讲讲其中的道理。)

4.这篇文章的标题《碎沙》是否离题太远?“恐龙是如何灭绝的”怎么样?

讨论是明确的:

这篇论文的题目不仅没有跑题,还提醒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与碎沙的科学发现和研究密切相关。此外,标题生动,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改成“恐龙是如何灭绝的”,标题无法给本文内容一个提纲。

(4)总结和扩展

1.学生自己拿出关于恐龙及其灭绝的资料,互相交流,看自己对哪种理论最感兴趣,同时说明为什么感兴趣(那种理论成立的科学依据)。

2.科学发现本身就是科学成就。对科学发现的研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科学成果,甚至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学生将对此进行讨论和分析。

3.《到处都是恐龙》和《碎沙》中所写的内容以及相关地方采用的解释顺序。

讨论很明确:(1)全部聚焦恐龙;(2)解释的顺序是科学发现导致科学观点,科学研究证实科学观点;(3)两篇文章都表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相互启发,从而找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