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为什么叫清明?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在仲春和春末之交,也就是立冬至日后的104天。这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的传统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受汉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有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由来

介子推的传说

根据清明节的传说,在春秋时期,晋朝的儿子重耳为了逃避迫害而被流放。流放途中,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我又累又饿,再也站不起来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吃的。大家都急得不得了的时候,我带着介子推去了一个僻静的地方,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公子喝。重耳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被介子推从他腿上割下来的时候,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成为君主,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他即位后,文公一开始奖励了陪伴他流放的功臣,却忘了介子推。很多人抱怨介子推,劝他佩服。然而介子最看不上那些争功的人。他收拾行囊,和老母亲悄悄去绵山隐居。

晋文公听了,羞愧难当,亲自带人去问介休,但介休已经离家去绵山了。绵山山高且险,树木茂密。很难找到两个人。有人提供了一个方案,从三面烧绵山,逼一个介子推出去。大火烧遍绵山,却不见介子推的踪影。大火被扑灭后,人们发现介子推背着他的老母亲已经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去了。晋文公哭着说。下葬时,我在树洞里发现一条裙子,上面写着:“愿我主永远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带领大臣们爬山祭奠。当他发现老柳树死而复生后,就给它起了“清明柳”的称号,并告诉世人,寒食节的后一天被定为清明节。

融合了寒食节的习俗——禁火、寒食、祭祀扫墓

清明节,在清明节禁止用火和寒食,起初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成为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从历史现实来看,禁火寒食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改火习俗的遗存。

原始社会,先民钻木取火,火很难得。由于季节变化,用于生火的树种经常不断变化。所以改火换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大事。春天和三月是换火的季节,所以在新火到来之前,人们应该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一天不允许人们生火,晚上在宫中点燃蜡烛,火势蔓延到达官贵人家中。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寒食和祭祀扫墓。中国的古人非常重视祭祀祖先。在古代,家里有人去世,只挖坟安葬,不建坟。祭祀主要在祠堂举行。后来挖坟坑的时候建了土堆,墓地里安排了祭祖,就有了物质上的支持。战国时期,墓葬祭祀之风渐盛。

秦汉时期,扫墓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颜延年这位大臣即使远在北京千里之外,也定期回到家乡祭奠墓地。到了唐代,无论是文人还是平民,都把寒食节的扫墓视为回归故里,追寻宗教的仪式性节日。因为清明节离寒食节很近,所以人们往往把扫墓的时间延长到清明节。诗人的作品往往是寒食和清明。如魏有诗曰:“清明好寒食,春园满花。”白居易也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鸡鸣树昏,清明寒食泣。”鉴于民间寒食和清明节都已成为一种习惯,朝廷以公文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节来了,可以和寒食节一起放假。这一规定距今已有1200多年,可见清明开始有了国家法定假日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