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节气国风开。
当时我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打卡,看到了“九神鹿绘本系列”,他们家的宝贝。
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国风轻”。
●《昭君出塞》
是民族大爱,是家国情怀。
●梅花三巷
有古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高山流水”
千百年来“知己难逢”的最佳模板。
●《诸神传说》,神话中读历史,展现古典主义之美。
●清明上河图
也是国宝,顶级传统绘画。
不仅仅是在故事的主题上,它可以向孩子们展示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情感表达和人生智慧。
在绘本的制作上,也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精致与用心。拿在手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品质感。
当时我就纳闷了,这么好的书为什么很少有人推荐。
和编辑详细聊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宣传渠道不理想,原来定价也不高。再加上电商的活动,利润微乎其微,没人想推公共渠道。
那样的话,我会做的。
回来后,我让编辑把九鹿系列都发给我。让我惊讶的是,这个系列不仅对传统文化解释得非常好,还有几本关于民俗文化的书,更是令人惊叹。
比如我爸爸是军人,自行车,盘子里是中餐。看着封面会勾起满满的童年回忆。
尤其是《盘中餐》这本书,刚听到名字,还以为是写诗的,但翻开内页,瞬间击中了我,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
写实的画风,浓郁的乡土气息
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小时候经常跟着爷爷奶奶下地干活,抓鱼泥鳅,种点豆子,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
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回老家的次数少了,现在农村发展很快,所以童年记忆里的很多场景都消失了。
但打开这本书,就像坐上了时光机,把我带回到几十年前。
本书以中国传统节气为记录线索,分别以雨、惊蛰、清明、长夏、小满、大暑、立秋、秋分、寒露、初霜等节气为记录节点,通过日记式叙述和图片的方式,呈现农民水稻种植的主要阶段。
从《悲悯农民》这首诗开始,意在给孩子科普,水稻是怎么来的,水稻是怎么生长的。要看农民种粮食有多辛苦,要爱惜粮食。
但是这本书写实精致的画风真的让我大吃一惊。
这是春天梨花盛开的季节。人们赶牛放羊,准备春耕。
老家的炉子上,还放着刚熏好的腊肉。
夏天,幼苗逐渐生长。一场雨过后,蝴蝶和蜻蜓飞了起来。我仿佛从这幅画中闻到了泥土的芬芳。
大米快熟了,麻雀飞来想分一杯羹。
秋收来了,就热闹了。全家都会出门,挽起裤腿,割稻子,抓鱼。
和当时的我一样,会帮姐姐一起下地干活,但实际上什么也没干,只是玩各种游戏。
收割后,要在平地上晾晒,用谷物耙翻耕。
上帝恢复了在农村播种和收获谷物的生活。
包括这些房子,人们穿蓝布衣服,解放鞋,晾衣服的方式,还有那些堆在角落里的南瓜,甚至干活时的表情都是一模一样的。
特别是看到这个台风机的时候,激动的哭了。以前年轻的时候喜欢绕两圈,从中学开始就没见过了。
不知不觉翻着书,喜悦和惆怅让我感动。
我被喜悦感动了,因为我没想到会在一本儿童书里看到如此熟悉而真实的农村生活,否则我就只能做梦了。(感觉得收一个当传家宝)
忧郁也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即使出生在农村,也很少有人知道,一粒米到我们的碗里,需要这么多的汗水和时间。
如果有真的时光机,我愿意拿着叮当,一起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亲眼见证一粒米经过浸泡、播种、移栽、开花,被碾成白米。
感受春天的到来,平整的土地,阳光雨露,鸟鸣狗吠,鱼儿游动,流水潺潺。...
细节丰富,表现出童趣和生动。
也许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农村生活。当我和丁丁一起读它的时候,他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大陆,满脸惊讶。
意思是:“妈妈,有这么多鸡。”
那里的点:妈妈,这朵云是狼的形状!
作者也深谙儿童心理,故意在画面中埋下各种彩蛋。
平坦松软的水田里,有深有浅的鸡爪印。
牧童放牛归来,也会和小羊玩耍。
●郁郁葱葱的稻田里,青蛙也跃出水面。
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
●还有这种庆祝丰收的“长街宴”。光是衣服就能吸引孩子看很久,里面的很多细节都值得记住。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细节化的画面,整本书才显得特别生动,仿佛我们不是在看书,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进了画面,经历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春夏秋冬。
亲密的安排
兼顾故事连贯性和专业科普。
除了以上几点我喜欢,这本书的安排也是为我们的父母破的。
按理说,科普绘本只是把知识点直接标在图片上,方便快捷。
但因为不想打乱孩子听故事的连贯性,又觉得细节有趣,所以它故意把书分成了几个部分。
环衬,先普及农具。
我数了将近20种。
图案、名称、用途都标得清清楚楚。
中间部分主要用文字描述+大场景的方式给孩子讲解水稻的生长状态。
语言也很容易理解。
左下角的小图起到图片之间的桥梁作用,备注“二十四节气”。
最后还单独印了几页科普知识的讲解。这部分单词多,知识面大。在丁当这个年龄,没必要理解,大一点的孩子也能理解。
有按24节气详细介绍,也不同于其他节气书籍,与农事息息相关。
它还将深入分析地形。
包括每个节气对应的农事过程。
如何使用农具
▽
是的,除了环衬。
这里还有对农具的详细说明。
水稻生长过程
▽
甚至还有米的区别。下次你带丁当去超市,你可以认出它的实物。
经过这样一轮完整的知识体系,相信孩子对吃的食物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我们每天在家里给孩子讲“每一粒都是辛苦的”,让他们背《怜农》这首诗。其实孩子不懂也是多才多艺。不如看一遍实物。感觉这本书可以用来背《竟陵》后的诗,哈哈~)
04
心灵手巧,吃苦耐劳,才出好作品。
跟出版社几经打听,才知道创作背后的故事更有价值。
因为从小就对“米粒”感兴趣,所以在创作绘本的时候也想真实准确地把大米展示给年轻读者,延续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
但她没有养殖经验,又不愿意走捷径,只能在网上随便找一些材料画。所以
▌我亲自去了云南两年。
从2014开始,25岁的她为了这本书去云南云阳的梯田采风,和当地的农民一起生活工作。一幅画持续了两年。
作者拍摄的元阳梯田。
体验一粒米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貌。
作者拍摄的大米
现场绘画手稿
▽
图画书里的梯田
记录特殊的民俗
▽
哈尼族的“十里长街宴”
绘本最后一页彩页的修复
这还不够。回来后担心自己不够专业-
▌不断寻求专业人士的控制。
在编者的帮助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植物学方面的专家陈教授终于应邀对该书进行了专业校对。
甚至还找到了袁隆平院士考试的内容才定稿。
袁隆平为盘中中餐提供科学建议。
定稿后,为了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经过仔细对比,最终选择了既不反光也不晕染水彩的哑光铜版纸+荷兰版,质感看起来和其他书不一样。
颜色很饱满。
这张纸很厚
封面上有一碗米饭拼成的山河。
感觉沙沙作响。
好事多磨。余洪成的《中国菜》一经出版,立即在绘本界引起轰动,一年内获得国内外20多个奖项。
包括博洛尼亚国际插画家奖,丰子恺儿童绘本奖。
到目前为止,她是第一个获得博洛尼亚插画家奖的中国画家,真的太厉害了!
今天,我写了她的故事。首先,我表达了对她的深深敬意。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里,还是有人愿意为孩子付出,愿意花时间去哺育自己的作品。
第二,让更多人知道中国不缺好的绘本作者,期待更多好的作品焕发光彩,让孩子们在快乐故事的旅程中感受传统中国的味道。
马丹的思想
但是因为涉及的出版社太多,基本上很难开团。你自己买吧。九鹿系列有14本书。今天只分享其中一个,其他的都是我越来越喜欢的。接下来,我会挑选一些精彩的书籍,写一篇文章介绍给大家。
马丹过去的绘本分析
?新课程标准必读书目
?逻辑狗评测?
逻辑狗不错,但一定要注意两个误区。
?儿童节目评估
一年三万的少儿编程课,精华都在这里?
?屎屁书单评价?
孩子为什么爱吃“屎”?答案太出乎意料了。
?英语分级阅读材料的评价
明确这六点,英语分级阅读材料就不会错。
?自然拼写分级评估1
读书看盲,最后从16套自然拼读中挑出这四套。
?自然拼写分级评估2
自然拼读一定要买原版吗?国内的价值不值得入手吗?一篇文章告诉你
编辑助理:万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