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从夏天到秋天蟋蟀比较多?

金风起的时候,蟋蟀的鸣叫声会在人们的耳边响起,尤其是夜深人静,明月当空的时候。断断续续略带颤音的鸣叫,能给人一种撩人深思的感觉。古诗云:“古金风紧,蝉鸣空。”别说虫子不省人事,秋来总是发出粗哑的声音。“蟋蟀是知寒知热的昆虫,知时守信。俗话说:“秋天来了,蛐蛐叫。“千百年来,没有一种昆虫像蟋蟀一样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进而成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

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存在了654.38+0.4亿年。有人认为蟋蟀在地球上进化了近4亿年,所以可以说它见证了恐龙的兴衰。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有蟋蟀的记载:“五月蟋蟀动,六月鸡抖羽。七月我在野外,八月于,九月在家,十月蟋蟀来我床下。”蟋蟀在古诗词中被广泛传唱。

蟋蟀最初引起人们的兴趣,不是因为它们的好斗,而是因为它们悦耳的歌声。这种虫子的声音,在不同的情况下,在古人心中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杜甫有诗《促织》:“促织甚微妙,哀不动。草根不稳,床就是相亲的意思。久客无泪,早上却难放妻子走。伤心又焦虑,感激又天真。”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居住在周琴。他从蟋蟀的鸣叫中听到了哀鸣声,然后想起了妻子和家乡。容闳和杜甫也有同感。他的诗《客房秋夜》说:“虫声夜带泪乡野,何以蟋蟀知人忧?”白居易《春雨夜》说:“蟋蟀鸣于黄昏,余时不多。半夜松檐雨,秋风满床。天亮了灯还在,冷初不收。晴天谁来陪老人?”白居易从蟋蟀的鸣叫中听到了时光的流逝和暮年的苍凉。而黄福然的“晓远兮,秋蝉鸣遍地”,贾岛的“秋蝉越来越多,癞蛤蟆无夜深”,都是在描写季节的交替,进而感叹时间的紧迫。贾岛的另一首诗,回答大臣王建说:“人人闻蟋蟀,我恨虚度光阴。白发无意镊,青山更有意。”

蟋蟀的歌声在古代对女性也有特殊的意义。秋天到了,天气冷了,蟋蟀的鸣叫似乎在催促它们及时织好、缝好御寒的衣服。古幽州一带有句谚语:“懒妇惊织声。”蟋蟀的鸣叫成为了一种警告和提醒,这也是为什么蟋蟀也被称为“编织推广”。相应的,深宫里的美人,异乡的游子,听到蟋蟀的鸣叫,就会感受到它们的悲伤和哀怨,于是突然感觉到孤雁哀鸣,小鹿失群。

据古籍记载,蟋蟀最早的蓄斗起源于唐代的长安。五代人王人禹在《开元天宝遗》中写道:“每年秋天,宫中的女子和嫔妃,都用小金笼捉蟋蟀,放在笼中,枕信而放,夜听其声。”后来人们发现蟋蟀有攻击性的习性,于是先在宫中开始斗蟋蟀,后来百姓纷纷效仿,逐渐发展为赌博。宋代诗人顾在《负玄杂记》中写道,唐天宝年间,长安人有斗蛐蛐的习惯,“雕象牙而存为笼,以虎金交喙为资”

在古代,蟋蟀是皇帝和普通百姓的最爱。就这样,储存和维护的技术发展起来了,以至于在寒冷的冬天,有人把它抱在怀里,在城市里游行。《帝京岁时纪声》载:“偶在拥挤的房间里,韵从胸中突出,异于四壁之声,助人叹息,却十分闲适。”可想而知,寒冬来临时,乡村一片寂静,善于哺育的人们,怀里的昆虫振翅高声歌唱,声音断断续续。这该给已经进入漫长冬季的人们带来多大的自然享受?“听盖奇的歌时断时续,声音颤抖而绵长,既伤感又欣慰。真是闲人的事。”

现在五六十岁的人都有小时候抓蟋蟀的经历,这是很有意义的回忆。阿明诗人王春写过一首《促织》的诗,描写的是小孩子晚上捉蛐蛐的幼稚状态:“风露渐寒,家家促织。小孩子晚上蹲在墙脚,草间火低。好不容易开始训练,当场就怒了。高俅见了于勇,召回辽兵。”尤其是三四句,还挺有意思的。

八月长安蟋蟀鸣。听蛐蛐、储蛐蛐、斗蛐都是从唐代的长安开始,逐渐演变成中国的蛐蛐文化。如今每到秋天,“夜雨芙蓉叶,蛐蛐声微轻”,蛐蛐便成了各界人士喜闻乐见的“人间第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