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由来和日期~ ~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它没有前一天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逐渐融合了他们的习俗。到了隋唐时期(581到907),清明节和寒食节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也就是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固定习俗。寒食节——寒食就是不上火,只能吃凉的或者预先做好的食物。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春秋时期。当时,晋国有人想杀长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之推)护送重耳逃走。即使在饥寒交迫的时候,他也会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他平安回国,成为君主,勤政爱民。十几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做了君主,也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把他流放期间帮助过他的人一一赏赐,却忘了介之推。经别人提醒,他赶紧派人去请杰志过来领赏。但介之推和母亲去了绵山(今介休绵山)隐居。晋文公和他的朝臣在山里什么也没找到。有人建议释放火烧山。介之推是个孝子,一定会救妈妈的。然而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依然没有转诊。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了解志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悲伤和后悔,他把它们埋在了柳树下。晋文公把火烧山被释放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们禁止用火和吃冷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第二年,晋文公和他的大臣们穿着便衣爬上山顶,祭奠介休。他们发现被介休埋葬的老柳树死而复生。晋文公上前将柳枝折成一圈,戴在头上,挂在门外作为纪念,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清明节习俗。在三月和四月,当春天是明亮的,粉红色和绿色的时候,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是清明节。清明节现在是全国性的扫墓节日。按周日,是4月5日左右,按农历,是3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用这种历法播种和收获。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后十五天。按“老有所问”的说法:“万物此时长,清净明。所以叫清明。”所以“清明节”本来是一个节气,后来加上了禁冷食禁火、拍打坟墓的习俗,形成了清明节。本来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在唐代,扫墓的日子被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期是冬季至日后105天,清明前后,所以清明和寒食合二为一!坟前祭祖扫墓的习俗在中国起源很早。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非常重视墓葬。东周战国时期的《孟子·齐人篇》也提到了一个被齐国人嘲笑的人。他经常去东郭墓乞求墓中的供品,这表明扫墓在战国时期是非常流行的。到了唐玄宗,我把寒食扫墓定为“五礼”之一。因此,每当清明节到来,“田野和道路上挤满了学者和妇女,肥皂商的仆人和乞丐都得到了父母的坟墓。”(柳宗元《与许敬昭书》)扫墓已成为重要的社会习俗。春天,天还冷的时候,禁止生火吃冷食,怕一些老弱妇孺受不了冷,为了防止冷食伤害身体,户外活动如远足、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已经决定了,让大家都出来晒晒太阳,锻炼筋骨,增加抵抗力。所以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还有各种户外健身活动,让这个节日不仅有情调,还有一种踏春的欢乐气氛。既有《你将何去何从》悲伤酸涩的泪点,又有处处鲜活明亮的生动场景。这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节日。清明节扫墓是与丧葬习俗相关的节日习俗。据记载,古代“墓非坟”,也就是说只挖坟坑,不建坟丘,所以不记载祭祀。后来,坟墓和坟墓,祭祀扫墓的习俗,有了支撑。秦汉时期,墓葬祭祀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祭祀活动。据汉代《颜延年传》记载,颜虽远在北京千里之外,其家人仍将在清明“归东海坟”。就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和血缘意识的发展和加强而言,晏延年的行为是合理的。所以古代未纳入规范的墓祭,也纳入五礼:“士家上坟,纳入五礼,是可取的,永远是套路。“有了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会盛行。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祭奠仪式是扫墓,是慎终追远、顾家、孝的具体体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节日。清明节是在仲春和春末之交,也就是至日入冬后106天。扫墓活动通常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一些老家的人扫墓长达一个月。